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及护理进展

时间:2022-10-06 09:02:37

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及护理进展

摘要: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感染率和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许多原因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可提高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生活质量;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5―1156―03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我国感染率和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目前尚未有可以根治的特效药物,乙肝患者不仅要忍受病痛的折磨,承受疾病带来的沉重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更要面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乙肝恐慌、乙肝歧视等现象。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如何提高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医疗护理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

1.1 病程

虽然慢性乙肝的病因、发病机制已基本清楚,治疗方法诸多,但治疗效果不理想,导致病程长,反复发作。肝脏是人最重要的解毒器官和排泄器官,肝功能严重异常,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1.2 并发症

当慢性乙肝治疗效果不佳,并发重型肝炎、出血、肾功能不全、肝性脑病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3 肝功能异常

慢性乙肝患者,当肝细胞受病毒侵袭时。导致谷丙转氨酶升高,出现黄疸,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消化功能下降。故多数患者有明显乏力,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1.4 乙肝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1.4.1 就诊医院 对于慢性乙肝患者来说,到正规的医院就诊,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指导下接受抗病毒治疗,是阻止乙肝发展的唯一有效手段。这可能与正规医院的就医环境、医疗技术水平以及患者对医疗机构及医生的信任度有关。

1.4.2 健康信念 有学者提出健康信念模式,认为患者主观承受患某种病的危害越高时,采取遵从医嘱行为的可能性越大,患者认为遵从医嘱行为可获得利益时,则依从性就越高。

1.4.3 疾病知识 大量研究证明,疾病和治疗的知识水平与患者治疗依从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依从性差可能与知识缺乏及对治疗方案的不理解有关。研究发现,患者掌握的乙肝知识越全面,治疗与护理的配合程度越高。

1.4.4 社会支持 社会、家庭的支持和鼓励对帮助患者按医嘱用药有着积极的作用。

1.5 心理健康因素

慢性乙肝有传染性强,迁延不愈,预后较差的特点,因此,患者具有恐惧、自卑、妒忌、急躁及冷漠的心态。有学者认为慢性乙肝患者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对心理方面的不良影响不可忽视。

2 治疗方法

2.1 慢性乙肝治疗目的

①短期目的:减轻肝炎患者炎症活动,防止肝功能失代偿,促进转氨酶及其他肝功能指标正常化。②长期目的:防止肝炎复发,预防发展成为肝硬化及肝癌,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2.2 治疗方法

2.2.1 保护肝细胞 促进肝细胞再生、稳定肝细胞膜、降酶退黄、促进蛋白质合成、抗纤维化等中、西药物治疗。

2.2.2 抗病毒治疗 由于慢性乙肝清除病毒是减轻或阻止肝损害和防治慢性乙肝病情发展及转换的关键。慢性乙肝治疗方法诸多,但真正有效的、被国内外公认的只有干扰素和拉米夫定两种。干扰素能抑制病毒复制,调控细胞免疫,使肝脏炎症活动的时间相对缩短,而修复时间相对延长,从而减轻肝脏的损害,即减少肝脏的纤维化,使之不发生失代偿;拉米夫定是一种新型核苷酸类药物,在体外和动物模型中有很强的抑制HBV复制的作用,治疗慢性乙肝可使病毒持久转阴,复发率和病死率降低,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3 护理措施

3.1 个性化护理

对给予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建立档案,由专人负责实施整体护理及全程用药督导,有计划有目的。

进行切实可行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实施就医环节的管理:由专科门诊护士接诊,实行看病、抽血、取化验单“一条龙”服务,做好随访及用药指导,每月随访1次,了解患者用药依从性,观察用药后的病情变化,交代注意事项,督促患者正规用药,按时复诊,定期检查,了解治疗效果。

