某电厂并网时无功异常增大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时间:2022-10-07 04:50:49

某电厂并网时无功异常增大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摘 要:某电厂并网时发电机电压、无功异常增大,对系统造成极大的冲击,文章通过列举数据,定值计算,详尽的分析无功异常增大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最佳解决方案,成功解决了并网时无功扰动问题。

关键词:无功;电压;冲击;同期;整定计算

1 同期装置

该厂同期装置为国电南自的SDQ200微机自动准同期装置,装置硬件部分由PR1插件、PR2插件、CPU插件、IO插件、RECF插件、SIJL插件、PT插件、MR插件、FB插件构成,外接转角变,互感器的输入为57.7V,互感器的输出调整为3V。SDQ200微机自动准同期装置的原理是:以单片计算机为核心,采用PSD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在线可编程技术CPLD及动态相位跟踪技术,不断监测发电机和系统的电压、频率,并可根据频差、压差大小发出宽窄不同的调节脉冲,直到频差、压差满足要求。在压差、频差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不断监测发电机电压和系统电压的相位差,准确确定断路器合闸时刻,实现快速无冲击合闸。表1为同期装置定值单。

由定值单可以看出,定值单里没有系统电压和发电机电压整定项目,这两项由软件固化,因此定值单里不能灵活输入待并电压和系统电压。该厂主变参数:型号:SFP10-410000/220;相数:3;额定容量:410000KVA;额定频率:50Hz额定电压和分接范围(242±2×2.5%)/20KV;联结组别:YNd11;短路阻抗:高-低:14.2%。因分接头为4,所以变比为235.95KV/20KV,系统侧电压互感器变比分别为220KV/100V=2200,机端侧电压互感器变比为20KV/100V=200。

2 原因分析

经过询问运行人员,目前某电厂正常并网时的操作是:发电机升压至额定电压20千伏,投入同期,因主变变比为235.95KV/20KV,这时主变高压侧电压为235.95千伏,而系统侧电压为230伏左右,而同期装置比较的是发电机出口电压二次电压和220千伏侧系统二次电压,这时发电机出口二次电压为20000/200=100V,系统侧二次电压为230000/2200=105V左右,要想同期,需要压差满足条件,因系统侧电压不能调整,因此只能增大发电机电压,当发电机电压增至103伏附近时,电压差满足要求,可以并网,同期装置不再进行电压调整,这时发电出口电压为103*200=20.6千伏左右,这与前边的记录的20.7伏相符,证明以上分析是完全正确的。根据上面的计算,实际并网时主变高侧电压应该为为20.6*(235.95/20)=243千伏左右,而系统侧实际电压为230千伏,造成实际并网两侧电压相差很大,由于系统侧电压比主变电压低,这也导致了发电机无功在并网时无功异常增大。

3 改进方法

3.1 理论分析

220千伏系统侧PT变比为2200,系统侧电压假定为230千伏,这样系统侧二次电压实际为105伏,如果将发电机电压设置为(230/242)*100=95V,95*200=19千伏,这样当发电机电压升至19千伏并网,主变高压侧电压约为230千伏,开关两侧电压达到允许压差时,机端电压为19千伏,主变高压侧电压为230千伏,而系统侧实际电压为230千伏,这样并网后就不会造成电压和无功的冲击。

3.2 采取的方案分析

方案一:因发电机侧电压回路已经接了一个转角变压器,因此在系统侧二次侧交流电压回路加一个三相小隔离变压器,变比为105 V/98.5V,接线为Y/Y-12点接线,容量为100VA,0.5级,B级绝缘,带安装底座,这样发电机电压会在达到98.35V左右时与系统侧同期,这时主变一次电压为232千伏,两侧可以达到无冲击并网。但是此方案的缺点是:(1)小隔离变的极性很难判断,如果极性判断错误,将会导致发电机非同期并网。(2)隔离变的变比很少有厂家做的很精确。(3)需要对同期回路接线进行改动,存在接线错误的可能。(4)整个同期回路接了过多的变压器会导致更多的问题,如磁滞等。

方案二:对同期装置进行改造,改用可以对发电机电压参数可调型的同期装置。原同期装置界面在发电机并网的时候看不到两侧电压同步情况,运行人员不能手动参与调节,每次并网的时候时间较长。可以借更换新的同期装置解决此问题。此方案的缺点是投资大,需要对整个同期回路进行重新设计,存在很大的风险。

方案三:查阅SDQ200微机自动准同期装置内部板件图,提出修改同期装置交流采样板整定值方法。此方法可以通过简单的修改电位器电阻来修正电压。装置内部系统侧和发电机侧采样板电位器均可调整,此方法简单,不需要对交流电压回路进行改动。

3.3 方案的选择

经过厂家、电厂技术人员、电科院技术监控服务人员共同分析,大家认为以上三种方案均能很好的解决电厂存在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第三种解决方案简单,可行性最强,风险最小,于是决定采取第三种技术方案。

3.4 实施的效果

同期装置调整前电压数据,调整前数值系统侧试验仪加入量100V,同期装置面板显示值Us:99.45V,机端侧试验仪加入量100V.同期装置面板显示值Ug:101.67V。

同期装置调整电位器后电压数据调整前数值系统侧试验仪加入量100V,同期装置面板显示值Us:99.46VV,机端侧试验仪加入量100V,同期装置面板显示值Ug:106.81VV。

Us为系统侧装置采集的电压,Ug为待并侧装置采集的电压,我们调整的是待并侧电位器,系统侧维持不变,这样系统侧电压假定为230千伏,这样系统侧二次电压实际为105伏,同期装置采集到的电压亦为105伏,因为定值单里压差设置的是2伏,那么发电机二次电压应该在103伏的时候可以并网,根据推算发电机实际电压为19.4千伏,下面是发电机实际并网的时候采集的电压。

4 并网发电情况

本次并网,实测发电机、系统电压值系统侧Us:103.53VDCS,显示一次电压值机端侧经过转角变Ug:101.57 VDCS显示一次电压值19.5KV。

本次发电机并网瞬间,发电机电压在升到19千伏的时候投入同期,并网瞬间机组无功升到50MW,发电机电压、系统电压没有出现波动。

参考文献

[1]许晓.并网光伏电站模型及其运行特性研究[J].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作者简介:于维臣(1973,9-),男,1998年毕业于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业,现在工作于大唐长春第三热电厂从事继电保护专业。

上一篇:刍议如何加强配网线损管理 下一篇:电厂厂用电系统节能技术管理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