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坐苗的症状诊断及对策

时间:2022-10-06 11:58:10

水稻坐苗的症状诊断及对策

【摘要】研究分析水稻坐苗的症状、诊断、补救方法。提出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合理布局;培育适龄带蘖壮秧,提高秧苗素质,确保移栽质量;合理耕整,改善土壤通透性;科学配方施肥,改进施肥技术等预防为主的综合措施为对策。

【关键词】水稻;水稻坐苗;症状诊断;对策

水稻坐苗,又叫发僵、坐蔸、迟发等,是指水稻移栽后返青至分蘖期间发生的一种非侵染性的障碍性生理病症。这种病症在水稻栽培中经常发生,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的提高。它表现出秧苗移栽后不能正常返青、分蘖,迟迟不长,生长发育受阻,生育进程推迟,植株矮小瘦弱,出叶缓慢,不分蘖,稻丛簇束,叶片色泽暗绿或布满红褐色斑点,叶尖干枯,叶脚发黄,新根少而细、无根毛,根黄色或黑色软绵无弹性。重者则植株矮缩,甚至造成死亡。因此,正确诊断坐苗成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坐苗早日转化,是提高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作者对城厢镇(表1)近三年发生的水稻坐苗进行全面的调查、诊断、分析、研究,以及在生产指导中的应对措施,并提出综合防治坐苗的对策。

表1中的数据是在现场调查、分析、诊断,并抽取土样进行土壤测定而确定的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镇水稻坐苗是以中毒型为主,占总坐苗数的37.8%;其次是冷害型、泡土淤苗型,二类分别占总坐苗数的23.2%、27.9%;最少的是缺素型、弱苗药残病虫害型,分别占总坐苗数的4.0%、7.1%。从坐苗的分布情况来看,合理施肥、科学用药水平较高,而耕作、管理技术欠缺。

1 水稻各类坐苗诊断及补救方法

1.1 中毒型坐苗

1.1.1 诊断识别

稻丛簇立,老叶枯黄,全田呈现出旱黄色,地下部新根很少,而且根细弱,老根深褐色,并且出现黑根,土壤松浮,下田时会吱吱响声,并且冒出气泡。土壤测定Eh值≤100mv,亚铁浓度≥50mg/kg,硫化氢≥1 mg/kg ~2mg/kg,此类型伴随着缺素坐苗。

1.1.2 补救方法

施用200 kg/hm?~250 kg/hm?石灰或草木灰300 kg/hm?来中和毒质,并深水泡田1天,再以流水洗毒、排毒,后适当排水晒田,补追施磷钾肥。

1.2 缺素型坐苗

1.2.1 缺磷坐苗

(1)诊断识别

一般发生在分蘖初期。表现返青以后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分蘖迟迟不能发生,叶片变短,即叶片与叶鞘比例失调,叶片直立,呈现灰绿色或暗绿色,远看有一种兰的颜色,严重时叶片发紫,根系细弱,白根少,大多是黄根。土壤中磷含量≤1%,有效磷含量≤5mg/kg。

(2)补救方法

实行半旱式管理,排除冷害、中毒障碍,补施200 kg/hm?~250 kg/hm?过磷酸钙。

1.2.2 缺钾坐苗

(1)诊断识别

一般从返青开始至插秧后30天左右达到发病高峰。表现为生长停替,植株矮小,分蘖少,叶片从下而上,从叶尖到基部,逐渐变黄同时发生大小不等的赤褐色斑点,逐渐扩大连成条斑,只有少数新叶呈绿色,心叶一般无病,整田远看如火烧状,地下根会变黑变臭、腐烂,病株很容易拔起。土壤缺钾或中毒、冷害引起生理性缺钾。

