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有效评价机制初探

时间:2022-10-07 04:03:27

高中生物教学有效评价机制初探

摘 要: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评价往往以学生的成绩为单一标准,而这显然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的达成。结合高中生物学科的特点,提出了多元化的高中生物教学有效评价机制,从评价的方式、方法、主体和内容等方面进行论述,强调对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新的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多元化;评价;提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地将评价改革列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并提出课程评价的方向是“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由此也明确了课程评价的三项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新的课程评价目标要求我们老师面向未来,面向评价对象的发展,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教育评价不再是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手段,而是应该全方位、多角度关注学生的能力、心理和行为习惯等多个方面。通过合理且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真正地让课程评价成为高中生物教学提效的催化剂呢?我想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学习的结果,注重的是学生对生物知识掌握的程度。这种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刺激学生采取各种手段去学习文化知识,而忽视自身多方面的发展,会导致学生理论水平较高,而动手操作能力较差。以单纯的学习成绩评价,也会形成学生的两极分化,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对高中生物来说,在强调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高中生物更侧重于观察和实验,侧重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感悟品德,强调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我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关注学生课堂上各方面的表现,体现过程性评价对于学生评价的重要性。根据评价的内容不同采用多种方式,比如,利用纸笔进行的测试是重要的评价形式,多用于对文化基础的检验。与此同时,我还用动手制作、实验操作、实践活动等重要的评价方式,用在学生获取知识过程表现能力的检查。

二、少用惩罚法

1.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的激励,多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成绩以及成长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常用的语言如:“你问的问题真好”“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说错了不要紧,大胆一点”等激励性语言。这对于那些平时学习基础和能力较差以及胆小的学生而言是一种激励,这样的激励会让学生以后做得更好,会使他们在课堂中持有良好的激情和最佳的学习状态,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不能单纯以分数的高低来判断好学生还是学困生,要用全面、发展的观点来衡量和评价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多表扬,少批评,表扬的时候要尽可能在公开场合,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批评的时候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对事不对人,给学生改正的机会。总之,生物教师要用赏识教育来激励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同时会感到教师是重视自己、关爱自己的,这样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以后会争取更好的成绩。

3.评价的形式除了考试以外,还应有观察与交谈、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成长记录档案等方法进行多元化激励。新课程评价中主张建立学生学习成长档案,用档案的形式记录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学习档案,将教师作出评价的有关材料以及学生的反思等有关材料收集起来,从而能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更多的价值。

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与生物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着指导和激励作用。因此,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检测和自我完善,有利于学生有机地融入高中生物教学过程,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生物知识,构建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和评价氛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自我激励,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另外,评价学生不仅是学校管理者、教师、考试机构,还应包括家长、校外团体,而且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以体现评价主体的交互性与多元化。这样的互动能促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不断成长,更好地发挥自身潜力。

总之,评价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反馈机制,为教师制订教育教学计划、改进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实践的研究提供了依据;为学生了解学习中的进步与不足,从而改进学习提供了依据;为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在新课程实施中,需要我们教师从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评价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有更大转变。让多元化评价真正成为高中生物教学提效的催化剂,同时促进学生能力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嘉玲.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8).

[2]张爱芹.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生物教学[J].网络科技时代,2007(21).

上一篇:信息化教学对高职院校教师能力培养探析 下一篇:有关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