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时间:2022-10-07 04:25:32

谈美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美术、教育三者的集合体,是现在国家推行的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需要明确的是,幼儿教育不是艺术精英的教育,要区别对待,从出发点到目的地都是不一样的。幼儿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主体。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它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拓展幼儿的创新思维,有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这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幼儿发展;美术教育;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的重视,美术教育是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和培养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幼儿知识面的拓展、想象力的丰富、形成思维的表达、创造力的增强、情操的陶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美术教育是通过绘画、手工、观察、欣赏等方式的美术活动,来全面培养幼儿的心理、思想、情操及人格。它不局限于美术技巧的掌握,不将重点放在艺术技能方面,而是纯粹的以幼儿的身心发展为基础和目标。因此,在幼儿美术教育里,没有所谓的绘画天才,没有什么美术特长生,我们着眼的是幼儿的整体发展,不是某项特殊技能、技巧的培养与掌握。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发展的、动态的教育活动,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既定的量化目标。幼儿美术教育的宗旨是充分发展幼儿的自然、天性,在活动中,不能要求儿童画什么就一定要像什么,比如让幼儿画一幅关于车的图片,有的孩子会将轮子画成方形的,作为老师就不能直接指正说车子的轮子都是圆的,这样就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也阻碍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他做出的画总会有他的理由,不妨引导其回答他这样设计的原因,同时锻炼幼儿逻辑思维的能力。

一、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新的教学理念、方法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更多的方便,让我们懂得不论在任何活动中,幼儿的兴趣都是最重要的,只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在幼儿刚入小班时,我们为幼儿设计了涂鸦版,让幼儿自由涂鸦,可擦洗的粉笔画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开始时,我们看不懂孩子们所画的内容,经询问后才知道这些线圈、散点、短线所表达的各种意思。我们创设了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通过情境表演的形式引起幼儿对绘画的兴趣。例如,在教小班的小朋友画小雨点时,我们在教室里摆放了花盆。我们说:“花儿口渴了,小朋友们,你们谁愿意给花儿浇水?”小朋友们纷纷跑过来给花儿浇水,小喷壶里的水一滴一滴地洒到花上。我们又引导幼儿观察小雨滴可以用小线条来表示,问:“小朋友们,你们想用笔把小雨滴画下来吗?”幼儿高兴地回答:“想。”

2.通过游戏的形式引起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在教幼儿画“吹泡泡”时,我们先组织幼儿玩吹泡泡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注意到泡泡是圆形的,有大有小,在风的吹拂下到处游玩。这样幼儿作画时就能把吹泡泡的画面更好地表达出来。

3.通过魔术的形式引起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我们在教小班幼儿进行圆形添画时,涂鸦板上有许多圆形。“小朋友们注意看,老师开始变魔术了,变、变、变,变成了什么?”幼儿大声说:“变成了气球。”“变成了棒棒糖。”“变成了太阳。”“小朋友们想做魔术师吗?”“想。”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提高了兴趣。

二、培养幼儿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艺术家伊顿认为:“教育是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人类的精神创造。”艺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在艺术活动中我从不限制幼儿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组合,不作统一规定,而让幼儿自由想象,让他们的创作兴趣更浓厚。例如:在一次进行泥工活动中,有一个小朋友拿来了一张大象图片说:“老师,今天我们来做大象好吗?”我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和他们一起动手做大象。在做大象前,我们先组织幼儿讨论大象的身体分几部分、怎样做。通过讨论,幼儿总结出大象的造型特点。制作时,有一个小朋友说:“老师,大象的鼻子有孔,怎么做呢?”有几个小朋友立即回答:“用铅笔头在象鼻子前面钻个孔就成了象鼻子了。”我们立即找了两个幼儿进行了操作,很快象鼻子就做好了。在制作过程中,我看到一个小朋友做了三只象,有两只大一点,还有一只小一点的,而且颜色都不一样,我就好奇地问他:“别的小朋友只做了一只大象,你为什么做了三只大象?”这个小朋友笑眯眯地说:“一个是象爸爸,一个是象妈妈,还有一个是象宝宝。”我听后,立即表扬了这个幼儿,他把作品与生活联系起来了。

三、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幼儿都非常喜欢动画片中的卡通人物,而且男孩与女孩喜欢的人物又有所不同。例如:我们班上的男生喜欢拿一些卡通片中的龙炎、奥特曼、葫芦娃等图片给我画,而女孩则拿一些美羊羊、喜羊羊、美人鱼、漂亮的女孩图片给我画,每当画到幼儿熟悉的人物时,幼儿的话语就像河流的水一样滔滔不绝,例如:有一次画《晶码战士》中的龙炎和美柯时,幼儿不约而同地唱起:“那个最勇敢的晶码战士就是我,我不怕,不怕,不怕,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幼儿的绘画兴趣非常浓厚,谈论的话题非常广泛,并且具有一定的讨论性。例如,有一次,我们在指导幼儿画葫芦娃时,孩子们讨论说:“这些葫芦娃都是爷爷的好孙子,他们的本领非常高强。”有的小朋友说:“水娃最厉害,他能吸水,吐水。”有的小朋友说:“火娃厉害,他的嘴里能吐出火来烧死妖怪。”孩子们就故事内容进行了一番激烈的争论。

四、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和责任心

幼儿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能力有强有弱,为了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我们鼓励幼儿同伴间互相帮助共同合作。例如,在一次剪纸活动中,我们教幼儿剪双喜,让幼儿先把字形画出来,然后再剪,有一部分幼儿画不出来,脸上表现出焦急的样子,我们就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给予帮助,在伙伴们的帮助下,幼儿都成功地剪出了双喜,能力弱的幼儿在同伴的帮助下也成功地把双喜剪好了,他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而且增强了自信心,能力强的幼儿更好地发挥了优势,同时增强了幼儿之间的友谊和合作精神。

五、能培养幼儿学习的持久性、专注性和自觉性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无论是画画还是手工知识和技能的获得,都是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习得。通常幼儿对绘画或是手工活动都会产生较大的兴趣。因为幼儿在美术创作力方面可以融进他们的语言和想象,可以无限制地表现他们美好的愿望,并以极大的艺术美的感染力吸引着他们。教师用各种方法引导和激励幼儿积极参与创造活动,让幼儿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中进行各种练习,随着幼儿实践活动的丰富和扩大,在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幼儿便会用作品来表现他们心目中的一切念头并付诸实践,当他们的作品能表现自然环境中的某一个方面时,心中便会产生一种快慰和满足,在老师的激励下,他们更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也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创作实践练习中,而且还能坚持不懈。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取决于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丰富的想象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顽强的毅力等多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美术教育活动恰恰能够为幼儿提供在愉快的情绪中发现和创造的最好机会。幼儿能慢慢地养成对学习的持久性、专注性和自觉性的习惯。

前苏联儿童教育家认为,美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心灵”,让人自由成长,让想象力自由飞翔,让心和手合一,让色彩放飞每个孩子的心灵,写在他们的脸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高师.美术教育学.教材编写组.美术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4] 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浅析“农家书屋”建设中县级图书馆的作用 下一篇:基于人才成长的英语口语能力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