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儿童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时间:2022-10-06 09:00:26

广东儿童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摘 要:分析广东省内儿童旅游市场的特点,具有人数众多、潜力巨大、需求强烈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广东省开发儿童旅游市场的相关策略,阐述儿童旅游市场开发应加强政府引导,旅游企业应本着长远的目光开拓进取,开发精品,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旅游产品。

关键词:儿童旅游;特点;开发策略;广东省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242-02

广东地处沿海,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始终保持平稳的增长,成为全国领先的旅游大省。

一、广东省儿童旅游市场的特点

1.人数众多,潜力巨大。儿童旅游产品的消费者一般是指0~14周岁的未成年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广东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7 618 241,占16.89%,略高于全国平均比例16.6%。

2.儿童旅游市场具有巨大的带动效应。儿童出游,要么是集体出游,如学校的春游、秋游活动、夏令营、冬令营活动,要么有家长陪同,形成“一拖二”(一家三口)、“一拖四”(加爷爷奶奶),甚至“一拖六”(加外公外婆)的模式。

3.旅游意愿强烈。现阶段的儿童多半是独生子女,平日里接触的多半是同学、老师、家长,加之应试教育模式下学习任务繁重,少有外出和与社会交往的机会,许多少年儿童希望能通过旅游与社会接触,与同龄人增多交往,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另一方面,少年儿童普遍有攀比心理,一旦见到身边有外出旅游归来的同伴炫耀,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外出旅游的愿望。广东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家庭可支配收入较高,利用闲暇时间外出旅游已蔚然成风,在三口之家或是五口之家中,“小王子”或“小公主”的显著受关注地位,令许多家庭在做出外出旅游决策时,首先考虑儿童的需求和喜好,并且家长也都愿意为以子女为核心的旅游活动埋单。

4.广东省内及周边适宜开展儿童旅游的资源较为丰富。广东省内海岸线漫长,海岛众多,沙滩连绵,是适合亲子游的旅游场所;省内还有众多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海洋馆等,历史遗迹和人文内涵丰富的景点景区也并不少见。周边如港澳地区旅游资源更加丰富及多样化,如香港的迪士尼乐园、海洋世界等景点对省内儿童就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加之距离较近,出入境方便,成为广东家庭亲子游的重要目的地。

二、广东省儿童旅游市场面临的问题

1,缺少针对儿童身心特点和需求开发的精品线路。一面是旺盛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却是许多家庭在面对旅游公司的线路推荐时大感失望,除了常规的“夏令营”、“冬令营”旅游产品外,市面上结合儿童需求和生理特点打造的线路很少见,很多旅行社只是将常规旅游线路稍加修改,将其中的娱乐场所改为游乐园,再有家长陪同,便摇身一变为亲子游,并非专为儿童量身打造和精心设计。也有部分旅行社只将眼光瞄准高端市场,推出长线出境修学游产品,动辄万元以上的高价令许多家庭止步。也有的旅游产品片面强调“求知”的因素,忽视了旅游本身所具有的娱乐功能,将旅游过程变成名校参观、听报告、集中培训,给儿童的感觉就像是换了个地方换了教室学习,缺乏创新和个性,使得旅游活动变得令儿童感觉乏味。

2,缺少针对儿童群体的专业导游和服务。旅游企业为导游进行的讲解和技能培训多半是针对普通成人的,对少年儿童仅仅是要求多加照顾,以防走失而已,因此,在旅游中,专为儿童进行讲解和服务的导游十分缺乏。特点是在一些文化内涵较为丰富的旅游景区,导游的讲解令许多儿童费解因而失去吸引力。在旅游过程中,导游还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和责任感,首先要确保儿童的安全。由于不了解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导游很难得到儿童的认可和喜爱,旅行社对儿童的旅游服务仍较多依赖于家长和老师。

3,旅游企业缺乏开发儿童旅游市场的积极性。儿童外出旅游,对安全因素要求很多,由于儿童的心智及体力发育都不成熟,旅行社在面对儿童旅游团时,往往要承担比一般常规旅游团更多的风险,旅游途中儿童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其在家中独苗苗的地位令许多家长难以承受,易与旅行社发生难于解决的纠纷。旅游途中儿童往往极度活跃,容易走失,令相关导游服务人员头疼不已。由于儿童在吃住行及景点门票方面,享有较大优惠,旅行社针对儿童的报价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不足,而且儿童是非收入群体,旅游企业不可能通过购物等活动弥补经济效益的缺失,旅游企业认为在儿童旅游消费者身上承担的风险与获得的利润不成正比。儿童旅游往往要求产品功能多元化,并且重点强调其教育功能,这给旅游线路设计带来一定的难度。以上种种,都造成了旅游企业开发儿童旅游市场缺乏动力,导致儿童旅游产品缺乏创新,缺乏精品。

