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企业普遍“钱紧”

时间:2022-10-07 02:03:20

上市企业普遍“钱紧”

库存高举、存货周转率下降、应收账款攀升、利润大幅下滑、现金流紧张,不少建材类上市公司争相增发、举债还缓解日趋紧绷的资金链压力。

进入2013年,随着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工作展开,建材上市公司也即将交出2012年“成绩单”。目前已经公布业绩预告的建材上市企业普遍出现大幅度预减甚至预亏。水泥行业中,冀东水泥预减50%~100%,天山股份预减70%~75%,四川双马预减87%~99%,塔牌集团预减30%~80%,福建水泥预亏1.5亿至2亿元,玻璃企业中,龙头南玻A预减70%-78%,三峡新材预减30%左右,刚上市不久的亚玛顿预减40%~60%,而洛阳玻璃、中航三鑫等诸多玻璃企业在前三季连续亏损的情况下,全年亏损基本已成定局;陶瓷企业中,斯米克预亏1.78亿元至1.88亿元。对于建材企业而言,2012年比较明显的特点是“钱紧”、库存高举、存货周转率下降、应收账款攀升、利润大幅下滑、现金流紧张,不少建材类上市公司争相增发、举债缓解日趋紧绷的资金链压力。江西水泥、青松建化、天山股份、冀东水泥甚至在增发的同时也不忘发债。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发债数量排名前三的行业是火电行业、基础建设和水泥制造,分别为32单、30单、20单。水泥制造行业共发债20单,涉及10家上市公司,占该板块上市公司的一半,其中公司债11单,短期融资券3单,中期票据2单,其他债券4单。10家上市公司共募集资金226.5亿元。发行规模最大的是海螺水泥,两期公司债共募集资金60亿元。其次是冀东水泥,共发行4单公司债和1单其他债券,成为水泥板块中发债最频繁的公司,共计募集资金39.5亿元。水泥上市公司频频举债,大多“借新还旧”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其次是补充流动资金。天山股份三季报显示,其现金流由2011年同期的9.76亿元骤降至-1.8亿元,降幅高达119%,流动资金之紧张可见一斑。

导致现金流紧张的罪魁祸首无疑是水泥行业居高不下的库存和不断攀升的应收账款。2012年前三季度,A股水泥制造板块20家上市公司,现金流总量为142.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7.9%,现金流告负的公司由去年同期的4家增至6家,其中有13家现金流出现同比下滑,下滑幅度超过100%的是*ST金顶、福建水泥、亚泰集团、天山股份。2012年上半年,江西水泥的存货周转率从2012年的9.8骤降至3.17,应收账款由年初的5042万元增至2.3亿元,增幅高达363.23%。福建水泥对现金流大幅减少179.25%至-6969万元的原因解释为:商品售价大幅下滑使营业收入减少2.26亿元,同时经营性应收项目(主要是应收票据)同比增加6234万元,使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大幅减少2.76亿元所致。而2012年前三季度,20家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达147.94亿元,同比上涨32.8%。

水泥企业重组忙

2009年以前,海螺水泥以扩大生产线为主,2009年以来则转向并购,做外延式扩张。2012年上半年成功并购四川南威、镇江北固、新疆哈密和广西凌云4个项目。

2012年12月4日,中国建材集团与安徽海螺集团在芜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区域市场整合。

据了解,中国建材当季产能有1.5亿吨,其中一半都是并购而来。旗下西南水泥刚建立一年就实现5000万吨产能,全部来自其并购的四川康巴水泥。

南方水泥相关负责人称,现在企业扩大生产线的做法很少,也在寻找合适的重组标的。

江西水泥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公司想做的两件事,一是主业上联合重组做外延式扩张,二是做产业链延伸。

上一篇:大型活动走进德胜之印象篇 下一篇:一笔巨大的经济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