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生产技术标准

时间:2022-10-06 03:01:45

冬小麦生产技术标准

中图分类号:S512.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目标产量:亩产550公斤。

二、适宜范围:黄、湟灌区水浇地。

三、播前准备工作

1、整地与施肥

(1)整地:整地要做到“平、松、净、墒”。平就是地面平整,既有利于机械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又有利于灌水均匀;松,就是耕作层要疏松,上松下实,不板结;净,就是地干净,没有大的作物根茬,废旧农膜石块等;墒,就是保墒良好,墒情一致。要达到这四个字,前茬收获后及时深翻整地,深度20—25cm,做到收一块耕一块,深耕细作,早施农家肥。

(2)土壤处理:结合深翻,每亩用5%甲拌磷颗粒剂1.5公斤做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或用50%辛硫磷乳油200—300ml拌细砂15公斤。

(3)施肥原则及施肥量:施足基肥,施用种肥,合理追肥,氮磷化肥搭配施用的原则。亩施纯氮16公斤,纯磷12公斤,折合尿素25公斤、二铵26公斤,N:P为1:O.75。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亩施农家肥3—4方,尿素12.5公斤、二铵16公斤做基肥,种肥尿素2.5公斤,二铵10公斤,10公斤尿素做追肥。农家肥做基肥增产效果明显好于做追肥,目前我县大部分农户因家灰尚未出圈,怕麻烦而不施农家肥,这是不可取的,一定要施用农家肥,坚决杜绝“白杠”。

(4)种子处理:在精选种子,晒种等常规处理的基础上,每50公斤种子用3%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g(或5%三唑酮乳油60ml)兑水1.5公斤进行拌种处理,防治冬小麦腥黑穗病。种子要用辛硫磷拌种,每百斤种子用药1OOml(即2两)兑水2斤进行拌种,防治地下害虫。

2、选用良种与播种

⑴、选用京农411为主栽品种,积极引进、筛选搭配品种。

⑵、播量:麦田的水、肥条件,产量水平、品种特性是确定播种量的依据。“瘦地宜稀、肥地宜密,高产田又宜稀”,“早播宜稀、晚播宜密”,由于我县种植冬小麦在越冬时苗的损失较多,因此要求亩保苗35—42万株,播量24—26公斤。

⑶、适时播种。

冬小麦在平均气温16--18 ℃为播种适时。要求有冬前蘖2—3个,盘好墩,扎好根,苗期要有40天左右生长期,播种要适时。过早、温度高,出苗以后麦苗易受各种病害如叶锈病、黄矮病、红矮病等的侵害,地下害虫比较活路,缺苗断垄比较严重。另外,由于温度高,植株生长迅速,有机养料消耗大,积累少,生长过旺,细胞间隙大,易受冻害。在适时播种地块7天左右出苗,播种过晚,由于低温出苗晚易导致出苗率低,出苗不齐和弱苗,低温不利于分蘖,分蘖少造成根系不发达,(次根生长不好)越冬易受冻害,且穗分化时间缩短,易形成小穗。冬前蘖成穗率高,返青后蘖成穗率低,甚至不成穗,适宜播种应在9月20日—10月2日播种。秋分后每推迟一天,增加1公斤播量。

⑷、精细播种。提高播种质量要采用分层施肥条播机进行条播,种植要集中连片,条播是提高播种质量,达到苗齐、苗匀的关键,集中连片有利于管理,播种深度,一般要求在3cm左右。

3、田间管理

3.1、冬前及冬季麦田管理: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壮苗,保全苗和苗的安全越冬。管理措施:

(1)出苗后及时查苗,如有缺苗断垄时及时补种,并做好中耕松土、灭草,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

(2) 苗期用5%氯氰菊酯25ml兑水或用40%氧化乐果80%敌敌畏乳油各50ml,兑水20公斤进行田间喷雾,田埂和路边都要用药防治传毒媒介昆虫(蚜虫、灰飞虱)防黄矮病、丛矮病。

(3) 保全苗关键是适时浇好越冬水,一般在地表水夜冻日消时浇完,即在10月20日—11月5日。

(4) 越冬后期地表有裂缝时要填缝防冻。

(5)严防牲畜啃青,特别是羊、猪、骡、马、驴。由于我县地区处内陆,10月份后雨量稀少、地表干燥、干土层较厚,牲畜啃青对苗破坏严重。

3.2、春季管理:管理主要任务是促进早返青、早生长培育壮苗,促蘖增穗,提高成穗率,促大穗、长壮杆,在措施上土表解冻及时松土耙地,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生长,要追施返青肥,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并及时浇好返青水。做到先浇渗水好的地,后浇粘土地,先浇壮苗地,后浇弱苗地,浇水时间黄河灌区3月中旬,湟水灌区3月下旬。传毒昆虫防治:返青后和苗期一样防治1—2次 。

3.3、麦田后期管理:管理后期任务保根、保叶、防早衰,注意肥水管理,浇水3—4次。麦黄水不宜在高温或大风前浇,以防烂根和倒伏。

3.4、注意麦茎蜂、锈病、蚜虫的发生情况,做到及时防治。

3.5、适时收获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谈中职学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西瓜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