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借鉴 创新 助力学生培养模式转变

时间:2022-10-07 04:22:33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借鉴 创新 助力学生培养模式转变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只是广东省一所普通的高职类院校,但是在首届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中,该校以学校命名的参赛队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队却脱颖而出,以总分133.67分的高分位居初赛该题目组榜首入围决赛,并在决赛中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赛后,该学院带队指导教师黄达峰老师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

谈到参赛题目对于学生来说难度,黄达峰老师说,“首届大赛的这些题目,对于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是有相当高的难度。要完成这些题目,学生不但要有理论基础,还需要十分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选择赛题的时候,黄老师和参赛队的学生们选择了3D虚拟人这道题目。“对于学生来说,题目的新知识点不能太多,否则学生需要花大量时间自学新内容。毕竟,我所指导的学生还是一年级学生而已。作为比赛题目,应该重点让学生综合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去自学大量的新知识点。因此,这道题目比较适合我的学生来做。”

谈到赛题的设置,黄老师认为,首届大赛六道题出得都很好,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能力,赛题覆盖的范围也比较全面。但美中不足的就是,有些题目的要求表达得不是很明确,让学生做题过程中很为难。希望第二届大赛的题目,一定要把要求表达得更明确,更清晰。

我校计算机工程系从2001年开始就引进印度NIIT的教学,借鉴印度IT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我系学生的情况,每个学期都在不断进行改革。边讲边练的教学形式、以实训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设置、“做中学”IT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IT人才“三阶段递进式”培养模式,这些都是我系的教改成果。

在高职院校进行IT软件人才培养,不宜照搬本科院校的经验和模式,一定要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断进行教改,才可以达到好效果。

记者点评

作为两部委携手举办的横跨IT与教育领域的全国性赛事,第一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堪称中国软件行业中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顶级软件大赛。

本次大赛的主旨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视角下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储备人才、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软件企业增强竞争力提供动力,并推动产学模式创新、重构人才培养生态、实现软件产业转型升级。

面对软件产业技术变革,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成为应对变革的重要手段。为了全面贯彻国发【2011】4号文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特举办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并将作为长期比赛促进产学结合、人才培养。

大赛组委会每届比赛都会特邀软件百强企业加入,旨在搭建中央与地方政府、政府与企业、产业与学校方沟通交流的平台,共享优质高效、全方位的软件人才服务资源,促进软件产业与学校的深度融合,使学校深入了解产业的人才需求,推动高校中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第一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整个赛程采用的赛题原型全部来源于全国软件百强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这些激烈而极具实用性的“关卡”,能让学生从实战中快速获得提升。

企业元素的加入,也使得原本就极具影响力的大赛更具有实用性和权威性,做到产学研结合。

另外据悉,第二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已经在积极地筹备中。来自各个学校的专家评委已经开始从众多的候选题目中,挑选适宜的题目为第二届大赛做好充足的准备。

上一篇: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现存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x86服务器市场再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