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受众的媒介素养

时间:2022-10-07 03:40:17

【摘要】传统的媒介素养研究对传受者的心理因素很少涉及。本文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以传播学研究的五个基本角度为框架,将受众心理分别引入控制研究、媒介研究、内容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中,提出受众媒介素养研究的五个方向,为受众媒介素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媒介素养 受众 传播心理学

媒介作为信息流动的载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受者对媒介的认识,对传播内容的理解将作为一种能力体现在传播过程中。传受者的含义丰富而复杂,包括传播者、受众等各种主体。本文从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心理因素着手,对受众的媒介素养进行分析。

一、媒介素养的概念梳理和对受众媒介素养定义探讨

从字面上来看,“受众媒介素养”是对“媒介素养”更进一步的细分,比之“媒介素养”,其内涵和外延都相对狭窄。要给受众媒介素养定义,首先要明确媒介素养的概念。

媒介素养教育是由英国学者和丹麦教育工作者于20世纪30年代率先提出的。1933年,英国学者ER.利维斯(Leaves)和丹尼斯・桑普森(Denys Thompson)在文化批评论著作《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中提出:新兴的大众传媒在商业动机的刺激下所普及的流行文化,往往推销一种“低水平的满足”,这种低水平的满足将误导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尤其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各种负面的影响。因此,教育界应以系统化的课程或训练,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英国教育部在1989年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式的教学体系中,并在考克斯报告中将其阐述为媒介素养旨在培育更加有主动性和更加积极的媒介使用者,他们将要求得到并且能够有助于形成更加广泛和多元的媒介产品。

加拿大安大略教育部将其定义为:媒介素养旨在培养学生对媒介本质、媒介常用技巧和手段以及这些技巧和手段所产生的认知力和判断力。

1993年在美国召开的国家领导人媒介素养会议中将其定义为:将媒介素养视为每位公民皆应具备的能力,包括了对媒介信息的接近、分析及制作的能力,且强调公民的媒介素养能力不仅涵盖了传统的印刷媒体,同时也包括了各类新兴的电子媒体,如电视、网络等。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会议时表明支持媒介素养教育。1999年针对媒介素养教育明确拟定声明:媒介教育是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公民的自由表达、自由获取信息的权利,它有助于建构和支持民主……媒介教育应该尽可能的被引进到国民教育中以及非正式的、终身教育中来。①

国内的学者对媒介素养也有自己的认识。笔者比较认同的一种说法是:“媒介素养是指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它包括了三个主要的环节:接触媒介――获取信息;解读媒介――批判地接受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借助媒介工作和生活,通过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并维护自己的利益。”②国内外对媒介素养的定义都是将所有接触和使用媒介的公众均视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即媒介拥有者作为公众社会角色的一员,同样具有对媒介接触、解读和使用的权利。从某种程度上,传播者的媒介素养就是所谓的新闻专业主义,表现出来就是新闻的伦理与职业道德。在与此相对应的基础上可以将“受众媒介素养”定义为:大众传播过程中,阅听者在消费媒介产品的过程中,对整个传播过程的认知、判断和监督的意识及行为。

二、从传播心理学视角探索受众媒介素养的研究方向

受众作为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主体,与其他各要素相互影响,形成系统的研究范式。因此对受众媒介素养的研究,也可以根据线性传播过程的各要素进行分析。

(1)控制研究中的受众心理

受众对传播者形象的理性认知和批判性解读是受众媒介素养的基础。早有传播学者研究证明,信息的接受者往往是根据自己心目中的传播者的形象判断信息的可信度、真理性,一个人对信息本身越不理解,对信息的传播者就越重视。③传播者如何建构和整饬自己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就成为决定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受众应该意识到传播者带有主观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自己所消费的传媒产品是经过传播者把关和编码的结果。传播者传播的是各种各样的“观点”,而真实的事实却只有一个,需要受众自己去判断和分析。

(2)媒介研究中的受众心理

受众媒介素养要求受众加强对媒介的使用权,其对大众传播过程的合理监督就是典型的表现。受众可以通过媒介言论、对媒介拥有者进行批评。媒介是孕育舆论的平台,受众对社会舆论工具的使用具有绝对的监督权力。民主和法制只能从制度上健全对实体公权力的监管,而受众的媒介素养才是杜绝公权力被滥用的根本方法。2009年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④,其中包括“着力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对受众媒介素养提高的一种保障和鼓励措施。

(3)内容研究中的受众心理

受众媒介素养还体现在受众对信息的合理解读上。传播的内容,特别是其中蕴含的情感是决定受众参与传播程度的重要因素,因为只有在情感投入时,受众才能从信息中得到满足,实现传播的目的。客观世界需要宏观的真实,传播者提供给受众的是各种各样带有主观色彩的 “观点”,受众应该对其产生本能的怀疑,并且通过接触分析不同来源的信息来判断报道是否真实可信,从各种观点中提炼出自己的认识,这是一种全面理解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4)受众研究中的受众心理

避免产生传媒依赖,在思想和行为上保持独立是受众媒介素养的重要表现。对于“受众研究”,西方文化研究学者斯图尔特・霍尔在1973年提出了不同文本解码方式的假说,强调受众的自主性,否认受众的接受过程是一种被灌输的过程,而是传播者与受众的谈判过程。霍尔提出受众的三种不同解码方式:主控式解码、协商式解码和对抗式解码。⑤在传播过程中,受众需要正确定位自己“信息接收终端”的角色,并且可以自觉审视传播过程中因传播信息者把关而过滤掉的信息,从而客观地看待信息的整体图景,不至于陷入传媒的漩涡。这种在受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自主性实际上也是受众的一种自我保护手段,它使受众面对传播的冲击能够保持自身的独立和尊严,免于随波逐流。

(5)效果研究中的受众心理

传播过程最终要对传播效果进行评估。而传统的效果研究总是以传者本位为出发点,研究传播者的传播目的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是否对受众的观念和态度以致行为产生预期的影响,在说服性传播效果的评估中尤其如此。笔者认为传播效果研究应该将受众的因素考虑在内,因为传受者的互动和心理机制的一致性在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的经典实验推论,人对事物的情绪体验不仅取决于事物所给予人的结果,还取决于人对事物的期待水平,用公式来表示,即为“情绪指数=期待实现值\内心期待值”。⑥也就是说,受众的心理预期是传播效果的重要决定因素,不能忽视受众的心理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受众媒介素养的研究离不开对受众心理的探讨,受众的心理在整个传播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受众与其他各要素的互动关系的探讨中研究受众媒介素养的相关问题,或许是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①龙黎飞,《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中的媒介素养教育》,《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04)

②《媒介素养导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07)

③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2004(07)

④《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全文),www.省略/newscenter/mryw/20090413/

⑤[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新华出版社,2004(10)

⑥Opening Skinner’s Box:Great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Lauren Slater 2007(05)

⑦段京肃,杜骏飞:《媒介素养导论》[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⑧方建移,张芹:《传媒心理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⑨刘京林:《新闻心理学原理》[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6月

⑩刘京林:《刘京林自选集:新闻心理・传播心理研究》[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

(作者:张鹏 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传播学09级硕士研究生,张红伟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06级新闻学本科生)

责编:周蕾

上一篇: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下一篇:媒介素养教育认识上的几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