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获赞体现命题进步

时间:2022-10-06 07:53:33

高考作文获赞体现命题进步

编者按:高考作文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在一个科目中所占的分数比重,更在其所折射出的社会导向。高考作文反映的是教育这篇大“文章”,其承载的内容与意义是多方面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教育,高考就需要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每年高考过后,对高考作文的题目、难易度、导向性等,均有不同层面的解读,有批评,当然也会有赞扬。2012年高考作文也不例外。综观起来,有一个可喜的现实:对今年的高考评价,赞扬的声音显然要比批评的多一些。

批评之声中具有代表性的,如《时代商报》的评论文章《高考作文,理想主义的一声?》,文章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总体有些理想主义,亦有不少题目陷入了“永恒正确的道理,亘古不变的逻辑”,这极容易导致考生写了“最保险的文章”;比如《华商报》评论《高考作文写出这个时代的真实》一文,也对今年高考题目在“道德信条”和“态度正确”的展示下,会否“让很多考生丧失自我的表达,难以写出这个时代的真实”提出了忧心。

但赞扬之声同样也不少,比如《燕赵都市报》文章《以独立判断梳理高考作文的时代价值》,充分肯定了今年高考作文题目的“开放性”,认为“文化价值多元的时代,看待高考作文,并不在于一定要从中梳理出某一种符合所有人口味的‘大同价值’,越是个体的,往往就越是独立的;越是独立的,其实才是真正权威的。”再比如《信息时报》有作者撰文称,应就《“穿越”高考作文,反思教育理念》,充分肯定了广东高考作文题目,然后提出了让“穿越”高考作文,“打开应试教育对孩子想象力的禁锢,培养民族的理性素养”的期望。

由往年几乎对高考作文一边倒的批评和“吐槽”,到近些年的褒贬不一,再到今年的赞扬声居多,无疑体现出了高考作文题目命题的进步,体现出了教育者对教育进步的追求与思考。正如《华商晨报》的评论文章所言:“从‘诗意’‘常识”到‘公民责任担当’,再到‘开放空间’的拓宽,高考作文整体命题,在近几年内的嬗变与努力有目共睹。”

如今是一个文化观念多元化,甚至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不同的人都会对高考作文题目有不同的见解。因此,批评与赞扬同在,肯定与否定均有,这很正常。2012年高考作文能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并广受赞扬,无疑已经很是难能可贵了。希望这种进步能够成为此后经年教育发展的惯常表现和姿态。

上一篇:加强中高职衔接 提升职教办学水平 下一篇:美国高校记分卡如何为高校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