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生长阶段与气象服务要点

时间:2022-10-24 10:35:20

冬小麦生长阶段与气象服务要点

摘要小麦是新疆的主要粮食作物,北疆沿天山一带的石河子垦区,是冬、春小麦兼种区,安集海至石河子市沿线一带冬季积雪形成早且稳定,适合种植冬小麦,冬小麦的种植,不但提高了小麦的单产,而且又改善了面粉的品质。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长期以来一直开展气象和农业气象观测,并为安集海片区各农牧团场的农业生产提供气象服务。根据多年观测冬小麦的发育期特点来分析农业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总结冬小麦主要发育期的气象服务要点,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供更好的气象服务。

关键词冬小麦;发育期;气象服务

1冬小麦的产量因素构成

小麦的理论产量(g/m2)=(穗粒数×千粒重×平方米有效茎)/1000,从小麦单产的构成因素可以看出小麦的亩产与穗粒数、千粒重和亩有效茎数有关。一般把冬小麦的生长阶段分为三个阶段:苗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苗期阶段决定亩有效茎数,中期阶段决定穗粒数,后期阶段决定千粒重。所以做好每个阶段的气象服务对冬小麦的高产有着重要意义。

2冬小麦的生长阶段及其气象服务要点

2.1苗期阶段

苗期阶段包括播种、出苗、三叶、分蘖、越冬和返青,这一阶段决定冬小麦的亩有效茎数。重点要做好冬小麦播种和越冬期间的气象服务。2.1.1冬小麦播种期气象服务要点石河子垦区的冬小麦播种期一般从9月中旬开始至10月上旬初结束,做好冬小麦播种期间的气象服务必须考虑冬小麦从播种至越冬前⩾0℃积温,一般冬小麦从播种至越冬前⩾0℃积温需400~450℃才能形成1~2个大蘖,达到壮苗标准,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也确保麦田亩基本苗数。这一阶段服务的重点是向麦农提供9月中旬至入冬前的秋季气候预测,最重要的是这阶段的积温预测和入冬期预测。农户根据积温预测和入冬期预测确定播种期和下种量。亩下种量决定了亩基本苗数,播种早的下种量小些,播种晚,下种量相应增大,通常石河子垦区的小麦播亩种量为20~30kg。播种太早了,冬前小麦生长过旺,不利于小麦安全越冬,播种晚了,冬前小麦还未分蘖,或分蘖少,苗情弱也不利于安全越冬。这两种情况都影响小麦的亩有效茎数。同一地区同一冬前积温,各年出现的时间也不同,但偏差不大。可根据气象资料求出其多年平均出现的时间。一般年可按其掌握单株成穗数。如天气预报入冬期晚,冬前气温特别偏高时,可推迟播种2~4天;如果入冬期偏早,预计冬小麦播种后越冬前不能达到分蘖期,应加大播种量5~8kg/667m2。2.1.2冬小麦越冬期气象服务要点当小麦植株基本停止生长,分蘖不再增加或增长缓慢(以第一次5日平均气温降到0℃的最后一天为准)即进入越冬开始期。有些地区冬季气温经常在0℃左右波动,遇此情况应根据植株高度变化情况而定。当日最低气温低于-10℃时,如果还没有形成稳定积雪,冬小麦容易遭受越冬期冻害。越冬冻害一般以冻死部分叶片为主要特征,对生产危害较小。如果进入越冬期小麦分蘖节处土壤最低温度降至-15℃以下时,麦苗开始死亡,低于-17℃以下时大量死亡,受害程度随低温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加重。不同品种的冻害温度指标不同,同一品种在不同时期播种,冬麦的抗寒力也是不同的。只有适石河子冬小麦生长阶段与气象服务要点分析(石河子气象局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石河子市,832000)李宝林摘要小麦是新疆的主要粮食作物,北疆沿天山一带的石河子垦区,是冬、春小麦兼种区,安集海至石河子市沿线一带冬季积雪形成早且稳定,适合种植冬小麦,冬小麦的种植,不但提高了小麦的单产,而且又改善了面粉的品质。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长期以来一直开展气象和农业气象观测,并为安集海片区各农牧团场的农业生产提供气象服务。根据多年观测冬小麦的发育期特点来分析农业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总结冬小麦主要发育期的气象服务要点,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供更好的气象服务。关键词冬小麦;发育期;气象服务期播种的冬麦抗寒力最强,过早、过晚播种都会降低冬麦抗寒力。所以冬小麦入冬后的气象服务要点是随时监测冬麦区分蘖节处土壤气温和麦田积雪状况,预测有冻害时及时告知生产单位,采取可行措施预防冻害。冬麦区冬季应禁止牛羊等牲畜进入麦地,保护麦地积雪,防止麦田发生冻害。除了适时播种,还可选用抗寒品种、用磷肥作种肥及适时冬灌等农业措施来提高冬麦抗寒力,减轻或避免冻害危害,确保冬小麦的稳产、高产。

