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时间:2022-10-06 11:26:48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探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

6月入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双醋瑞因胶囊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为双醋瑞因胶囊联合中医补肾健骨汤治疗。针对临床治疗有效率、生存质量状况、膝骨性关节炎功能及视觉模拟评分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doi:10.14033/ki.cfmr.2017.9.0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9-0113-0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是由膝关节部位骨质增生或软骨变形导致患者骨关节出现一系列病理表现的疾病[1],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必须加强有效的治疗。本文为探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确定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3、17例,年龄45~75岁,平均(65.0±2.1)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2.1±1.5)年,疾病部位:10例左侧患者,20例右侧患者,10例双侧患者;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5、15例,年龄40~80岁,平均(60.0±2.5)q,病程3个月~5年,平均(2.0±1.3)年,疾病部位:18例左侧患者,15例右侧患者,7例双侧患者。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疾病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两组患者均经膝关节各项检查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所有患者符合WHO规定的有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相关诊断标准[2];(3)获得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同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1)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患者;(2)肝、肾功能不全者;(3)代谢紊乱、药物过敏者;(4)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5)哺乳期及妊娠者。

1.3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临床一般采用双醋瑞因胶囊(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50031)口服治疗,该品规格为每片50 mg,指导患者1 d服用1粒,2次/d,持续治疗1个疗程,1个疗程为6周。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补肾健脾汤治疗,该药方中药组成包括:菟丝子、川穹、桑寄生各12 g,桑枝、龟板胶、独活、地龙、延胡索及鹿角胶各10 g,山药20 g,熟地黄30 g及甘草5 g,若患者体质湿热程度较为严重,可适当添加败酱草、红藤及忍冬藤等几味中药;若患者体内寒湿之气较重,可适当添加薏苡仁、桂枝、川乌及威灵仙等中药;若患者为血瘀气滞患者,则可适当添加莪术、三棱及丹参几味中药成分。利用清水将上述几种中药混合熬制成汤剂后,指导患者服药,一般1次服用200 ml左右,2 d服用1剂,2次/d,嘱患者持续治疗1个疗程,1个疗程为6周。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其判定标准为:显效为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状态且能从事正常活动,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为患者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状态,基本生活可以自理,生活中基本劳动能力有所恢复,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无效为患者膝关节功能未恢复正常状态,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病情加重[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对比。(3)比较两组患者膝骨性关节炎功能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30/4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生存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各项指标得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膝骨性关节炎功能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膝骨性关节炎功能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阵发性持续性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等,严重者会发生膝关节内翻畸形的情况,单侧和双侧都可发病[4]。该病的致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骨密度因素、外伤或慢性劳损等[5],若治疗不及时,将出现关节肿胀、畸形等严重并发症[6-7],加强对患者的治疗尤为重要。双醋瑞因胶囊、补肾健骨汤作为治疗该病的中西医方法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双醋瑞因胶囊具有诱导软骨生成、抗炎止痛延缓疾病进程的作用。补肾健骨汤中的延胡索、地龙和川穹具有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的作用,桑寄生和独活均能祛除人体内湿气、止痛除痹,桑枝具有通利关节及温经通络的功效,同时龟板胶的作用在于促进中药方剂内主要中药成分药效的发挥,鹿角胶具有滋补肝肾、补气益精的功效,且菟丝子也具有补气益精之功效,山药具有显著的益气健脾的作用,补肾健骨汤中的主药为熟地黄,在此方剂中,熟地黄具有补血、滋补肝肾及补气益精的作用,炙甘草可以发挥调和诸药的作用。上述几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发挥明显的补肾健骨的作用。在现代医学领域,补肾健骨汤可对骨膜部位的炎症病灶具有显著的消除作用,通过对异常的胞因子不断调节,有利于使微循环障碍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进而使骨内和关节内的压力有效减低,有利于人体骨关节组织吸收关节积液,从而达到受损伤软骨不断修复,并恢复正常功能的目的[8]。可见双醋瑞因胶囊及补肾健骨汤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本文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进行探究,研究数据显示,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75.0%,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因素方面,观察组各项指标得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膝骨性关节炎功能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86.19±6.20)、(4.27±0.90)分,对照组分别为(73.20±7.70)、(5.40±2.60)分,观察组膝骨性关节炎功能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膝关节功能状况的同时,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应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田晓美,赵紫砚,侯丽,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105-108.

[2]陈巨鹏,施权峰,陈和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14,14(10):56-57.

[3]何龙,陈秀民,葛占洲,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中医临床研究,2015,35(14):54-55.

[4]吴兆军.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研究[EB/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2):37-38.

[5]李国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5):64-66.

[6]黄三明,王乐临,曾颖,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EB/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2):117-118.

[7]郭景泉,罗毅,高宇,等.腓骨截骨结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5):137-138.

[8]李剑,邢振龙,傅品来,等.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结合中医外洗对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及膝关节评分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6,14(8):132-134.

(收稿日期:2016-11-09)

上一篇:面向社会学习者的职业院校MOOC运营实践研究 下一篇: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中医护理和现代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