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观的内涵及要素

时间:2022-10-06 03:21:06

贫困观的内涵及要素

摘 要: 自1600年的《济贫法》颁布以来,尽管人类创造的财富已增长成千上万倍,也一直与贫困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但贫困对人类社会的困扰却不降反升。究其原因,作者认为,人类社会在反贫困过程中所形成的贫困观的褊狭,是贫困对现代社会的困扰不降反升的重要原因。因此,梳理并重新审视已有的贫困观,确立科学的贫困观并据此开展反贫困工作,是降低贫困对现代社会的困扰的一个新的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它影响、制约人们行动的倾向性与方式。人们如何看待贫困,既直接制约着其对待穷人的态度与情感,又左右着其对待穷人的行为方式,还影响着社会反贫困的思路与策略。

一、贫困观的涵义

所谓贫困观,就是贫困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它是人们如何看待、对待贫困主体的内在依据。一般而言,贫困观既包含对“什么是贫困”、“如何认定贫困”、“何以贫困”的感性或理性的认识,又包括人们对贫困主体(穷人)的情感与态度,并通过人们对待贫困、对待贫困主体的行为方式得以体现。简言之,贫困观是指人们心中的解释、分析贫困现象的观念系统。

从贫困观的心理结构看,贫困观是对贫困的认识、情感、行为的统一体。认识并强调贫困观是认识、情感、行为的统一体,能让贫困研究者和反贫困工作者在面对贫困人员具有真切的人文关怀,这对开展贫困研究和反贫困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工作中接触过不少贫困研究人员和援助贫困人员的工作者,其中有不少人对贫困的认识可谓颇有见地,然而他们对待贫困人员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却明显地表现出对贫困人员的不屑甚至是歧视。在日常生活和反贫困中,人们和反贫困工作者对待贫困人员时认识与情感、行为的相互剥离,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普通大众尤其是贫困研究者和反贫困工作者面对贫困人员时认识与情感、行为之相互剥离,正是贫困对现代社会的困扰不降反升的一个“被遗忘”的重要原因。

二、贫困观的内容要素

贫困观作为解释、分析贫困现象的观念系统,理所当然地要回答“什么是贫困”、“如何认定贫困”、“何以贫困”、“贫困意味着什么”这些基本问题。也就是说,贫困观的内容要素主要包含贫困的界定、认定尺度、成因、文化意义四方面。

1.贫困的界定

在汉语中,“贫”的本义是“缺少财物”,《说文解字》的解释为“贫,财分少也”,《庄子·让王》认为“无财谓之贫”。“困”是会意字,指生长于房的四壁里边的树木,本义为“废弃的房屋”,后来引申出“贫”、“穷”的含义。可见,贫困的最初含义仅指“财物的匮乏”。在日常生活中,普通大众正是在“财物的匮乏”这一意义上理解与使用“贫困”一词的。概言之,在日常话语中,贫困的含义是简洁、明晰的,并不存在明显的歧义。

与日常话语不同,学术界对贫困的理解却存在明显的分歧,迄今仍未见一个广为认可的贫困界定。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贫困是一个非常难以捉摸的概念。”英国学者奥本海默认为:“贫困本是一个模糊概念,它不具备确实性。它随时间和空间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而变化。”有些学者甚至不能对贫困予以科学的界定,陷入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纵观学术界对贫困的界定显见,研究者对贫困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的过程。学术界对贫困的最初认识,与日常话语中的贫困非常接近,经常与“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之类的词语相联系,出现最多的诠释性字眼包括“匮乏”、“缺乏”、“困难”、“落后”等。可见,在早期贫困研究者眼中,贫困就是指“物质匮乏的生存状态”。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对贫困的认识逐步拓展、深入,贫困所指的匮乏、欠缺状态已由物质、经济层面延伸扩展到能力、精神层面,甚至包括人的权利层面。

受时代背景、研究趣向、学术背景不同的影响,不同的研究者所给出的贫困定义可谓五花八门、歧义纷呈。然而,进一步分析他们给出的贫困定义,不难发现,貌似歧义纷呈的贫困界定,其实仍包含着“贫困是直接表现为物质匮乏的生存状态”这一共同的内核。多数研究者在界定贫困时,通常把贫困标准(认定尺度)、贫困成因一并写入贫困的涵义中。由此,研究者给出的贫困界定实质上就是他的贫困观。由于贫困的认定尺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动,贫困的成因复杂多样,研究者的贫困观出现分歧在所难免。事实上,研究者所持有的贫困观的差异,并不等于他们对于“什么是贫困”具有不同的解读。

究竟“什么是贫困”,或者说,我们当如何界定贫困。根据贫困的本义和潜藏于既有贫困界定的共同内核,笔者以为,贫困是人们藉由社会比较而对某一个体或人群的生存状态的社会评价,它直接表现为物质财富的匮乏。

