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时间:2022-10-06 10:52:00

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摘要】为适应日常英语教学的自身发展,满足高职高专毕业生未来深造或就业的需求,近年来,无论英语口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作为新兴的英语口语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出现,为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英语口语教学实践提供了简明适用的新模式,这无疑将对英语课堂口语教学改革的推进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本论文廓清了英语口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涵,通过实证调查方式,探讨如何实施小组学习,总结小组学习的优劣,并就其呈现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英语口语 教与学 教学模式 评估

一、引言

在国家对外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英语科的教学日益凸显其重要性。随着社会各行业对实践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素质教育理念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于是,改进高职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同时,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也是适应学校自身发展和高职高专毕业生未来就业或深造的需要。20 世纪 70 年代,M.Haliday 等语言学家就提出“外语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高职高专英语学习标准也明确指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指出语言技能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活动要围绕这一目的开展,努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及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语言实践能力的常规性体现。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对口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虽有所增强,但教学实践改革的步伐进展缓慢,其现状不容乐观。在传统的大课堂上,更是由于受大班教学方式和课时的限制,课堂上很难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拥有表达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单位,能实现让每个学生在小组里都有机会展示自己、表达自己观点的可能,因此,充分发挥小组活动的作用是弥补当前大班化课堂教学不足的可行措施。为了给学习者提供更多发言讨论的机会,小组学习一般由5-6个学生组成,对提高学员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有相当的功效。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研究背景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起源于70年代的美国,并在 7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是一种以生生互动为主要取向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中的信息互动是一种复合的多边活动,它不是传统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单向型互动或师生间交流的双向型互动,而是师生、生生间的多边互动。教学中旨在通过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一般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并利用合理性人际交往,促进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的社会性全面发展的教学策略体系。因此,互动的小组活动能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更好的机会自由地说出想说的话。另外,小组活动可提供一个“affective climate”的积极环境。Krashen (1995) 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可理解性输入是导致语言习得的关键。传统课堂教学只注重掌握语言规则,忽视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知、实践后归纳与总结规则。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通过提问、对话、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活动,为每个学生增加了更多接触交际目的语的机会,积累了为真正的交际目的而使用英语口语的实践经验。

三、小组合作学习设计

1.小组合作学习目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指出学习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外语素质的重要过程。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情感的社会性已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具有一定的自觉理解与支配学习的能力,本次实验研究的目的,在于论证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确能促进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的假设。本研究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居于主体地位,尽最大可能提高学习的学习成效,促进新课改中各项目标的实现。

2.小组合作学习对象及设计。在实验过程中,笔者选取福建省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12级国际贸易班级、13级国际贸易班级的学生为被试,人数各为30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12级国际贸易班级班为实验班,13级国际贸易班级为常规班。两班学生均已经具备长达9年的英语学习经验,现在由同一位教师任教。

(1)实验时间:2012 年 9-12月,大学第一学期。

(2)实施策略:把实验班分成异质的 10 个小组,并选出一位小组长,担任组织与监督的工作。具体学习活动安排如下:

A.热身活动:每次上新课前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进行说话活动。活动的形式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如讲故事、新闻播报、绕口令、唱英文歌、朗诵等。以小组为序依次派人发言。学生课前可先与小组成员进行简单的“排练”,相互间借此讨论并纠正语音、词汇或语法错误等。尽量让每位同学都有上台说的机会。

B.情景对话:如听完文中对话后进行机械模仿至熟练后,让各小组以所学对话为语境,按指定内容进行对话。然后各小组成员在老师提供的半真实情景中就某个日常交际话题进行交流。角色扮演是最常用的情景教学,实验中假定了采访名人、购物、看病、旅游介绍等各种日常行为,无论是文中剧本的改编还是自创的情景对话,都要求小组成员积极参与,用已学的或现学的英语口语知识进行对话表演。

C.以上活动训练一段时间后,可以尝试就某一主题进行思维密集的想象和讨论。教师是此活动的关键性组织引导者,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把任务分解成层层深入的几个小问题,然后分给各小组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各小组相互再讨论及询问教师。各小组记录本组所有的“点子”、意见与建议,讨论通过后派代表陈述小组的解决方案。此项小组活动能开展的前提是主题是否能吸引所有人参与,吸引每个人思考与讨论。

3.小组合作学习意义分析。通过传统学习和小组学习两种方式的教学模式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小组学习确实有着它的优越性,对于教学来说,它主要有三点好处。第一是可以营造出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Harmer Jeremy(1998)指出,语言学习在某种程度上是情感和心理上的经验,有些学生因为心理上的因素而导致对语言实践认知行为的拒绝或躲避。通过小组学习,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营造出令人轻松的氛围,并促使一些相对胆小的学生也可以参与到英语会话的活动中来。第二,通过学习小组,教师可以更有效的评价组员的表现,也比较容易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更重要的是,小组学习还转变了以往僵化的师生关系,Nico Wiesema(2000) 指出小组学习象征着教师新教学模式的开始。对于学生来说,它同样有三种优势:第一是小组学习可以提高组员的交流能力;第二是可以让每个学生相互交流信息,Nico Wiesema(2000) 指出小组学习可以增加组员的经验和促进大家进步;第三是小组学习可以培养组员的团队精神。

四、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某些问题及提出的一些建议

为了更好的促进小组学习,我们需要注意它本身仍然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首先,一些学生在表述自己观点时,对于某些不知道怎么回答的问题,或懒于思考,或会用母语来替代回答。其次,在班上会出现学生不遵守纪律的情况。Xi Hongmei, Li Rui, Zhang Hui,(2007)的研究也指出当学生在一个组里呆的时间越长,他们就会表现出烦躁性。还有学生实践活动的特点是容易出错,另据Long,& Porter, (1985)研究,如果教师过度的注意学生所犯的错误,这会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并对学生后面的表现产生影响。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学习能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小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的口语学习,对学生的口语习得和教师教学两方面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中生的口语水平,主要体现在提高学生口语的流利性和准确性两方面。调查结果显示了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帮助学生建立强烈的团队动机,而后采用灵活多样的小组学习教学方法来消除他们的焦虑,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大胆、勇敢地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并采用合理适用的评估手段,以实现教好英语和学号英语的双重实践意义。

五、结束语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还应在教学的总体导向、测试导向上有所改进。教师要不断地吸收新教育理念,尝试更新英语口语教学法,积极投入教改的潮流中去。

参考文献:

[1]Harmer Jeremy.1998.How to Teach English[M].England: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2]Krash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Phoenix ELT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95.

[3]Long,M.H.&Porter,D.A.Group work,International Work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TESOL Quarterly,1985:207-209.

[4]Nico.Wiersema.2000.How does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ctually work in a classroom and how to students react to it?[J] Mexico city.

[5]温晋方.外语口语能力的测试[J].广州师院学报.

上一篇:近年高考英语定语从句常见题干设计 下一篇:干扰素治疗60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