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

时间:2022-10-06 07:40:04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也被更多的老师应用予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知识比较枯燥,比较抽象,学生也很难有兴趣,很少有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借助于信息技术创造一些生动的、动态的和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些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第一任老师,夸美纽斯认为,激发学习兴趣是创造一种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向学生提供直观、丰富多彩、生动的各类现象,可以使学生各种感官直接受到刺激,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几何《圆》第一课时,教学一开始,就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一组马拉车的画面,车轮分别采用正方形、正多边形、圆形……,画面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为什么车轮必须做成圆形的?让学生迅速进入本堂课的教学情境中。这时,学生一看,很是亲切。由这个情景自然而然把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之中,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探究的热情,使学生“课伊始,趣亦生”,并带着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圆》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去。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的整合,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我展示的机会,使课堂充满了活跃的学习气氛。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有利于学生总结数学中的规律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受教学条件的影响,我们大多数时候只能靠“一支粉笔、一本书、一个黑板”给学生讲解,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加之数学有的知识本来就比较抽象,学起来比较枯燥。这就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把数学的一些知识的规律形象地演示出来,使学生通过观察能比较容易地得出结论,总结规律。

如在讲角平分线的性质时,我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了动画。如图,(1)当拖动∠AOB平分线上的点Q时,学生通过观察QD、QE(QDOA,QEOB)度量值的变化规律,很容易就能发现:QD=QE。即:“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2)当拖动∠AOB内部的点时,在保持QD=QE(QDOA,QEOB)的前提下,学生观察点留下的痕迹,比较容易地发现射线OQ是∠AOB的平分线。也能较容易地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对这个结论进行证明。学生通过比较直观的观察很容易,很轻松地就掌握了这两个结论,而且通过这样学到的知识学生也能记忆深刻。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有利于扩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时需要大量的板书,而在一节课45分钟内,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今天,如果仍用传统的板书,则消耗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而我们要向45分钟要质量。新课程提出,把学习的自还给学生,让学生多一些时间去思考。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扩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多为学生创造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尤其是在讲解一些实际问题的题目和应用题时,经常要花费很多时间在黑板上或小黑板上抄题,浪费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借助于计算机,我们可以事先准备好题目和练习题,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可以使学生有充分考虑问题的时间,也可使学生课堂练习题的容量适当地扩大,进而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我就借助计算机把事先选好的例题和练习题制作成课件,上课的时候只要打开就行,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加大了课堂练习题。还有就是想进行随堂小测验时,按照传统教学只能写小黑板或在课堂上写,而借助信息技术我们可以把事先选好的题输入电脑里,也可以借助网络试题。上课时直接用就行,这样就比较方便,也节省时间。

四、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有利于直观生动地展示数学现象,化静为动

例如在讲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只能在课前先准备一个等腰三角形,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折叠。这样虽然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能得出结论。但是这样的操作比较死板。有了信息技术我们就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画出斜ABC,然后做出∠A的平分线、BC边上的中线和垂直平分线。用鼠标拖动点A,让学生观察ABC和“三线”的变化。在鼠标拖动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当点A移动到某一位置时,三角形ABC的“三线”会发生重合。这里利用多媒体大大促进了学生对这一概念的本质的理解。还有在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利用几何画板动态地展示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使学生比较直观地看到了这五种关系。进而通过数据分别显示这五种位置关系下的圆心距、两个圆的半径。学生通过显示的数据很轻松地就能得到这五种关系下圆心距与两圆半径之间的关系。通过动态演示以及数据显示使学生很容易、轻松地掌握了这一课所学内容。

上一篇:重视学法指导促进自主学习 下一篇:幼儿园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教育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