三、广东省儿童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1.政府部门加强引导,学校通力配合,旅游企业积极开拓。儿童外出旅游,安全问题是首要。首先,政府部门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设立相应的旅游安全机构和安全预警系统,完善旅游保险机制;其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为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娱乐和求知场所,加大儿童在餐饮、交通、门票、住宿上的优惠力度,吸引儿童外出旅游;再次,鼓励旅游企业大力开发儿童旅游产品,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学校作为最了解儿童心理特征和需求特点的机构,应加大对儿童的旅游安全教育,必要时旅行社可以聘任教师作为陪同导游,为儿童外出旅游的安全性加大保障。学校教师熟悉学生学习进度,配合旅行社进行旅游线路设计时,可以找到“游”与“学”的最佳结合点,有利于开发寓教于乐的旅游产品。

旅行社不应害怕承担风险而裹足不前,旅游景点不应因儿童本具有门票优惠利润较薄而忽视儿童市场,这些都是缺乏远见的短视行为。现阶段,独生子女家庭中儿童所占的独特地位及儿童所独具的带动作用,使得儿童旅游市场容易呈现极大的乘数效应,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应受到旅游企业、商家的高度重视,不断开拓进取。

2.完善自驾车旅游接待系统。根据0~14岁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长途旅行会给儿童带来疲劳感,并给旅途增加较大的风险。儿童外出旅游一般需要监护人和成人陪同,而成人的闲暇时间一般较儿童少,长线旅行也会增加经济负担。因此,儿童旅游一般以中短途为主。广东省内公路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经济发达,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较多,因此选择自驾车旅游是家长携带儿童外出旅游的主要方式,不用等车挤车,早去晚归非常灵活,行李携带方便,日程也可随时调整,因此,家庭自驾车旅行风靡欧美发达国家,在珠三角地区,家庭自驾车旅游已成为风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方便快捷地在家里完成门票、酒店的预定,发达的汽车导航系统也为自驾游带来了便利。因此可以预见,广东省内家庭携带儿童自驾游的比例会越来越高,进一步完善自驾车旅游接待系统将尤为重要,为自驾车出行提供便利和完善的服务。

3.培养针对儿童群体的导游服务人员。为儿童消费者服务的导游人员首先要有热情、童心、耐心、责任心,很多旅行社在接待学校的春游秋游活动时,聘任持有导游资格证书的大学生兼职导游以满足市场需求,这部分导游虽对工作充满热情,易与小朋友沟通,但经验缺乏,无法很好地处理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旅行社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对现有导游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在旅游中,应按比例为儿童配备导游和相关随行人员,落实责任制度,确保儿童在食住行游购娱各环节的安全。此外,导游还应多了解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力争以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导游讲解和娴熟的沟通技巧赢得小朋友的喜爱。

4.设计主题多元化的精品儿童旅游线路。无论是春秋游活动、夏令营冬令营活动、亲子游、修学游等旅游线路,都应以儿童为中心,真正从儿童的利益出发,按照他们的需求来设计线路,切忌图省事只将常规线稍作改装。旅游企业应开拓思路,开发形式多样,主题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如农家生活体验游、地质地貌成因游、亲近自然游、书法绘画游、体育运动游、名人故居游、历史遗迹游等。有时还应结合儿童喜爱的影视作品和经典著作设计线路,有些西方国家在此方面做出了表率,如丹麦推出了以安徒生为中心的童话旅游产品,德国也以格林兄弟为号召推出了“童话之路”,对中国有儿童的家庭市场产生了持续的吸引力。

5.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同时,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儿童是未来祖国和社会的栋梁,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未来的社会发展,儿童旅游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应是儿童身心健康发育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儿童旅游产品始终应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真正做到令儿童娱乐身心、开拓视野、陶冶情操、磨练意志,杜绝任何对儿童身心健康有害,不适宜儿童的旅游项目和不良现象。与此同时,儿童旅游巨大的拖动效应终将呈现,旅行社和相关的旅游部门若能推陈出新,不断出精品,也必将取得经济效益的回报。

参考文献:

[1] 伍海琳.儿童旅游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及其市场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11,(6).

[2] 谭颖.发展青少年旅游的现实意义与市场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1).

[3] 肖炜.论儿童旅游产品的开发[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4).

[4] 刘叔麟.青少年旅游与素质教育[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1,(9).

[5] 崔海波.少儿旅游市场的新特点及开发策略[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6] 冯茂娥.素质教育与青少年旅游市场开发[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9,(5).

[7] 刘莲.闲暇教育与儿童旅游市场开发问题研究[J].消费导刊,2008,(1).

[8] 王书侠.浙江儿童旅游市场需求特征及趋势[J].经济研究导刊,2012,(16).

上一篇:休闲旅游视角下城郊型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研... 下一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