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语教学中以读促写的方法

时间:2022-10-07 12:59:11

浅谈小语教学中以读促写的方法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由此可见,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作文却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我认为要将“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

一、 在读中练习说话,为作文铺路搭桥

说话训练是小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说话水平,实际上是为作文“铺路搭桥”。而在读中练习说话训练,是提高学生的说话水平的一条捷径。

在读中练习说话,即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与技巧。这是一个有序的过程。首先要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盲从回答问题和造句做起。然后,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课文片段让学生反复读,再模仿说,进行片段训练。最后可选择故事性强的文章编故事,进行篇的训练。这样循序渐进,不断训练,逐渐将范文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当学生能有条理、思路清晰地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时,通向作文的这座桥梁也便搭好了。

二、在读中积累材料,为作文堆砖垒瓦

写作文,跟修房子一样,同样需要材料,材料越多,作文就越容易写;材料越好,作文就越精彩。写作文的材料从哪里来呢?只有在读中积累。

精读课文,凡是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是用词准确、语句优美,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教师应指导学生精读,甚至背诵,使之永久性的留在脑海中,用时呼之欲出,招之就来。大量阅读课外书籍。人类创造的知识大部分都是他以书籍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我们要鼓励学生 大量阅读,借以开阔眼界,积累词汇,在阅读时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这是积累材料的好方法。对与优秀学生可鼓励他们读中外名著,那是人类文学的典范。如 》,它所涉及的内容简直是无所不至。

三、在读中学会想象,为作文插上翅膀

想像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然而, 学生的作文并没有因此而插上理想的翅膀,我以为,这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让学生在读中进行想象,或想象不到位所至。 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进行表演, 学生积极性,并在读的基础上展开丰富地想象,这样学生写起来就轻松多了,写出来的东西就有真情实感,有感染力!

四、在读中积累经验,使作文走向成功

经验的积累是走向成功的基础,而一切经验都来自实践,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读中积累,而后运用,用中提高,走向成功。

1、积累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是认识大千世界的窗口,观察能力的强弱,也是影响作文水平的重要因素。 ,各类观察方法都已包容,教师应该一课一结,让学生不断的积累观察方法。提高能力,学生学会了观察,作文思路便会清晰起来。

2、积累写作文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一要重视模仿,模仿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作文的起点和作文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或者片段,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可进行仿写;二是要提倡感悟。对于小学生还说,教师应避免进行枯燥的写作指导,提倡读中感悟。实际上也只有在读中才能有所感悟,哪怕是朦胧的意识也行。到作文时便能在笔尖得到流露。在读中感悟,在悟中仿写,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学到写作方法,使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3、积累表达技巧,提高作文水平。

虽说文无定法,然而每篇课文却都有自己的章法,这就是作者对写作技巧的灵活运用。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大量的排比,优美的词句,等可以要学生在不断诵读的过程中日积月累,加上不断运用,我想作文走向成功并非难事。

总之,在读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写作技巧,提高对生活的领悟力、观察力、想象力是作文获得成功的一条捷径。

上一篇:关于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探索 下一篇:农村小学作文起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