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06 09:35:21

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部控制概念来源于西方国家,在20世纪40年代的中期得到广泛的运用。内部控制指的是基于企业的内部牵制条件下,通过工业企业相关管理者于日常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体系,并由审计工作人员进行理论总结,逐步形成与完善。近几年我国工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内部控制工作的内容与范围在不断的丰富与扩大化,除了会计控制体系,还包括风险管理与管理控制等。

一、工业企业中内部控制工作内涵分析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特定的经营发展目标,并保护自身资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会计信息的正确有效性,以确保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针顺利贯彻落实执行,而在企业的内部采取了一系列的自我约束、调整、规划、控制及评价等方法和措施的总称。通过内部控制的定义,可以发现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工业企业中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工业企业中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缺乏控制管理理念

在工业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企业的管理者一般只是关注于企业的生产与经营这两个方面,并且将追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作为首要发展任务。同时,一些工业企业只是局限在企业的短期收益方面,而忽略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严重制约了工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这个企业的生存发展状况。而一部分工业企业的管理者对于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意识淡薄,导致企业全体员工盲从,最终造成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陷入极其混乱的状况中。此外,内部控制管理理念的淡薄,将导致工业企业的内部缺乏切实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也将严重制约工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质量的提升。

2、工业企业中会计信息不流畅与失真现象比较突出

当前有些工业企业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制度,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分布散落,无法得到有效的整合与管理,从而影响信息在工业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同时工业企业的结构大多比较复杂、层级比较繁琐,信息的沟通更加不及一些中小企业迅速。因此,工业企业必须认清市场形势,加强企业信息流通的建设,以有效发挥信息流动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效用。

同时,随着当前工业企业的业务增加与规模壮大,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越来越普遍,而且有愈演越烈的发展趋势。工业企业中普遍存在着成本费用虚列、会计事实掩盖、偷税漏税、财务数据篡改、虚盈实亏等现象,严重阻碍了工业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实施,给国家的财政收入、企业股东与自身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3、工业企业中内部控制体制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许多工业企业对于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且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完善,即便是设置了内部控制管理体制,也没有严格按照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要求来执行。同时,有一部分的工业企业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他们认为内部控制工作体制的构建,仅仅是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工作,导致内部控制管理的参与者大多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相关人员。

4、工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不到位,监督力度不够

内部审计工作是工业企业中内部控制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意义重大。然而,许多工业企业出于对节省成本的考虑,并没有在企业内部设置相应的内部审计监督部门,从而无法正确有效地评估企业的会计信息准确性、经营业绩水平,难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并解决工业企业中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完善工业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工作。

三、完善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对策分析

1、加强对工业企业各级员工内部控制意识的培养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工业企业的生存周期也在不断缩短。而工业企业生命力主要是源自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上的创新,这要求工业企业不断地提升内部控制工作能力,以提高工业企业的管理效益水平。同时,通过创新工业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可以将员工个人价值的追求和企业的发展目标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对企业员工进行价值观培养,可以有效地促进工业企业中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对此,工业企业内部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与学习,要提高企业员工对于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企业全体员工展开严格而全面的学习与培训活动,要让每一个岗位每一个领域中的员工都可以理解和掌握工业企业自身的价值观念,让员工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于工业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培养员工的竞争与责任意识,以充分发挥出内部控制工作对于工业企业管理的积极效用。

2、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效果绝大部分取决于企业会计相关信息质量的高低,质量高的会计信息可以为工业企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主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现阶段中,加强工业企业会计信息控制工作是完善工业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所以为提高企业的会计相关信息质量,第一,应当完善工业企业的会计员工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工作,扎实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是一个会计工作者开展会计工作的基本条件;第二,要完善工业企业中高层领导者职业道德的建设与培养工作,工业企业正常有效发展与“诚信”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一个企业的诚信水平是这个企业自身发展良好的重要门户,所以完善工业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与会计部门的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建设培养,成为当前工业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工作的关键点之一。

此外,要完善工业企业的会计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与执行工作,并加大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监督管理力度。工业企业只有具备了完善的会计工作相关法律法规,才可以为企业开展日常会计控制工作提供充分扎实的法律依据,并有效提高工业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而加大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可以有力地制约工业企业中的不良行为与现象,从而提高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

3、完善工业企业中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工作

工业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工作体系时,应当注意分为三个独立控制层次来进行。在第一个控制层次中,要在工业企业的销全过程中构建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内部控制制度,构建以预防为主的内部控制监控防线体系。在第二个控制层次中,要设立相应的事后监督管理体系,也就是在工业企业的会计常规性工作中及会计核算基础之上,对企业的所有岗位和各项业务开展日常性及周期性核查工作,在这个阶段,要构建以堵为主的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监控防线。在第三个内部控制层次中,主要是以当前审计、稽核、纪律等检查部门作为基础,成立一个直接隶属于董事会进行管理,且独立在被审计机构部门以外的委员会。这个审计委员会主要通过企业内部的常规稽核、举报制度、离任审计及监督审查会计报表等一系列措施,对企业会计等相关部门构建全面内部控制体系,此时主要是构建有效稽查为主的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防线。

通过在工业企业中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对工业企业所有经济业务与会计部门的日常工作实行防、查与堵等递进式的监督管理控制。可通过这种方式及时有效发现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防范并化解工业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4、完善工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

为确保工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切实有效的执行,首先应当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管理工作。工业企业中内部监督体系包括内部审计独立监督与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这两部分。

内部审计工作是工业企业中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内部控制与监督管理其他环节中的重要力量,其作用不仅是监督工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被有效地执行,同时还帮助工业企业构建一些管理程序,从而实现企业成功营造软控制平台环境的目的,并成为工业企业中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设计顾问。

工业企业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是指工业企业要定期和不定期对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监督系统展开实施效果与效率的有效性评估,从而更好地实现工业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目标。在进行自我评估时,可以通过管理部门与企业职员共同实行,采用结构化方法进行评估活动,并密切关注企业业务过程与控制成效。通过自我评估方式,工业企业员工可以有效了解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可能会导致的后果,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加以解决。

5、完善工业企业的风险评估管理体制

工业企业的风险评估体制,指的是工业企业的各级领导层对于企业内部与外部风险评估与确认,其主要包括:对影响工业企业发展目标达成的各类风险识别;然后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体制;分析研究与防范各类风险。

在信息时代社会背景下,工业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其面临的经营管理风险也在不断上升。然而有一部分工业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对于风险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所以各大工业企业应当加强风险控制与管理系统的构建,将风险控制视作独立内部控制管理的目标,从而确保工业企业的各类业务活动正常有效运行,并切实有效地提高工业企业中内部控制工作水平。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工业企业中,内部控制工作还存在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内部控制的监督职能比较弱、会计信息失真及成本费用的失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是我国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经阶段。随着我国对于内部控制工作的不断深入及现代工业企业的制度建立与完善,工业企业所构建的内部控制体系也会不断得到改善,从而将有助于提高工业企业的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小庆:工业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浅析[J].当代经济,2009(2).

[2] 马瑞:工业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商界,2010(4).

[3] 季晓露:论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2(30).

[4] 郭素洁:略论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建设[J].企业研究,2012(4).

上一篇:浅析区域集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融资新模式 下一篇:试论和谐劳资关系对企业和社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