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时间:2022-10-06 09:34:25

浅谈初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摘 要】小组合作作为学习新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充体挖掘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经过学生自主探索互相交流沟通形成共识,把独立思考转化为共同的成果,对培养学生合作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真正落实好“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误区;有效措施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几乎在每一学科、每一课堂中都能见其形式。但是在其热潮的背后,由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和操作存在的偏差,致使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一定的误区,目前小组合作学习经常存在的的误区:

一、小组合作学习针对性不强

为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有些教师不顾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导致问题过于简单,没有一点讨论价值,结果课堂看似很热闹,但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

二、小组合作只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却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有些教师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或是耐心等待或在小组间游走,合作学习时间一到,教师依次听取各组的汇报,汇报完毕,课堂教学活动便宣告结束。结果由于缺乏教师有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杂乱无章,课堂显得凌乱无序。

三、小组配置不合理,致使学生合作不主动,合作意识较弱

好多时候一些小组的合作学习变成少数人学习,多数人游离,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学习表现差的学生总是游离于问题之外。这说明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小组时没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只是简单组合,致使合作学习达不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针对以上一些误区,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切实且有效呢?且让每位学生在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呢?下面谈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一些措施:

一、合理配置合作小组,明确成员分工

小组的建立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如何配置合作学习小组至关重要。小组的配置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兴趣、学习能力、个性等因素,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愿望,绝对不能一手包办,但也不能放任自流。要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此外教师要明确小组内成员的责任分工,依据学习内容的梯度,明确个人的责任。同时小组分工也可经常性地进行轮换,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明白小组实力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二、处理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是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结合体,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合作学习离不开个体思考,如果只有小组合作学习而缺乏个体的独立思考,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就会缺乏独挡一面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前,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只有在的组员“思考”有了初步的成果后,再与小组成员进行有效交流,这样“合作学习”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三、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也离不了教师的指导,一旦缺失了教师的监控,小组合作学习很可能会放任自流,流于形式,成为无效劳动。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切不可袖手旁观,无所事事,而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中去,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教师不能把自己视作为工作者,而是合作者。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因能力或态度等原因,不去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会过分依赖别人,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当明确他个人责任,鼓励去帮助同伴,此外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还会出现冷场,讨论内容的偏颇等现象,这时教师就应该及时采取一些相应措施去干预指导学生,使教学过程不偏离方向。

四、小组合作学习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关注学困生,避免两级分化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习好的性格开朗的学生积极主动抢先行动,而状态不好的学生只能看看听听,不能真正参与合作,出现两个极端——吃得饱与吃不到。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进行干预和指导,一定要求小组成员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形成集体意见,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思考、讨论,发现不足,经过思维碰撞的学生就会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认识。所以小组合作的课堂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适当的发展。所以教师在小组合作分组时,要把学困生分配到每个小组中,优势互补。在问题设计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让所有学生都有参与机会,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完成学习任务做出贡献的时机。同时,教师要学会等待、学会宽容,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思考方式学习。

五、建立多元化的小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的合作意识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良性的评价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兴趣,促进合作学习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如何评价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至关重要。小组合作学习倡导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挥其个性创造了机会,因此其合作学习成果的呈现形式应各具特色,小组合作学习应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作为追求的境界和评价的最终尺度。对于学生每一次获得的进步都要给与掌声和鼓励,评价要以小组自评为主,要有利于维护小组尊严,培养合作精神,促使每位成员为团队荣誉而努力,要使学生形成“组荣我荣”的观念,此外为保证小组间竞争的公平性,评价不能一言堂,而是有学生参与的评价才能真正使合作学习更具实效、高效性,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树人国际学校宿迁分校)

上一篇:初探新课程改革下物理教学中怎样高效“提问” 下一篇: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