3.2 心理指导

如何做好乙肝患者的心理护理,应建立正确的导向机制,通过行为、语言、环境、舆论等方面的引导。①行为引导:乙肝患者大多数敏感性强,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解除其恐惧与自卑心理,多接触,勤问候,以热情周到的服务,改变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②语言导向:护理人员与肝炎患者谈话要亲切、和气、诚挚,通过热情的语言,转移其注意力及兴奋点,使他们从苦闷孤独中解脱出来,保持乐观的情绪,消除或缓解焦虑心态。③公德导向:道德是调整人际之间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合,道德规范可以通过人们内心活动和社会舆论,对社会生活施加影响,具有诱导性,教育患者尊重社会公德,时时都要严格遵守隔离制度,以防发生交叉感染。④环境导向:怎样使乙肝患者从既严格遵守隔离制度,又心境安详,情绪稳定,愉快接受治疗,病区的环境建设十分重要。

3.3 饮食指导

①在急性发作期间,特别是黄疸深的患者且有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应进清淡易消化低脂饮食,少量多餐。②对慢性乙肝有低蛋白血症、腹水的患者,特别在使用利尿的过程中,饮食适当补充钾盐,限制钠盐的摄入。③对慢性乙肝、肝硬化并有食管静脉曲张者,应指导其进细软易消化软食或半流质,以防止饮食不当,造成上消化道出血。④对有肝昏迷前兆症状者,应指导限制蛋白质摄入,昏迷转为清醒时,应逐渐增加蛋白质食物,以免诱发或加深肝昏迷以及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⑤恢复期可给正常饮食,合理调配饮食比例,每日热卡不宜过高。以免脂肪过剩形成脂肪肝。

3.4 生活指导

部分乙肝患者是在体检中发现肝功能不正常,而自我感觉无不适情况下住院治疗的,有的患者入院后按原有的不良生活方式而忽视休息、最后导致病情加重,因而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对疾病恢复至关重要。①保证休息和充足的睡眠;对急性期患者指导其卧床休息,因卧床时可以增加肝脏血流量,促进肝细胞恢复再生,对失眠患者,要帮助其寻找失眠原因,消除影响睡眠的不利因素,以保证充足的睡眠。②日常生活中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③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有烟酒嗜好者,一定要劝其戒烟酒,养成讲究清洁卫生习惯,避免各种感染。

3.5 消毒隔离的指导

乙肝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一些患者及家属对其传播途径及消毒隔离知识较缺乏,一旦确诊为肝炎,患者及家属有一种恐惧心理,害怕传染而不敢接近患者,给患者心理造成一定负性影响。对经血液传播,要做到患者的牙刷、剃须刀、修脚刀专用,或患者用后消毒。通过对肝炎患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健康行为,以及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患者的现实,协调失衡的心理,消除不利于病情恢复的因素,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乙肝患者的治愈率及生活质量。

3.6 护士对提高患者医嘱依从性的作用

由于社会对乙肝患者的歧视,导致患者要么求愈心切乱投医,听信单方、偏方,得不到正确的调养指导;要么隐瞒病情,照样参加体力活动等,不能正确依从医嘱。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护士在患者健康教育中逐渐处于主导地位,应该充分利用护士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让护士成为改善慢性乙肝患者依从性的强大力量。调查发现,经过护士干预的患者,其医嘱依从性有了明显的改善。患者逐步认识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重要性,认识到改变不良行为可阻止病情发展,改善预后,掌握了有关疾病的预防知识,学会采用科学方法来减轻自身的不适,缓解病情,从而提高生活能力和质量。

3.7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患者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最有潜力的资源之一,无论哪种形式的社会支持均有助于患者维持良好的心身状态,特别是家属的支持。家庭是个体生长的基本单位.个体的健康与家庭休戚相关,家庭成员给患者提供经济、精神、情感及日常生活等全方位的支持,可使患者安心治疗,心情愉快,有利于病情控制。家庭支持程度越高,患者的病情复发机会越小,其生活质量越高。

上一篇: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研究进展 下一篇:应用模拟技术进行急救护理培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