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公务员热的经济学思考

时间:2022-10-06 04:21:49

关于考公务员热的经济学思考

摘要:1994年公务员考试制度实施以来,“公务员热”愈演愈烈。20年间报考人数从0.4万增长到152万,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这样筛选出大量精英进入国家公务员系统,客观上会给国家机关带来高质量人才,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然而在2013年北京诺贝尔奖论坛中,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直言,年轻人做公务员是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这种对公共职位的竞相追逐,暴露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社会心理趋向,权力寻租的功利心明显等诸多弊端。

关键词:公务员热;人才配置;权力寻租

中图分类号:G42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389-02

一、引言

自1994年6月7日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正式施行以来,报考公务员一直是一大热门。2001年起实行网上报考,推动了公务员报考持续升温,特别是自2005年开始,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招考中,取消了户籍、身份限制,减少了专业方面的要求,放宽政治面貌方面的条件等,从而真正超越了种种现实的障碍或歧视,引起了公务员报考的急剧升温。

2004-2014年国家公务员报考数量整体不断增加,从2002年人数不足20万到2014年通过审核人数突破150万。相应地,录取率呈下降.趋势,近几年稳定在1.0%-1.5%之间(详见图1)。据国家公务员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国考共有152万人资格审查合格,平均每个岗位有77人竞争。其中37个招录职位的报名比例超过1000:1,最热岗位竞争比达7192:1,由此可以看出,“国考热”不断升温,可谓“千军万马觅封侯”。

1994到2014,国考已走过二十年的路程,特别是最近关于公务员、晒工资等话题引起各方面激烈讨论,是时候回顾总结经验教训,做个历史的节点,改革,然后重新出发。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文件表示,下一步要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何宪、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兼副局长杨士秋都已经明确表示,公务员工资制度将面临改革,人社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已经为此组织了多次课题研究。改革已开始酝酿筹谋,然而笔者认为首先需要究其根源,为什么要改革?也就是说,“公务员热”有什么弊端?这需要我们的冷思考。

二、诺奖得主的声音――年轻人做公务员是不合理

2013年诺贝尔奖北京论坛继续举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2006年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说,针对中国年轻人忙公考现象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觉得中国的年轻人做公务员是一种资源不合理。中国已经在短期内弥补了技术方面的很大差距,得到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创新力还是零,没有什么新的。道路不可能永远这样下去,因此中国必须自己创新,这才能促发很大的生产力。”

菲尔普斯说,政府应该鼓励金融机构推动创新,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而后者需要人才。“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轻人,都挤着想去做公务员,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当然,每个国家都需要公务员,但政府机构不是给年轻人的,这是低估了他们的能力,是大材小用,也浪费了社会花在他们身上的教育成本。”

三、“公务员热”暴露出的诸多弊端

(一)人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一个国家经济水平或者说生活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它的社会生产率水平的高低。然而社会生产力水平又有哪些因素来决定呢?物资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等。“公务员热”则吸引大量人才――甚至是精英,到非物质生产部门从而导致整个社会人才配置的畸形。精英应该去创造GDP,而非编制“GDP”。兰德斯(1969)认为,人才配置的不同是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英格兰而不是法国的原因之一。道格拉斯・C・诺思等(1973)指出,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主要在于一个好的制度,这种好的制度把人们的精力、时间和努力引导向生产和创新领域。

近几年对公务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报考人数不减反增,这样筛选出大量精英进入国家公务员系统。客观上会给国家权力机关带来大量高质量人才,使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上升。但政府机关的活动不是来创造价值的,也就是说政府的活动通常不直接增加整个蛋糕的规模,而是社会蛋糕的分配者,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分享一部分蛋糕。按照熊彼特的企业家理论,他认为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原动者”,是社会财富的第一创造者,没有企业家把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等所有因素结合起来,所有的资源力量依靠自己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价值。也就是说,一切社会资源都要靠直接创造财富的人(企业家)去组合起来。那么精英人才应该进入政府部门还是进入物质生产部门的选择是显而易见的。当前“公务员热”,无疑是对人才配置的扭曲,长期以来不利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财富创造的。

(二)社会心理趋向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2013年高校毕业生高达699万,预计2014年高校毕业生再创新高至727万。2013年国考最终报名人数超过150万,从已通过资格审查人员的情况看,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57.7%。审查合格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考生占94.8%。通过公务员考试提供的就业职位有限,却吸引了过多大学生的目光。过热的公职竞争使得更多的大学生和在职人员纷纷加入竞争,加重了就业者的心理压力和就业的成本投入,浪费了社会资源。很多竞争者学习或者掌握工科或自然学科方面的知识技能,放弃而报考公务员,很大可能会造成之前投入的资源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产生浪费。在这种“考公务员热”环境的影响下,跟风者众多,成为一种半群体行为。特别是精英参与的示范效应会进一步带动。所以过热的公共职位的竞争不利于人们形成新的就业观,造成结构性失业。

(三)权力寻租的功利心理明显

如果说公务员报考的过热反映了一种官本位思想,那么报考中的“冷门”则反射出等待权力寻租的功利心态。2014年公务员报考中也有37个招录职位的报名比例超过1000:1,最热岗位竞争比达7192:1,72个职位无人报名或无人通过资格审查。这些大都是气象、地震、测绘、农林、狱警等“清水衙门”,艰苦行业与无权单位。同时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工作单位是中直机关和地处省会城市的报考人员就多,而偏远县市的相同单位岗位的报考人员就相对较少。冷热不均的报考现象的出现,一方面由于公务员在部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别明显。我国公务员待遇虽延续过去“全国一盘棋”的工资体系,但实际收入差距很大。中央国家机关、省市、地县公务员待遇不同,甚至同一职位不同地区、行业、部门之间的差距可达几倍,而导致这种差异的是各类津贴、补助和实物等隐性收入。发还是不发,发多少,与地区经济、行业景气与否,与是否是实权部门存在密切联系。2014年2月18日的《光明日报》一篇来自北京基层公务员的文章中,也提到福利不能一概而论。

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还没有建立起切实有效约束行政权力的机制,也没有在官员中培育出一种官员职业伦理。“制度性漏洞给了官员很多寻租机会。根据人的天性,仅仅因为掌握着资源分配权、别人求着自己而产生的那种支配他人的本身,就具有很大诱惑力。人们在报考公务员时,肯定要对职位的权力与责任,岗位的收入与工作强度作出权衡,所以,当人们热衷于那些职能部门、冷落‘无权’部门时,这反映的不仅仅是人的思维观念的问题,而是现实中的制度安排问题”。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勋爵认为“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亨廷顿指出“腐败的基本形式是政治权利与财富的交换”。如果没有制度性的监督与约束,权力必然产生寻租、机会主义等腐败行为,促使人们会千方百计、想法设法地进入权力系统。

只有清楚“公务员热”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才可能下定决心从制度和政策上作出调整,改善我国的人才配置,引导大学生从事生产和创新,为国家财富创造和科技创新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诺奖得主:中国年轻人做公务员是“严重浪费”[N].新京报,2013-9-13.

[2]钟铁铮,盖志毅.“公务员热”背后的理性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3]沈蓓菲.走向公务员职业何其难――当代大学生热考公务员的冷思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03).

上一篇:占道停车费去哪了 下一篇:饭后保健的5个“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