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第一学段学生大量识字策略

时间:2022-10-07 03:33:01

浅谈小学第一学段学生大量识字策略

要:新课程背景下的识字教学,无论从识字数量、教学要求还是从内容编排、教学评价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一、创设情境,在笑声中激发识字的兴趣;二、循环识字,在阅读中巩固生字;三、开展语文综合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识字量;四、优化识字评价,提高识字效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大量识字 阅读 第一学段 策略

50年代开始,我国就进行了小学识字教学的改革,出现了“集中识字法”、“分散识字法”、“注提识字法”等改革高潮,各种改革实验不断推陈出新,但目前,小学识字教学中“高耗低效”现象依然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识字能力的影响与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影响。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从而提高整个识字水平,改变“高耗低效”现象。

一、创设情境,在笑声激发识字兴趣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激发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其关键就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新教材的识字大增,而识字本身又是枯燥的,如果孩子一味地被动识字,他们很快会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让学生不断被新鲜的刺激所吸引,变枯燥乏味的识字为快乐识字,以增加识字的趣味性、参与性和可接受性。

二、循环识字,在阅读中巩固生字

一年级上册共编排20篇课文,每课安排识字9~13个。针对识字量过大的问题,教师的指导便非常重要。我们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激发识字兴趣,让生字多阶段复现,在复现中巩固识字。

(一)指导学生在预习中读准字音

预习是专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的。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我们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看看生字条中的生字宝宝,你已经认识了谁?跟它打声招呼吧(读出字音),还有谁你不认识?快把它从课文中找出来,圈一圈,借助拼音读一读吧。”学生们立刻行动起来,很乐意到课文中认生字,获得了学习生字的主动权。

(二)指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生字

合作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能力。课堂上,我们把学生分成四个人一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四人围坐,每个人都用右手食指指着生字字条中的生字,从小组长开始,轮流教读,每个字连读三遍,其他三人跟读三遍,教读者一时不会了或者教错了,其他三人中任何一个可马上提醒或纠正,强化了对字音、字形记忆。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各自的识字方法,并通过评价,让学生逐步领悟、进而掌握最佳识字方法。通过这种简单的合作学习,所有的学生都主动参与,积极表现,实现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三)教会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中有“画”这个字,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画竹叶……”的“画”和“一幅画”的“画”意思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知道前者指“动作”,后者指“图画”。再让学生说说谁会画什么?“画”字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这样教学,遵循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让学生理解有时候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是不同的。

三、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扩大识字量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语文学习的资源来看,不光语文课本、工具书是学习资源,其他图书、报刊、影视、广播、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也都是重要的学习资源,甚至自然风光、以及家庭、校园、社区都可成为重要的语文学习场所。

四、优化识字评价,提高识字效率

只有科学的评价手段,才能不断地提高识字的效率。为了使趣味识字教学改革有所收效,我们制订了一年级识字教学的评价方法:

1.书面检测

通过课堂作业、单元测试等书面检测,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提高教师在识字教学中的水平。

2. 口头测试

每学期进行一次识字口头考试。检测方式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选取优秀的学生为组长,先由老师为组长进行检测,评定等级,然后由组长对组员进行检测,圈出学生不认识的生字,记录学生每班由语文教师进行抽检。

五、识字教学的建议

1.识字的过程确实应该科学,应该有趣,但前提是简洁。

识字量大了以后,识字过程务必指向简洁,但还是有很多老师将识字过程人为地复杂化:一是为了追求识字过程的“科学”性,很多教师以为用“拆解组装生字”或者“换偏旁”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识记生字。二是为了追求识字过程的“趣味性”,很多老师引导学生编成谜语、儿歌、故事来认字。

2.识字的方法可以多样,但必须得有效

识字量大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让学生高速、有效地识记汉字,应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的生活实际,要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轻松识记生字。平时我们可以用:1).编儿歌和顺口溜识字法,这种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来识字的形式,如:“左下工,右下口 ”分左右,“一位王姑娘,身穿白衣裳,坐在石头上。(碧)”。2).图解识字法。此种方法是利用图画帮助识记的。

3.识字教学也不能单纯地只为识字。

汉字是一种文化,在汉字学家的眼中,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美丽的文化故事,有汉字组成的汉语系统更是一个灿烂的文化宝库。因此,识字就不应该仅仅是单纯的识字,人教版实验教材的识字课中有一种“对对子”的形式:“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话对草,蝶对蜂。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桃对李,柳对杨。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云和雾,雪和霜以及和风和细雨等事物之间的对应是一种多么奇妙的感觉,尽管我们并不期待孩子领悟什么,明白什么,但是可以让孩子在朗读中去感受去体验;对对子这种古老的语言形式,蕴含了多少中国的智慧,反映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尽管我们也不能期待孩子懂得多少,但是可以通过吟诵获得春雨般的滋润,可以在孩子纯净的心灵中奠基。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池方浩、池哲平:《教育课题研究》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年12月

3.关之伟:《小学语文教学探索》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9年11月

上一篇:1895菌悦:守住你的高端顾客 下一篇:锐度深挖120亿男士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