2.2冬小麦中期气象服务要点

冬小麦生长的中期阶段包括起身、拔节、孕穗和抽穗期,这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既有根、茎、叶的生长,又有麦穗分化发育。冬小麦麦苗由匍匐转向直立即视为起身期,此时穗分化进入二棱期。二棱期是小穗发育初始时期,决定小穗原基的多少;当小麦茎基部节间伸长,露出地面约1.5~2.0cm时为拔节,此时穗分化进入小花分化期。小麦穗的发育经历二棱期、小穗发育期、小花发育期、小花成熟期等关键时期。其中,二棱期是小穗发育初始时期,决定小穗原基的多少;小穗发育期是小花原基形成的时期,决定小花数目的多少;小花发育期则决定小花原基能否成功发育成小花,而小花成熟期是雌雄蕊发育期,决定小花的育性。小麦的每个小穗能产生多到8个以上的小花原基;但最后只有3~4个能够发育生成籽粒。中期阶段决定了小麦每穗粒数,因此,小麦穗发育的早期状态直接影响小麦的最终产量。因小麦中期阶段决定了小麦每穗粒数,也是小麦产量因素的重要组成因子,此阶段一般从3月下旬开始至5月中旬结束,这阶段是小麦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要满足小麦旺盛生长对水肥的需求,同时也要做好化学调控工作,预防小麦倒伏。一般于小麦返青至拔节期喷施助壮素、多效唑,能有效防止节间的过分伸长,预防后期倒伏现象的发生。气象服务要点主要是预防大风危害,提前大风预警信号,大风来临前24小时提醒麦农停止灌溉,刚灌溉过的麦田遇大风易倒伏,小麦大面积倒伏会造成严重减产。

2.3冬小麦后期气象服务要点

冬小麦生长的后期阶段包括开花、乳熟和成熟,此阶段一般处于5月下旬至7月,主要决定小麦的千粒重,也是最终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此时容易出现两种灾害,一个是干热风,一个是强对流天气形成的大风、强降水引起的小麦倒伏。干热风是造成大量蒸散的综合气象灾害,表现为高温、低湿和伴有一定的风力,干热风可分为高温低湿型和旱风型,这两种类型又各分为弱、中、强三个等级,详细分级见表1。干热风破坏作物的水分平衡和光合作用的进行。主要在小麦乳熟期造成危害。遇到高温天气,要及早预报,早灌溉,改善麦田小气候,增加湿度,降低干热风的影响。“麦倒一把糠”倒伏对即将成熟的冬小麦产量影响极大,预防倒伏首先在拔节期要根据麦子的长势,进行化控,控制小麦的生长高度。其次在强对流天气来之前,根据天气预报减少灌溉量或停止灌溉,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结束语

气象和农业的有机结合,可以起到趋利避害,保证农业增产增收。麦农只是根据传统的经验来进行管理,难免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纰漏,影响小麦产量。而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承担着由中国气象局下达的小麦发育期观测任务,气象站可以根据小麦的发育期和气象预报,制作较为详细的小麦生长各个阶段的气象服务产品,服务于农业生产,为农作物的高产、稳产提供气象保障。

参考文献

[1]乌拉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冬麦越冬死亡原因及防御措施的研究,新疆农业科学,1978年第3期,第三期:8-9.

[2]乌拉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郭兴章,田雨勤,刘俊美.干热风危害小麦的原因及指标试验,《中国农业气象》1981,2(2):53

作者:李宝林 单位:石河子气象局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

上一篇:自动气象站故障维修及维护 下一篇:不同气象灾害决策气象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