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学策略在俄语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07 04:12:44

浅谈情感教学策略在俄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今的俄语教学已不同于以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变革等因素影响着俄语。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和学生的情绪情感成为俄语教学中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因为情感因素伴随着教师的教学过程,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只有深入地了解这些情感因素,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才能真正实现成功的俄语教学。

关键词:俄语教学;情绪情感;教学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中专业俄语教学更加地突出对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现代化的俄语教学不应仅停留在静态的语言知识教学上,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良好的情绪情感去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因为积极的情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推动力。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俄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探讨教学中调动和引导情绪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对俄语教学有所帮助。

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在专业外语教学过程中,外语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能多说多用外语,在课堂上,教师总是鼓励学生开口说外语,时时处处用外语进行交流。但是在好多情况下,我们却发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交流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许应当从更深层的心理学因素即情感因素上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

三、俄语教学中的各情感因素及其对俄语教学的影响

1.学生的情感因素。(1)俄语学习引发的挫败感。俄语学习的入门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不同于英语的语音规则、复杂繁琐的语法、难记忆的单词与较快的语速,这一切使一些学生认为不管自己怎么刻苦用功,总是很难有突破性的进步。这种付出了努力却得不到回报的学习状态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进而引发学习的抵触情绪,当然也就大大地影响到俄语的教学进程。(2)跨文化交际引发的焦虑情绪。跨文化交际焦虑是指学习者在二语语境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紧张和畏惧感觉。对于俄语学习者来说,俄语交际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形成交际焦虑这种情感障碍的常常是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从而使得神经紧张。这种交际焦虑影响学生的思维表达,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害怕参与俄语日常交往和课堂交往,拒绝与别人进行俄语交流,不愿上俄语口语课,最终产生闭塞的心理。

2.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因素。目前国内高校俄语专业的教学师资虽然学历普遍很高,但是这些教师资源都是来自于各高校的俄语专业。俄语专业教学到今天仍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等弊端,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俄语教师在教学中也难免会过多地强调教师讲授的作用,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造成学生课堂上的焦虑情绪,甚至是抵触情绪。这就要求俄语教师特别注重学生心理的微妙变化,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学生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俄语的自信心。

四、情感教学策略

1.对俄语学习者的专业思想教育。(1)加强俄罗斯社会文化知识方面的教学和培养。国情文化知识的学习不仅能促进语言的习得过程,而且丰富多彩的文化能吸引学生对俄语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整个鲜活生动的俄罗斯展现给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俄语的浓厚兴趣。(2)加强对俄语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培养复合型俄语人才。就业问题近年来一直困扰着众多大学生,因此学校和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俄语专业的大学生应该看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社会对外语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的外语专业人才已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而复合型的外语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2.改革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手段和方式。(1)教师不应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更积极地与学生进行及时的情感沟通,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更加善于观察每一个学生的状态,安排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俄语实践中的成就感,体验俄语学习的愉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俄语的兴趣和积极性。(2)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人情绪、情感、心态对教学影响巨大,其个性魅力和性格、教学的风格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努力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状况,真心地和学生交朋友,这样能让学生愿意与老师交流,这种对教师的好感也常常让学生对俄语产生了好感,从而也就能主动积极地进行俄语交际。

在俄语教学中学生的情绪情感、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情感因素在俄语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作为学习主体的当代俄语专业大学生应当克服俄语学习中的各种情感障碍,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俄语教师也应当常常审视自己,注重情感教学策略的运用,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从而使俄语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国辰.俄语教学法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技巧 下一篇:新时代背景下高职班主任管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