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对大一新生开展学业生涯规划的途径探析

时间:2022-10-07 02:02:22

辅导员对大一新生开展学业生涯规划的途径探析

摘要:辅导员处于高等教育育人的第一线,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对于大一新生来说,科学合理的安排大学课余时间对其个人发展尤其重要。做好大学生的学业规划,可以帮助大一新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大学生活的质量和学习自主性。

关键词:辅导员;大一新生;学业规划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大学生活质量、学习自主性以及人生职业发展效率,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根据大学生在大学的实际情况,结合现有的主客观因素确定在大学期间的学业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制定计划,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一、对大一新生开展学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刚进入大学的他们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科学合理的安排大学课余时间对其个人发展尤其重要。

1、大一是大学生活的开端,关系到大学期间的学习效果

在目前大学的教学安排中,大一基本涉及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大量的基础课程。其中的公共课与中学阶段学习的知识类似,但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又有很大的差别,大学生首先应该明确认识到从这些熟悉的知识开始深入学习,能有效的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同时这些知识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跟以前的中学阶段不一样的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时间灵活度要大得多,能够自己支配的时间也相对充裕,这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基础条件。所以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大学课余时间对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2、大一是整个大学的敏感期,点滴的差别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进入大学后宽松自由的学习生活环境,没有父母和老师的约束使得一部分大一新生感到盲目茫然,而另一部分大一新生听取了家里亲戚朋友或者高年级学长学姐所告知的经验教训,要么认真努力的学习,要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各项内容形式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充分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失去了高考这个多年来的学习目标,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必须要对自己的大学学习和生活进行规划,为自己找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及时适应自己的大学学习,调整了自己的学习生活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从大一开始,学生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上就开始有了一些细微的差别,而由这些差别导致的蝴蝶效应会在一两年开始表现出来,尤其是在大四考研或者找工作时会越来越明显。

3、学分制的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必须对自己的学业生涯进行科学的规划

学分制教育模式的基本理念就是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感兴趣的课程。因此,大学生必须学会科学合理的安排利用好自己的大学时间,避免出现因为自主支配时间太多而感到无所事事,沉溺游戏,最后荒废自己的学业。有了科学合理的学生生涯规划,在其指导下大一新生就可以根据各自专业的教学计划,执行适合自己的学业规划,尽快的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

二、辅导员对大一新生开展学业生涯规划的途径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能与所管理的学生广泛接触,熟悉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学生的现实变化,在工作中可以准确把握不同学生的思想变化,加以正确引导。

1、教育引导学生提高认识,明确学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大一新生首先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制定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自己更快更好的确立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解决好大学期间学什么、怎么学、何时学等关键问题,是将来制定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科学合理的学业生涯规划可以有效的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大学生活的质量和效率,更是为以后步入社会工作做准备,所以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的完成符合自己个性和学习习惯的科学的学业生涯规划。

2、引导学生科学处理学习和能力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很多学生在家长和中学老师等影响下树立了大学就是享受生活、要多参加社会活动或者死读书、读死书等比较极端的错误观念。而社会真正的要求是培养专业人才和综合性人才的同时,也要求这些人才具备相应的社会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大学生的身份首先是学生,那么学习就是他们的首要任务。只有在良好的学习基础上,拓展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的体现出自己的价值,综合素质越高,人生价值体现的越大,而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作为基础,体现的价值则会大打折扣。

3、充分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我,寻找真实自我

学业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和前提,科学有效的学业生涯规划必须要以科学详尽的学习计划为基础,同时加上各项有效的社会因素等客观条件。而制定学习计划的前提是一定要学生能够准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同时也要考虑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来如何坚持实施的问题。客观的评价自我,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应该学习什么知识,将来进入社会后想要处在什么岗位上?这些都是鼓励学生坚持实施自己学习计划的动力所在。因此,客观的评价自我,完善和充实自己的学习计划是制定学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也是人生成功的基础。

4、深入了解就业形势,选择适合自己又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

制定学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效率,为毕业后走向社会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制订了科学完善的学习计划并不代表就有了科学的学业生涯规划,科学的学业生涯规划必须包含社会需求等客观因素。社会的需求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迁的,没有哪个专业会长时间的冷门或者热门。认真分析、深入了解当前就业形势,选择既适合自己能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的又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和放心是学业生涯规划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对当前社会就业形势的全面理性认识也有利于更快更好的熟悉社会、融入社会。

5、分阶段评审,及时做好调整规划

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对自身以及对专业的认识都是不全面的,甚至是盲目的。这个阶段制定的学业生涯规划很容易脱离现实,不具有可行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不断积累以及视野的拓展,学生对自身以及社会的认识不断加深,在充分了解社会信息和专业信息后,学生的学业生涯规划必须及时进行审查和调整。

科学完善的学业生涯规划,持之以恒的践行学业生涯规划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身职业生涯发展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恒亮.学业规划[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2] 池厚新,张树辉.大学生应如何做好学业规划[J].当代经理人.2006(8)

上一篇:丽江古城的消防安全问题探讨 下一篇:选择性支撑剂在低渗透油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