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实验理念的英语阅读教学

时间:2022-10-06 04:13:09

基于新课程实验理念的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中心,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管教材与大纲如何发展,阅读始终占据主要地位,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大量事实证明,有了读写的基础,一旦到了真实的语境,听和说的能力很快就能提高。因此,阅读能力应该是英语作为外语的最重要和根本的技能”(束定芳,2004)。在高考中,阅读也一直是考查的重要内容,占有较大的比例。

一、 阅读教学的现状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智力活动,是不断假设、证实、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黄远振,2004)。理解能力是阅读中最主要的能力。阅读理解就是在阅读中对有效信息处理的能力,它不是读者认识文章每一个单词,看到每一个句子的低层次理解,而是跨出句子平面,走向语篇的深层次理解(即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以及评价性理解(即读者对作者所表达的内容的看法)。

目前的阅读教学关注的主要是词汇、速度、理解,对阅读教学的研究主要涉及词汇与阅读的关系、阅读技巧、阅读理解能力等。因此教学中大都十分重视词汇教学和阅读技能的训练,如猜测词义、掠读、跳读、预测、概括与归纳、推断、综合判断等。

一般来说,阅读的目的有二,一是消遣,二是获取信息,如英语知识、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和新闻、资料等。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学生阅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考试获得高分,真正为了消遣娱乐,或纯粹为了获取信息的还较少。即使是阅读技能的教学,也主要是围绕考试进行。

二、 新课程实验理念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新课程实验要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英语课程标准》也体现了这样的思想。《标准》提出六个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是:

1.阅读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以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与阅读技能,指导学生发展阅读策略。阅读活动的设计应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阅读教学必须坚持发展性原则。阅读教学不只是传授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它的更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情感,即喜欢阅读、乐于阅读的情感,以及对阅读的自信心和稳定积极的阅读动机。另一方面,阅读教学还肩负着培养学生学习策略的任务。在《英语课程标准》中,外语学习策略包括情感策略、管理评价策略、认知策略和交际策略。只有发展了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有效的学习策略,阅读教学才能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学生的一生,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3.阅读教学必须具有灵活性。灵活性制的是不同的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择合适的阅读辅助材料。灵活性还体现在帮助不同的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此外,学生的学习速度是有差别的,因此,不能用过于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学生,而应关注如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三、 以新课程实验理念为指导,正确处理四对关系

1.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与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与阅读技能,培养积极的阅读情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但是,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也很难达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因此,课外阅读十分重要。课外阅读的作用有:增加阅读的输入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与知识面,使学生能真正为获取信息或为消遣娱乐而阅读,接触更加生活化真实性的材料,很重要的一点,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尝试运用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策略。

课外阅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开展:1)同步阅读材料。这种材料一般与课文的话题有关,可以加深对话题的理解。2)报纸、杂志。这类材料贴近生活,且较时新,学生一般较为兴趣。3)英文名著。根据学生程度选择经过改写或简写的名著。可以每学期要求学生阅读一两本的名著,然后写阅读报告。

目前,教师对课堂教学较为关注,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相对不够。要使课外阅读真正有效果,教师要重视过程的管理。可以通过检测、阅读简报、阅读报告等方式来监控课外阅读。

2.技能训练与情感态度的关系

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去获取信息,学习文化,同时培养和发展阅读技能和策略,为继续学习或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语言学家普遍认为,阅读需要一定的技能。DAVIS提出阅读的四种技能:识别词义、推理、识别作者的技巧、写作意图和风格以及寻找有关答案。刘道义提出了七种阅读技能是:1)掌握基本事实的技能;2)获取中心思想的技能;3)进行推测判断的技能;4)了解时空顺序的技能;5)读懂图示图表的技能;6)了解作者语气心绪的技能;7)评价文章的技能(转引自黄远振,2003)。

阅读技能无疑是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从新课程角度来说,目前的阅读教学基本上还停留在知识与技能层面。长期以来,新课程另外两个课程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与过分重视终结性评价、评价方式单一有密切关系。在新课程实验的形势下,教师要转变观念,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更要关注学生过程与方法,开展形成性评价,并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关系

教学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渠道,高中英语课程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监控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开展教学评价呢?目前,大部分教师还是过于重视终结性评价,而对形成性评价关注不够。笔者认为,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形成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阅读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指教师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价目标达成情况,定期评价学生的进步,给学生提供反馈意见。就阅读来说,教师可以评价学生阅读技能的掌握及运用情况,阅读策略的优劣,并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反思,以便做相应的调整。自我评价本身就是一项技能,它帮助学生学会反思。首先要建立一套自评的方法并掌握自评的技巧。如学生可以对自己的阅读能力做如下的评价:我的阅读量是否达到要求?我是否喜欢阅读?我的阅读速度是否比以前有所提高?我是否懂得运用所学的阅读技巧?

阅读笔记、阅读报告、阅读日记。教师应指导学生做阅读笔记,写阅读报告或阅读日记。这种做法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使阅读活动更加深入。教师可以通过定期批阅、交流、成果展示等方式来保证这项活动的开展。

单元评价、阶段评价、学期评价。定期的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进步情况、目标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此外,观察、座谈、建立学习档案等也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方法。

4.教材与课程资源的关系

教材(主要是教科书)直到现在仍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从课程资源以及时展的要求来看,教材不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而且其作用呈相对下降的趋势。因此在认识上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局限,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与功能;此外,目前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是依靠少数专家特别是学科专家。他们开发的课程在内在的学术性品质上可能是好的,但就课程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方面来说,他们也是无能为力的。因此,要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和教师乃至学生和学生家长等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体地位。英语教科书是学生阅读的重要来源,但是,要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远远不够,还要拓宽阅读的渠道。就英语科来说,阅读资源还是较为丰富的,英语原著、中学生阅读教材(如《书虫系列》、牛津分级读物、剑桥分级读物等)报刊、杂志、互联网等都可以提供广泛的资源。

上一篇: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下一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问题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