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及其问题反思

时间:2022-10-07 04:39:16

【摘要】(一)志愿者期望认知与实际运行存在差距 在整个志愿活动过程中,志愿者是主体,受援者客体,志愿组织则是架起客体与主体间的桥梁,他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志愿者参与志愿行动的意愿...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及其问题反思

【摘 要】当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正处在一种尚未充分发展,亟待促进、提升和推广的关键时期。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文章试图结合笔者所做的调查数据来分析西安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的现状,最后对当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问题反思

本次调查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六所高校大学生为对象,涉及部署和省属等不同类高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实际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1份,有效回收率95.25%。问卷调查主要是为了获取第一手的数据,把握一种现象,为分析问题提供实证依据。本调查数据用SPSS Statistics V19.0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中存在的诸多困难和问题。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起步晚,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从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中暴露的“帮倒忙”和“次生灾民”现象,凸显出我国大学生志愿活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精神是行为的内在依据和可靠动力,所以志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志愿精神培育中的问题。下面笔者将从两方面分析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志愿者期望认知与实际运行存在差距

在整个志愿活动过程中,志愿者是主体,受援者客体,志愿组织则是架起客体与主体间的桥梁,他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志愿者参与志愿行动的意愿、受援者的受益程度、志愿行动开展的水平和社会对志愿活动的评价,最终影响志愿精神的培育。当志愿者的期望认知与志愿组织的实际运行存在差距时,将严重影响志愿精神的培育。下面将从四方面来分析志愿者期望认知与实际运行间存在的差距。

问题“您对于只有参与到志愿组织中才能从事志愿行动的观点的看法”,36.2%的调查对象不赞同,27.6%的调查对象很不赞同,由此可以看出绝大数大学生不认为只有参与到志愿组织中才能从事志愿行动。

问题“大学生志愿行动开展是否需要有各级共青团组织的领导?”,持否定态度的占52.5%,支持的只占47.5%,所以多数学生认为开展志愿行动并不一定要有各级共青团组织的领导。这与上面绝大多数人认为参与志愿行动不一定要参与到志愿组织中去是一致的。

问题“您参与过的主要志愿行动的组织方式”,其中校团委组织的占30.8%,大学生志愿者社团自行组织的占26.5%,这两种组织远超过其他组织方式方式,由此可见实际运行中大学生志愿行动大多都是由行政部门组织管理的,这与前面大学生并不认为只有参与到志愿组织中才能从事志愿行动和开展志愿行动并不一定要有各级共青团组织的领导的期望认知是存在差距的。

问题“您未参与过志愿行动的外在原因 ”,30.1%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前志愿服务大多具有很强的强制性”,25.7%的调查对象认为“参加志愿服务的程序太复杂”,这两项居于首位的原因占半数以上,由此可见,志愿组织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参与志愿行动的意愿。

综合以上四组统计资料可知,在志愿行动中,志愿组织的实际运行与志愿者的期望认知存在较大差距,暴露的深层问题是各行政组织和行政领导下的社团组织在大学生志愿行动开展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水平无法达到大学生的心理预期,大多重管制轻扶持、行政化程度高,而且大学生志愿行动更多的是依赖组织化动员,而非个人完全自觉自愿的行为,有的甚至成为具有一定非自愿性或强制性的活动,在心理上欠缺一致认同。这成为大学生未参与志愿行动最主要的外在原因,进而影响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

(二)政府和志愿组织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重视和宣传度不够

基于我国自上而下的政治管理体制,我国大学生志愿组织也遵循自下而上的行政管理体制,但传统科层行政模式与志愿精神的自觉自愿相悖,无法从根本上激发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由于志愿组织在我国起步晚、发展缓慢,目前未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导致了政府和志愿组织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重视和宣传力度不够。笔者将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分析:

1.当问到参与过志愿行动的大学生关于获取志愿行动信息的渠道时,48.7%的调查对象是通过学校相关部门通知得知,37.0%是从同学朋友介绍中得知,只有11.1%是从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公告了解到,这反映出政府和志愿组织宣传渠道单一,未充分利用新兴媒体的宣传手段。

