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指导五步曲

时间:2022-10-07 02:41:37

学法指导五步曲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导者,多方多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可见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把知识教给学生,而且是教学生会学知识。正如丁有宽老师所说的“与其给学生现成的猎物,不如教给学生掌握猎枪的本领”。这就是让学生从小学会学习的方法,掌握规律,养成习惯,能够自己学会,独立发展,那么,如何教给学生掌握“猎枪”,让学生学会“打猎”呢?

一、钻研教材,确定切合学法

《将相和》是一篇讲读课文。其重点训练项目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全篇篇幅较长,情节曲折,文质兼美。面对此文,我反复钻研教材,发现三个故事具有共性:①结构相似(故事中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②文章中心均在主要人物言行之中体现;③故事中的发生、发展均有前因后果。对此,为使教学目标更集中,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和自学能力更精当,我精心选择,大胆取舍,重点内容精耕细作,次要内容以读代讲。我采取长文短教的办法:一是在教材处理方面,做如下设计:①指导学习“完璧归赵”,渗透领悟学法;②引导自学“渑池之会”,自我尝试学法;③放手自学“负荆请罪”,实践运用学法。这种设计体现出阅读三个故事的三个层次“领悟学法―尝试阅读―独立阅读”,体现出“扶其肩―携其腕―放其行”的阅读能力训练过程。二是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做如下设计:①找出人物言行;②思考言行的原因;③挖掘人物性格。这种设计既体现了重点又体现出人物性格是通过三个程序领悟的,即:抓重点―析原因―悟性格。三是在分清前因后果方面,通过“述故事―探原因―究结果”三个步骤完成,这种设计保证重点训练落到实处。这样,教师胸有蓝图,在课堂指导学生实施中就能有条不紊,得心应手。

二、导学习,渗透领悟学法

(1)教学“完璧归赵”时,我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步,初读,了解这段大意。第二步,细读,想想这段可分几层,并说说层意。第三步,精读,可围绕问题,通过读、画、思、议、点、拨,进行重点品析。我设计了如下问题:①用“_______”划出描写蔺相如对待这个难题态度的句子,想想他所行所言的原因,并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②找出描写蔺相如不顾安危得国宝,智斗秦王的片段,想想他言行的原因?并说说从中你到什么?(①②题均用课件出示重点句)第四步,指名复述“完璧归赵”,并说说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教到此,学生通过梳理文脉、剥丝抽茧、剖析揣摩、明意悟品、因果分清,自然知其然而所以然了。教学任务完成。此时,教师应先依据板书引导归纳学法。

(2)归纳学法步骤:①初读――了解大意;②细读――划层理意;③精读――抓住重点(找出人物言行;思考言行原因;挖掘人物品格)④复述――分清因果。

三、引导自学,自我尝试学法

上文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阅读语段的学法范例。因此,在教学“渑池之会”这部分时,就应组织学生运用这“四步法”自学课文,在学生认真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上,教师采用提问的形式,检查阅读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自由读“渑池之会”运用“四步学法”完成下面的练习。①这段话主要写___________;②给这段话分层,并写出层意;③结合课后问题,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蔺相如不惜牺牲自己,勇逼秦王击缶,维护国家尊严的自然段;④复述“渑池之会”,并说说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2)让学生展开讨论后,检查自学情况,将学生回答的内容组织当堂评议,互相补充,重点检查运用体会人物性格“三步法”和阅读语段“四步法”掌握情况。之后让学生对照上面学法,阐述用法过程,明确学法的目标,才算落实到位。

四、放手自学,实践运用学法

学生能领悟学法,尝试两次学法训练,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使学法范例由模糊逐渐转为清晰。此时,教师应因势利导,布置学生独立阅读“负荆请罪”这部分课文。具体做法如下:

(1)运用上面学法自学,边读边思考边画画讨论后列出思考的问题,释疑后再说说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重点汇报学习经过,所学知识是怎么知道的,人物品质通过哪些步骤品悟出来的?

显然,学生有了范例的模仿,思维有了方向,理解有了途径,自学效果自然水到渠成,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了能力,真是鱼和熊掌兼而得之。

五、总结学习,巩固延伸学法

“知识贵在运用。”学生学了学法,还必须经历“实践―理论―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由量变到质变,形成能力。课堂中,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会用学法,将学法深化延伸。例如:在总结《将相和》一文中,我做了如下设计:①指导表情朗读最能表现蔺相如性格的三个精彩片断;②讨论:课文为什么把三个小故事统辖在一个题目之下?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下面的三个故事有什么联系?除此之外,可布置学生运用所学学法阅读《景阳冈》和《齐天大圣》这两篇课文,还可将读课本中配套教材引进课堂,课内课外互补,既拓宽阅读面,又强化了学法训练。当然,这我们也能将教材按文章的不同体裁归类,指导学生自悟学法,启迪学生运用学法自读同类文章,如此循环,学生就能真正做到“课内读中语法,课外跃马平川”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中心小学 )

上一篇:这堂课究竟是不是一堂好课 下一篇:从近三年高考理综遗传试题分析谈遗传专题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