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处理措施

时间:2022-10-06 01:08:26

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处理措施

摘要:本文根据多年的机电设备安装实践经验,从电动机调试启动前、运行过程、故障原因诸多细节检查入手,详细介绍了大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经常出现或者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以典型回路为例,具体分析阐述了电动机启动失效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并就电动机运行过程中的监视及维护进行扼要说明。

关键词:电动机;安装调试;故障;控制保护

1.概述

在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完成之后,通常需要电动机及其所带的机械作单机启动调试。目的是考验设备设计、制造和安装测试的质量,验证设备连续工作的可能性,对设备工程的质量做出评价。为了便于事后分析,电动机启动之前,我们就应该做好事前准备工作,并对检查的结果加以分析。

2.电动机启动前的检查与试运行检查

2.1启动前的检查

A.新安装的或停用三个月以上的电动机,测试前应拆除电动机出线端的所有外部接线。

B.检查二次回路接线是否正确,确认各个环节动作无误,包括信号灯显示是否正确。

C.检查电动机内部有无杂物,但不能碰坏绕组。

D.检查电动机铭牌所示电压,频率域所接电源电压,频率是否相符,电源电压是否稳定,设备的接线是否正确。

E.检查保护电器整定值是否合适,电刷与换向器或滑环接触是否良好。

F.检查启动设备是否完好,接线是否正确,规格是否符合电动机要求。

G.检查传动装置是否符合要求。

H.检查电动机的通风系统,冷却系统和系统是否正常。

2.2电动机试运行过程中检查

启动时在场人员不应站在电动机设备的两侧,以免旋转物切向飞出造成伤害事故;接通电源之前就应做好切断电源的准备,以防万一接通电源后电动机出现不正常的情况时能立即切断电源;电动机功率较大是要随时注意电动机的温升情况,遵守操作规程。

2.3试运行时检查

检查电动机转动是否灵活或有杂音;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电流不能超过额定电流;电动机运行时的声音是否正常,有无冒烟和焦味。

3.电动机发生故障的原因分析

电动机发生故障的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类:

故障外因: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启动和控制设备出现缺陷;电动机过载;周围环境温度过高。

故障内因:机械部分损坏,所传动的机械发生故障,引起电动机过电流发热,甚至造成电动机卡住不放,使电动机温度急剧上升,绕组烧毁;旋转部分不平衡或连轴器中心线不一致,绕组损坏;铁芯损坏和集流装置损坏。

4.电动机起动失败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4.1电动机的控制欲保护

电动机一起动立即跳闸,即瞬时跳闸:断路器瞬时跳闸,会使人怀疑是否发生了短路故障,一般而言,设备安装完毕,在有关的开关柜内先将导电物等清除干净,在作绝缘耐压试验,各部位都符合要求后方可带电试车。所以短路故障可能较少,而且凡发生短路故障均有迹象可查,或有火花,或有焦烟味,同时兼有异常声音。最迷惑不解的是一切都好,断路器仍然发生瞬时跳闸,此时应确认断路器选择的脱扣电流值是否合理。

4.2降压起动失败跳闸

降压起动失败跳闸有两种情况,两种情况成因是不同的

A.在未切至全电压时即跳闸这种情况往往是电动机端电压不足造成的,此时从监测到电压情况便可判断。造成端电压过低的原因是:一方面可能是变电所至配电室供电线过长,另一方面可能是降压电抗值偏大,致使电动机端电压过低,启动转矩不足以克服负荷转矩,电动机如堵转一般,电流始终不衰减,热保护到时动作跳闸,启动失败。

B.如果使供电线路过长可设法用电容补偿方法,提高配电室母线电压,当然电容器是可调节的,以免电动机停机时母线电压过高。

C.如果电抗过大,则设法减小电抗值,使得母线电压与电动机端电压均有妥当的数值,各方面工作正常。

4.3短延时跳闸

电动机启动过程中,跳闸时间不足1s的跳闸。这种情况在新线路上一般不易发生,在老线路上此类故障比较多,一般而言通过绝缘检查时容易发现的

3.电动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障分为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机械故障一般比较容易发现。

排除方法:

A.听电动机在运行时发出的声音是否正常

B.检查电动机的温度有无异常变化

C.保持电动机的清洁。

D.要定期测量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及时进行干燥处理。

E.保持电动机在额定电流下工作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机及控制设备的技术性能也日益完善。在工作中如何正确的使用和掌握其性能,找出故障原因并加以分析,及时采取对策,以保证电动机和传动设备的正常运行。

上一篇: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环保教育 下一篇:不同坐姿对腰椎压力的生物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