2.因此,在对未参加志愿行动的大学生提问关于他们身边同学和朋友参加过志愿行动的情况时,发现很少参加志愿行动的超过半数以上。

3.这也直接导致了日常生活中,超过80%以上的大学生只是偶尔或几乎没有听到过关于志愿行动的需求信息。可见政府和志愿组织的宣传工作有待提高。

4.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向大学生提起过志愿行动的有关话题的,90%以上是老师和同学,这也从侧面反映社会宣传力度和培养氛围不够。

5.由此也造成了未参加志愿行动的调查对象未参加志愿行动的第二大个人原因,即对志愿行动还知之甚少。

综上所述,从大学生获得志愿行动的信息渠道和频率,以及日常从老师、同学、朋友身边了解到的关于志愿行动的情况,加之志愿者未参与志愿行动的个人原因中、不难看出政府和志愿组织大多都通过学校相关部门通知相关志愿活动信息,受众面较窄,影响度较低,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公告较少,时下流行的其他新兴媒介更是少之又少。这势必影响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养。

二、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转变工作职能,逐步去行政化

首先,行政组织要划定自己的职能范围,为大学生志愿者留下发挥主体性、参与性、创造性的空间。政府在志愿服务行动中扮演的是总体的规划者、操作的监督者和经费的提供者的重要角色,而不是直接的干预者或事实上的领导者的角色。因此,在现有的行政组织体系或行政领导下的志愿组织体系下,努力将志愿活动树立为“自主、自愿”的服务形象,在实际工作中简化志愿活动的行政审批程序和志愿者申请程序,去行政化,放权给志愿组织和志愿者。其次,提高志愿者及其组织对志愿行动意义的深刻认识和行为选择的自觉性,逐步淡化行政力量的指令性。培养志愿者理性、成熟的主体意识和志愿精神,充分理解志愿行动在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自觉地追求社会公益目标。这样行政指令对志愿精神的培育而言,仅仅意味着政府组织对志愿行动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是辅助支持的促进力量,而不是干预管制的制约因素。只有在志愿组织独立发展壮大,并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的时候,行政力量的指令性特征才能逐步被淡化,培育公民志愿精神才具有坚实的制度基础和组织保障。

(二)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校社联合推进志愿精神宣传工作

1.从宣传方式上看,传统传媒与新兴传媒相结合

一方面,充分利用传统的宣传方式,如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介。运用言论评论、公益广告、新闻报道、影视作品等形式着力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经验和优秀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引导社会公众尊重支持志愿者和志愿行动,大力营造有利于志愿精神传播的浓厚舆论氛围,让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努力使参加志愿服务行动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如互联网、手机网、微博、微信等。在新媒体时代,弘扬志愿精神可以充分运用这一新兴的载体。首先可以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志愿门户网站,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志愿网的经验,成立专门分支机构,将全国年度志愿活动报告的详细数据进行分析并挂在网页上;也可创建自己的微博公众号和微信公众号,及时国际国内志愿行动信息,志愿文化研究等,同时也鼓励搜索民间志愿人物的感人事迹,以图片或视屏的方式到网站,让更多的人也关注,扩大志愿行动的网上影响力。

2.从宣传主体上看,校内宣传与校外宣传相结合

目前高校作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主要机构和志愿行动主要的宣传、组织部门。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校报、校园网、校内电台、校内BBS、报告会、演讲比赛、文艺演出、辩论赛及海报等方式加强舆论宣传,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辐射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志愿文化氛围。同时有必要把志愿精神的培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安排适当课时讲授有关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的内容,使学生理解志愿行动的内涵和价值。另一方面,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借助新媒体,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开展志愿行动的相关信息、志愿行动中的感人事迹。

参考文献

[1] 黄巧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与弘扬[J].当代青年研究,2012(3).

[2] 张红霞,张耀灿.论校园文化建设视阀中的大学生志愿服务[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1).

[3] 卞 策.大学生志愿精神解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 (10).

[4] 倪亚静.廊坊市青年志愿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J].职业时空,2010(8).

[5] 陶倩,肖炳南.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理论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2(11).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界2014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14Z070)。

作者简介:周斌(1964- ),男,陕西西安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牛佳欣(1987- ),女,陕西榆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从专利保护角度看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 下一篇:关于贫困大学生资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