2.贫困的认定尺度

贫困的认定尺度即认定贫困的标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贫困线”。贫困的认定尺度是贫困研究的逻辑起点,一直处于贫困研究的中心。所谓贫困线,就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和社会发展水平下,人们维持基本的生存所必需消费的物品的价值量。通常,贫困线也是一个国家的社会救济标准。对于“什么是贫困线”,虽然不同研究者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

在贫困理论研究和反贫困实践中,贫困线通常又有绝对贫困线和发展贫困线的区分。国内学者唐钧曾提出“生存线、温饱线和脱贫线”的划定方法;童星和林闽钢曾提出“特困线(活命线)、温饱线(贫穷线)、发展线(脱贫线)”的类似划分。所谓绝对贫困线,一般是指人们最基本生存所必需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价值量。绝对贫困线是根据人们维持生存所必需的食物量来确定的。目前,学术界广为适用的“人均每天1美元生活费”的国际贫困线标准,就是世界银行以1985年的1美元为基准,根据人们维持生存所必需的食物量来确定的。我国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起,也按照国际规范设定了农村贫困线,把它作为识别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和农村贫困发生率的标准。其设定方法为:首先,确定一种营养标准,国家统计局将营养标准确定为每人每天2100大卡;然后,根据20%的最低收入人群的消费结构来测定出满足这一营养标准所需要的各种食物量,再按照食物的价格计算出相应的货币价值;最后,参照整个社会的恩格尔系数或低收入人群的恩格尔系数来确定贫困线。发展贫困线是在绝对贫困线的基础上,增加了用于教育和医疗的基本支出。

至于贫困线确定的具体方法,可谓五花八门、异彩纷呈。其中,被学术界广为认可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反贫实践中进行了广泛应用的方法主要有:Rowntree首创的市场菜篮法、Orshansky提出的恩格尔系数法、国际经济合作组织提出的国际贫困标准法、Townsend提出的生活形态法等。

3.贫困的成因

贫困的形成是人、自然环境、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人自身的能力差异、自然环境的优劣、社会制度的变更、价值观念的嬗变,都可能导致某一类人或某一地域的人陷入贫困。譬如,我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设计,是导致城乡差异和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这已是学界的共识。在众多的导致贫困的因素中,笔者以为,在政府权力不断扩张的现代社会,政府的制度设计是导致贫困(不包含国家贫困)的根本性原因。无论是个体贫困还是区域贫困,都可以追寻到制度设计的不尽合理这一根源。就我国社会而言,早些年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的制度设计,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但带来了区域发展不均衡和区域贫困。

4.贫困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意义

贫困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意义,是指基于社会中的主流价值观对贫困人员(穷人)的价值评判,通俗地说,就是指贫困在人们心中意味着什么。贫困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意义,一直是贫困研究的“盲区”,迄今未见专门的探讨。笔者认为,在普通大众的相互贫困观中,贫困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意义直接制约着人们对待贫困人员的态度、行为方式,以及贫困人员与非贫困人员的社会互动方式,它直接影响贫困人员对区域性的社区资源的获取,是揭示贫困影响贫困人员成长与发展的关键。从既有的贫困研究看,研究者对贫困成因的系统、深入的理性思考与分析,着力回答的是“何以陷入贫困”这一问题,对“穷人为何难以摆脱贫困”却没有予以正面的回应,因而,难以有效地诠释贫困是如何影响、制约贫困人员的成长与发展的。

在中国社会,财富一直是衡量人的价值、社会地位的重要依据。在市场经济深入人心的当下,财富甚至是权衡人的价值和社会地位的核心指标。当财富成为度量人的价值和社会地位最重要的指标时,直接表现为财物匮乏的贫困,自然而然地被赋予消极的社会文化意义。自古以来,“家财万贯”一直被视为人生价值实现和成功的标志,而贫困、贫穷却常常被作为人生失败的代名词。无论是在社会生活中广为流传的俗语中,还是在当下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大众传媒中,贫困通常都被赋予消极的社会文化意义。传媒中的穷人经常以消极的刻板印象出现,“面黄肌瘦、衣履不整、言语粗俗、行为乖张”是大众传媒中典型的穷人形象。

贫困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下被赋予消极的评价意义,其直接结果是贫困人员与现实的社区生活圈的疏离,难以获取身边的社区资源。“笑贫不笑娼”的价值取向、“门当户对”的婚嫁要求让多数人对穷人“敬而远之”,“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更是对穷人被疏离的辛酸处境的血泪写照。

参考文献:

[1]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7.

[2]奥本海默.贫困真相,伦敦:儿童贫困关注小组,1993,83.

[3]唐钧.确定中国城镇贫困线方法的探讨.社会学研究,1997,2:60-71.

[4]童星,林闽钢.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3,3:86-98.

[5]Alcock,P.Understanding Poverty.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93.P104-106.

[6][7]莫泰基.香港贫穷与社会保障.香港:中华书局,1993,24-30.

[8]Townsend,P.The International Analysis of Poverty.New York:Harvester Wheat sheaf,1993:99-132.

上一篇:例谈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的导入 下一篇:将能力培养渗透在“问题解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