(2)补救方法

实行半旱式管理,排除冷害、中毒障碍,补施75 kg/hm?~100 kg/hm?氯化钾。

1.2.3 缺硫坐苗

(1)诊断识别

表现叶色淡黄,叶脉黄白色,叶尖枯角,分蘖很少,似缺氮,一般在白磰泥田、烂泥田、黄泥田中发生。

(2)补救方法:实行半旱式管理,排除冷害、中毒障碍,施用硫酸铜7.5 kg/hm?。

1.2.4 缺锌坐苗

(1)诊断识别:插秧后20天左右达到高峰,首先从基部老叶的叶尖发生干枯,后叶片局部出现斑点,心叶卷曲发白,分蘖少,根细弱,似缺钾,一般在盐碱地发生。

(2)补救方法

立即撒施锌肥20 kg/hm?~25 kg/hm?拌细土或沙施用,不能排水露田,应保水灌溉。

1.3 冷害型坐苗

1.3.1 诊断识别

出叶、分蘖很迟缓,根系发育不良,脚叶发黄,叶尖干枯,生长停替,有“节节白”或“节节黄”现象,出现在过早低温移栽或移栽后持续低温的冷浸田中。

1.3.2 补救方法

采用日排夜灌法(提高土温),可撒施草木灰450 kg/hm?~750kg/hm?,或根外喷放磷酸二氢钾3.75 kg/hm。

1.4 弱苗、药残、病虫害型坐苗

1.4.1 诊断识别

稻苗矮小生长差,出现胡麻斑状,或叶稻瘟、稻蓟马、稻叶蝉在秧田期未能及时用药,稻苗移栽大田后因病虫危害重而发生坐苗。

1.4.2 补救方法:

撒施草木灰450 kg/hm?~750 kg/hm?,或根外喷放磷酸二氢钾3.75 kg/hm?加 “920”15g /hm?配水900 kg/hm?连续叶面喷施2次~3次。如有虫害,则第一次加10%吡虫啉1.2 kg/hm?。

1.5 泡土淤苗型

1.5.1 诊断识别

表现插秧后转青慢,分蘖迟,严重时叶片变黄,地下产生地中茎。烂泥田较为严重,同时与中毒型并发。

1.5.2 补救方法

提早追施磷钾肥,并拔兜耘田。

2 水稻坐苗的综合预防

2.1 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合理布局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农事安排、科学的作物布局,因地制宜适当增选中、迟熟品种。

2.2 培育适龄带蘖壮秧,提高秧苗素质,确保移栽质量

采用塑盘育秧、湿润育秧,在秧田进行稀播、匀播培育壮秧的基础上,采用适氮高磷钾的秧田施肥法,适时施用送嫁肥,并在移栽前1天用10%吡虫啉1.2 kg/hm?配水900 kg/hm?喷施秧田。移栽时早稻选择南风晴天,晚稻选择阴天、雨天,三带浅插(带土、带肥、带药),并且用过磷酸钙、骨粉或氧化锌溶液进行沾秧根。早季如遇连续低温,晚季连续高温,宁可推迟扦插,也不急于早插。

2.3 合理耕整,改善土壤通透性

对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田应依据各种情况开截明、暗沟排冷水,进行冬翻晒垡,实行水旱轮作。栽培上采用垄畦栽,灌、排分开,严禁串灌。在整地后,烂泥田、冷浸田、粘土田要停放2天~3天,壤土田1天才施用面肥,再用耙适当把表层耙烂后插秧,对这类田不能现整现插。砂质田应现整现插,预防搁置插不下去,或插下去泥土不能溶合秧蔸而产生浮秧、浮苗。

2.4 科学配方施肥,改进施肥技术

利用测土配合施肥技术,根据不同土壤、品种及水稻的需肥规律,适时、适量全面满足水稻高产要求而配方用肥。烂泥田、冷浸田、盐碱地适当提高磷、钾肥用量。对于施用绿肥应提早于插秧前10天进行翻犁,控制用量30 t/hm?以下,并均匀撒施,酸性土壤另加生石灰375 kg/hm?。晚季稻草还田应提早插秧前15天进行翻犁,并配施石灰、碳酸氢铵各225 kg/hm?,不能提早扦插,预防稻草发酵期产生化学物质促使中毒坐苗。而盐碱地、砂质地应增施腐熟有机肥、绿肥、商品有机肥,对腐熟度不够的有机肥不能施用。此外,要根据土壤条件预测缺什么,对三要素适当增施,对微量元素实行浸种、沾秧根。

参考文献

[1]隋金波.浅谈水稻栽培与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

[2]黄水扬.水稻坐苗的主要类型及其治理[J].土壤,1984(06)

[3]汤洪卫.水稻坐苗的原因和防治[J].闽东农业科技,2008(01)

上一篇:潜江市加强水稻高产创建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下一篇:浅析三河市小麦高产的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