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下的公益诉讼

时间:2022-10-06 10:48:23

环境法下的公益诉讼

【摘要】当今世界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防治环境污染、保护公共环境问题摆在了全世界人民面前。本文提出了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特征和分类和公益诉讼的典型样态,介绍了部分国外公益诉讼的发展情况,针对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不足,提出建立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基本构想,并针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中若干特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环境法;公益诉讼

一、公益诉讼的界定和特征

公益诉讼一词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后,伴随着公益运动的展开而广泛使用该术语。我们认为公益诉讼的定义为:由于行政机关或其他公共权力机构、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及个人的违法行为或不行为,使环境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法律允许公民或团体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而向法院提讼的制度。我们透过公益诉讼的概念来研究其特征和形式。

1.公益诉讼特征

(1)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追求社会公正和公平。(2)公益诉讼的发起者不一定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任何人均可把侵害公共利益之人推上被告席。(3)公益诉讼成本大。具体体现为:公益诉讼取证难,当事人众多,诉讼时间长,费用高。(4)公益诉讼产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也受制于一定的政治及法律体制。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及发展状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法制建设以及法治社会发展情况的尺度。

2.公益诉讼的形式

(1)集团诉讼

集团诉讼是美国的法律专家创造出来的颇具特色的成果。其真正价值在于对大众侵权的制约。在集团诉讼中,个人作为原告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要求赔偿集团所属全部成员所受的损害。

(2)告发人诉讼

告发人诉讼是在英美法系国家实行的一种诉讼形式。这是一类允许个人或实体代表政府不法行为人的诉讼。在提起告发人诉讼后,如果胜诉,则该私人告发人可获得对赔偿额的分配。

(3)实验案件

它是当事人为确定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法律权利或法律的合宪性而提起的诉讼。这种案件形式在普通法国家和大陆法国家都有。如维也纳种族和排外监控中心被授权提起实验案件

二、外国公益诉讼和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

(一)外国公益诉讼的发展

外国对于公益诉讼的发展比中国要早并且要臻熟许多。公益诉讼是相对于私益诉讼而言的,起源于罗马法,成熟于日、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被称为罚金诉讼、民众诉讼。

1.美国的公益诉讼

现代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公益诉讼制度已相当地完善和成熟,公益诉讼在美国又称为公共诉讼。在美国公民被视为“私人检察官”。美国政府对这类诉讼大力援助(诉讼费用免除或合理补偿、证据收集和信息获取),向加害人适用区别于一般补偿性民事赔偿的高额惩罚赔偿或罚金、部分提成或全部奖励胜诉原告以此鼓励“私人的公益诉讼”。

2.德国的公益诉讼

德国的公益诉讼分为三种:团体诉讼、宪法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

(二)外国的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公益诉讼是指任何人(包括公民、法人、社会团体或国家机关等),为了保护环境公益,以损害或可能损害国家、团体或者不特定多数人的环境利益的行为为对象,以制止损害环境公益行为并追究公益损害人相应法律责任为目的,向法院提出的诉讼的一种特殊诉讼活动。

一些发达国家和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于环境的认识越来愈深,代表国家有美国和印度。

1.美国的环境公益诉讼

美国是世界范围内较早确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国家,因而,该制度在美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美国适用公益诉讼审理的案件范围较其他国家更为广泛。在美国法律制度体系中,环境公益诉讼称为公民诉讼,指的是公民可以依法对违法排污者的排污行为或未履行法定义务的联邦环保局提讼,要求违法排污者消除污染,赔偿遭受污染损害公民的损失;敦促联邦环保局和各州执行其法定义务,加强环境管理。

2.印度的环境公益诉讼

印度是较早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国家之一。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规定的适用条件不同,印度采取了积极鼓励公益诉讼的做法,制定了富有特色的印度环境公益诉讼模式。印度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救济方式上也有自身主要的救济方式,就是临时命令。所以,在印度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我们很难辨认出独立的民众诉讼制度。

(三)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趋势

1.原告资格不断扩大

随着对传统诉讼理论中“直接利害关系”说的突破,当事人的资格大大放宽,尤其是在英美法系中,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扩张到每个公民原告的资格,大大推动了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也促进了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进步。

2.受案范围不断扩大

国外公益诉讼的进展将更多类型案件纳入司法审查范围而不局限于传统的受案范围,以美国为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除常见的环境保护诉讼、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反垄断诉讼等公益诉讼外,法院还审理了涉及公共健康问题的案件,打开了诉讼之门并且公益诉讼案件已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持续增长的趋势,几乎每个诉讼领域都对公益诉讼敞开了大门。

3.相关配套措施逐渐完善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上述几个国家都相对的提高了法院的工作效率和方式,力求社会秩序的完善和公众的法治意识的进一步提高,这一切对于公益诉讼制度充分发挥其社会保障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已有许多经典的环境公益诉讼的案例,但是公益诉讼的意识还很薄弱,须看出我国现行环境公益诉讼的不足:1.规定过于笼统:宪法没有直接的公益诉讼的规定。2.诉讼范围过窄: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对有关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要求太高,对受案范围的限制不利用保护环境。3.管辖、审计无明确规定。4.举证责任没有合理配置。5.没有规定相应的鉴定和评估制度。6.公益诉讼费用的交纳无具体规定。7.没有引入赔偿奖励制度。

四、完善中国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的建议和措施

1.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有必要建立我国的环境诉讼制度。(2)公益诉讼限制公权力的行使,监督公权力的改革。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一系列的改革中最容易影响公众利益,应当有外部的监督制度。公益诉讼以公共利益为基础对于公权力的行使能够进行有效的外部监督。(3)公益诉讼能扩大权利意识的崛起。公益诉讼产生的根基可以归结为权利本位,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权利。这对于中国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的司法体制改革,扩大民众权利意识的崛起具有深远意义。(4)公益诉讼能推动法院系统乃至司法体制的改革。

2.完善中国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的建议

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大力推行公益诉讼制度,中国人民大学杨立新教授认为建立公益诉讼制度,要做好以下几点:(1)应在理论上加强研究,建立完善的理论基础。(2)应在某些有条件的地方,出现典型案件的时候,进行谨慎的试验性的公益诉讼探索,积累经验。(3)应进行公益诉讼立法。(4)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在通过立法之后,应积极推行这个制度。

参考文献

[1]吕忠梅.环境法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郭道晖.权力的多元化与社会化[J].法学研究.

[3]王全兴.关于公益诉讼的零散思考[A].颜运秋.公益诉讼理念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

[4]吕忠梅.环境诉讼初探[A].吕忠梅主编.环境资源发论丛[M].法律出版社,2003.

[5]黄毅,姬金凤.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浅析[J].重庆学院学报,2009(01).

[6]叶勇飞.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J].中国法学,2004(05).

[7]娄秋利.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上一篇:我国三大石油企业公司治理浅析 下一篇:基于利益相关者平衡积分卡的鱼骨图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