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时间:2022-10-06 04:28:28

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摘要:目的 探析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73例手术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 手术患者发生压疮部位依次为:骶尾部22例、髂部16例、足跟部14例、踝部12例、肩胛部9例。结论 导致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主要包括手术室人员重视程度不够、评估不足等,针对此种情况,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规范手术操作,降低手术压疮发生率。

关键词:手术患者;压疮;手术室相关原因;护理对策

压疮又称为压力性溃疡、褥疮,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造成该组织及组织周围出现缺血、缺氧、营养不良、甚至是溃烂坏死现象。据相关文献报道[1-2],每年死于压疮综合征的人数可达到六万人次以上,可见压疮已然成为影响手术或住院患者生存质量的严重并发症。本研究选取73例手术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并针对具体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具体如下。

1R床资料

本次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6月收治的73例手术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33~79岁,平均年龄(53.21±2.14)岁;手术时间为3~7 h,平均手术时间(4.65±1.22)h;Ⅰ度压疮51例,Ⅱ度压疮22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未发生压疮,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参与依从性良好,可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手术室相关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

2结果

手术患者发生压疮部位依次为:骶尾部22例,所占比例为30.14%;髂部16例,所占比例为21.92%;足跟部14例,所占比例为19.18%;踝部12例,所占比例为16.44%;肩胛部9例,所占比例为12.32%。

3手术室相关原因分析

3.1手术室工作人员的重视力度低下 在手术室工作中,手术室工作人员为配合手术,往往对患者进行错误的指导,单纯的满足了手术的实际需求,而忽视了发生压疮的潜在风险。一些手术室工作人员并没有认真研究配合医师手术的正确,这不仅增加了手术压疮发生率,同时也增加了患者承受的痛苦,激化了医患矛盾。此外,当患者安置不当,使其局部组织长期处于受压情况下时,则会造成患者的血液循环能力受到阻碍,致使其发生压疮。并且,手术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随意压、靠患者肢体,也增加了压疮发生率。

3.2手术室人员操作不规范 手术室工作人员的不良工作习惯也会增加压疮发生的风险。例如,术前手术台上的手术铺巾不平整,造成患者局部皮肤及周围组织受力存在不均匀性。针对局部组织上存在血液、冲洗液或物,不能及时进行清理,或在其未干透的情况下就让患者平卧,造成局部皮肤组织受潮,大大降低了皮肤自身的免疫能力和组织保护能力。在此种情况下,皮肤上繁殖了大量细菌,皮肤则较容易发生破损和感染现象。除此之外,手术室内的电线、管道、导管等放置不当,也会造成患者的肢体受到压迫,发生压疮。

3.3手术室人员对手术情况评估不足 大量研究证实[3-4],手术患者出现压疮与手术时间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因此,在预防压疮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承受到的压力及剪切力。同时,在手术过程中,要尽可能的缓解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局部组织承受的压力。若手术医师及手术室护理人员未在手术开始前对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时间以及发生疾病的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则难以对患者的手术情况做出正确、科学的评估。手术室人员对手术时间及手术相关信息的评估不足,对手术室中的高危人群未制定相关的护理对策和预防措施,极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手术压疮。除对手术情况评估不足外,手术室人员对物的使用情况没有进行及时评估,也会增加压疮发生率。

4护理对策

4.1提升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首先,要加强对手术室工作人言的业务培训,利用晨会、岗前教育等多种形式,向手术室工作人员宣传预防压疮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对出现压疮的原因进行综合性评估。通过正确的风险评估,对手术操作进行规划,提升手术室工作人员对压疮的认识,保障各项手术护理操作的顺利进行,降低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其次,改变手术室工作人员的不良工作习惯,在手术过程中要时刻检查并督促手术人员不能随意压在患者的肢体部位上,避免由于手术室工作人员个人原因造成患者发生压疮[5-6]。最后,提升手术室工作人员应急处理不良事件的效率。在发生压疮后,手术室工作人员要及时查找发生压疮的原因,并针对具体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4.2规范术中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操作者要严格遵守手术的操作规范及相关操作流程。术前,保持手术巾放置平整,患者行硬膜外麻醉或腰部麻醉后,需要待消毒液干透后调整。若患者的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则需要在手术开始前,为患者留置导尿管,避免体液外渗导致皮肤浸湿。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手术切口处的引流袋连接好,避免发生体液、血液渗漏等情况,避免外部冲洗液引流造成患者的皮肤受潮引发压疮。此外,护理人员要正确摆放患者,使其在配合手术医师的基础上,尽量保持舒适。必要情况下,可使用柔软的压疮凝胶垫,保障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能力,从而降低局部受压迫组织的摩擦力,降低压疮发生率。

4.3加强对患者的综合评估 ①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术前,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进行询问,通过患者主诉及生命体征监测结果,了解患者术前的基本情况。在术前评估中,需要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相关知识,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安抚患者情绪,使其积极接受手术,提高手术依从性。同时,对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和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②对患者的皮肤状况进行评估。手术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出现皮肤的情况,覆盖患者肢体的末端,从而避免局部组织受到低温的影响而出现血液循环障碍的情况。此外,手术医师要使用吸引器将手术视野之外的血液及体液吸出,保持患者皮肤干燥、清洁。

5结论

在手术室工作中,手术患者发生压疮与手术室的多种因素相关,其中主要包括手术室人员重视程度不够、对手术情况评估不足以及手术操作不规范等。针对此种情况,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规范手术操作,加强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综合评估。通过进行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和干预,进而大大降低手术压疮发生率,减少手术患者承受的痛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雷璐敏.腹腔镜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以及护理对策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6(11):230-231.

[2]郭盼盼.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36(10):1196-1197.

[3]郭晓杰.手术室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2016,30(1):45-46.

[4]杨高,李民,胡秋芳,等.围手术期压疮发生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及护理措施[J].河北医药,2015,37(21):3352-3354.

[5]赵春红,牛玉平.手术室性压疮的防治及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1):196-197.

[6]吕慧娟,侯春兰.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0):158-160.

上一篇:翻转课堂与CBL教学相结合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 下一篇:综合护理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