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景在景观的设计与应用

时间:2022-10-06 06:18:14

浅谈水景在景观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现在人们越来越厌倦钢筋混凝土的灰色建筑,追求景观中亲近自然和亲水的景致。因而水景在居住环境中成为了重要的衡量标准。水景的设计在国内假山和池塘的配置中以及在国外的园林景观中都十分普遍,并且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园林水景景观丰富,特色鲜明,水景应用广泛,无论是动水水景还是静水水景都使园林景观效果增色,园林水景景观创作必须重视其要素表达及在具体造园环境中的应用。

关键词:园林水景;水景设计;应用

1、水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1)水景在园林景观中可以改善环境,进一步调节气候,起到减弱噪音的作用。水景中使用地下水往往含有矿物质,对于人体具有疗效作用,含有负离子的矿物质水资源往往还能起到清沽净化的作用。

(2)水景在园林景观中可以提供生活用水。品茶可以说是最实用的用途了,比如对于那些名茶真正要喝出茶中韵味还得靠井中之水。

(3)水景在园林景观中可以提供生产用水。比如园林的止常维护往往需要一些生产用水,主要用于灌溉植物、养殖水产这两方面,自然水景在园林景观生产用水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4)水景在园林景观中可以提供体育娱乐活动场所。比如可以带来娱乐,人们可以游泳、冲浪,冬天可以溜冰等等。

(5)水景在园林景观中可以交通运输。较大型的水面,可以作为陆上运输的补充,如游艇、交通船等。

(6)水景在园林景观中可以汇集、排泄天然雨水。在设汁良好的园林中,会节省不少地下管线的投资,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地理条件。

(7)水景在园林景观中可以起到防护或者隔离的作用。如护城河、隔离河,以水面作为空间隔离,是最自然、最节约的办法。

(8)水景在园林景观中可以防灾用水。城市园林水体,可作为救火备用水,郊区园林水体、沟渠,是抗旱天然管网。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现代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在整个景观学设计中是最综合、最复杂,也是最富有挑战性的一类,因为它涉及的内容广泛。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首先是对环境、生态的分析与理解。建造城市滨水带是为了美化城市,而不是掠夺性、侵入式地开发湖、河地带。现代滨水景观理论尤其重视这一点,提出了生态优先的设计原则。主要分为保留与保护两大方面,以南北江滨为例,保留了一些原始的河浅滩;在设计中,保留了部分自然驳岸,即使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而设计的“块石驳岸”,也设计在水面以下,以尽可能保持其自然河滩的原始风貌。

因功能要求与受大地艺术的影响而呈现出的大尺度倾向。古典园林只为少数社会特殊阶层服务,其中一个设计原则就是“小中见大,咫尺山水”,即“人在画外以观画”,而现代景观设计的成果是供城市内广大居民及外来游客共同休闲、欣赏、使用的,这决定了它必须以超常规的大尺度来规划设计。同时,受上世纪60—70年代西方大地艺术思潮及手法的影响,亦注重设计空间与自然力、自然空问的融合,在广袤的空间创造作品,充分体现“人在画中以作画”的设计思路。

(3)注重现代与传统的融合——体现地方色彩与文脉精神。在进行现代景观设计时,不能脱离当地原有的文化与人文历史沉淀下来的审美情趣,更不能割裂传统。处理这个问题一般有两种方式,_种是保留传统园林的内容或文化精神。整体上仍沿用传统布局。在材料及节点处理上,呈现出一定的现代工艺与手法,这是上世纪30年代园林大师们从古典同林设计中走出来时,所采用的一种谨慎小心的做法,即“旧瓶装新酒”,而目前国际景观设计界流行的做法,是在设计中汲取“只言片语”的传统园林形式,将其植入现代景观设计中,使人们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历史的信息与痕迹。其四、受人文主义及亲水哲学思想影响的垂直、多层次计理念。受现代人文主义广泛影响的现代滨水设计,更多地考虑了“人与生俱来的亲水特性”,将水体与人的精神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充分体现“垂直设计”的原则。过去,人们因惧怕洪水,所建造堤岸义高又厚,从而将人与水远远隔开。现代人充分了解了水的习性,从而使亲水性设计成为可能。

水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水景观应该跟周围的景物相互协调统一,同时要灵活、巧于变化,使得在水景的设计中更加丰富。水景观是不是能够充分的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表达出来、如何在一个统一的里面寻求它的变化和在一个丰富空间里如何达到它的表达效果等问题上,都需要设计者更加全面的探讨和思考,这也是由水景自身的特点所能决定的。水景以它独有的美学表达方式和观赏特性在景观规划没计中己经占据了里要的地位。水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手法可以有以下几种:

(1)依水景观。在园林水景的设计中依水景观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水的特殊性质,所以依水景观具有了异样性。我们在设计依水景观的时候,要充分的利用水的特性和水与依水景观间的关系。通过水体的不同变化形式,可以形成不同特点的依水景观,园林小品中,桥、亲水平台亭、榭等等都能很好的表现出依水景观的形式。

(2)水体建亭。水面开阔明朗,舒展,流动,有的碧波万顷,情趣各异、有的有神宁静,为了突出景观效果的不同,大多会在小水而宜低邻水面的地方建亭。而大水面碧波坦荡所以应临水高台建亭,或者在比较高的石块上,能够观看远处的山和近处的水,能给人身心舒畅,妙不可言。一般在临水建亭时,有的是一边临水或多边临水,完全深入水中让四周都被水环绕起来等多种不同形式,在岸边的石矶上面、在小岛上面、在湖心台基的上面这些地方都可以做临水建亭。而把亭建在桥上,更可以让水面上的景色更丰富,还可以增加水面的空间层次感。

(3)水面设桥。桥是为了人们跨越山河天险而被创造出来的。能够给人们带来交通的方便和生活的进步,自然也能够让人引起美好的联想。而中国的自然山水园林里,地形的变化和水路的相互融合,是非常需要通过桥来达到联系交通,组织游览的路线,沟通景区。而且更可以将其优美的多样造型形式作为园林里的重要的造景建筑。所以小桥流水在中国园林和风景绘画里能成为典型景色。因此规划设计桥的时候,桥要和园林里的道路系统相互配合来方便交通;注意水路通行与通航与水面的划分;联系观景的地点与游览的路线;组织景区里的分隔和联系的关系。

(4)依水修榭。榭主要是为了让人们游玩休息,大多都建在水边,在功能上不仅是为了让游人休息,还有就是为了点缀风景和观景的作用。水榭里最常见的形式是:在水的边上建筑一平台,用低栏杆在平台的周边围绕,敞口做在湖岸通往水面的位置,然后在平台的上面建一个单体建筑,它的形状一般建成长方形,而它的四个面都通透开敞的或者在四个面装上落地长窗。水跟榭有很多种结合的方式。如果从平面上观看,有一面、两面、三面和四面临水等等不同形式,四个面的周边临水都以桥跟湖岸连接起来。而从剖面上观看平台的形式,有些是实心的土台,而在平台的四周都环绕着水流;有的平台是用石粱柱结构来支撑下部,所以建筑的底部可以让水流流入,甚至更可以在建筑的底部都让水流流入,这样就产生驾临在碧波的上面的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水景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的设计需要将经济性、艺术性、科学性三者相结合。从国内外各优秀居住区水景景观的设计来看,水景以它独特的观赏特性和美学表达方式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地探索,才能创造出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 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2] 屈永建《 园林工程建设小品》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 彭一刚《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上一篇:园林绿化中怎样调整花灌木的长势 下一篇:工程机械设备技术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