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的体会

时间:2022-10-06 08:53:51

识字教学的体会

摘 要: 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研究的重点问题。营造识字氛围,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识字;采用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及识字形式,让学生巧识字;利用多媒体,助识字教学一臂之力;复习中寻找规律,体验识字乐趣;保持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从而使识字效率得到提升。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提高识字效率 教学经验

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现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也不能离开汉字。识字,尽早阅读,对学好各门课程、主动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及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石。低年级学生具有注意力不集中,爱玩、好动,做事没有耐心等特点。新课改以来,低年级识字量明显增加,平均每节课要认识十几个新生字,这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显得特别难。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成为每位低年级语文教师研究的重点问题。

在低年级教学中,我逐渐摸索出一些经验。

一、营造识字氛围,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识字。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识字,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是十分重要的识字途径。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学语文,用语文,使语文生活化。我们应该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小学生喜欢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更乐意做老师的小帮手,我就借此机会让学生轮流发作业本,每次发完我都向他们表示感谢。发本子的同学,心理得到了满足――老师让我帮了他,还感谢了我,非常开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就认识了同学名字中的汉字。这种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的行为无形中让学生轻松认识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生字。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手中经常有小食品或玩具,包装袋上面印有文字或图案。我让学生收集并认识上面的字,然后安排自习课交流,学生不仅巩固了学过的字,而且认识了许多新字。

此外,童话故事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我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在班级创设置图书角,收集或购买各种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童话书、故事书等。刚开始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读书识字,通过读后复述或谈感受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然后把时间范围、空间范围扩大,学生可以把书带回家,并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读书会上学生对识字收获作汇报,可以谈感受,我给予肯定或表扬,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校园的标语、警示牌也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带领学生参观,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学校情况,而且可以认识许多与学校生活息息相关的汉字。另外,在看电视、逛街等活动中也能识字。这些在生活环境中识字的实践活动让我尝到了甜头――学生们乐于参与并主动识字。所以一切能够利用的识字机会我都不放过,这些机会使学生和老师都收获颇丰。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及识字形式,让学生巧识字。

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教师要把一些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则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营造识字教学氛围,采用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灵活多样的识字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不断地让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这样才不会让学生觉得学汉字枯燥无味,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低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具体的事物和色彩鲜艳的图画对他们很有吸收力,识字之余还能帮助他们理解字意。我在教学中利用色彩鲜艳的图画,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境中加强记忆。例如:“山、水、日、月”,这些字的古汉字就像一幅幅美丽动人的图画,勾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让学生寻找古汉字与实物相似之处,很好地增强了识字效果。

低年级学生喜欢诵读朗朗上口的儿歌、顺口溜,而且读几遍就能背下来。抓住这一特点,我把形近字编成儿歌或顺口溜,让学生在熟读成诵地情况下区别记忆。如:“天气晴,河水清,草木青青好心情。小蜻蜓,大眼睛,快来这里捉蚊虫……”在日复一日的熏陶下,有的孩子自己会编儿歌或顺口溜了,如:“妈妈是妇女,问候好吗要开口,停船码头石头砌。”“一块田分四块,田上长草就是苗,田字上出头就是由,田字下出头就是甲,田上下出头就是申。”虽说学生有时编的儿歌或顺口溜不是很科学,但这是他们自己动脑识字的结果,对这样的行为,我们要加以鼓励,他们才会更主动识字。

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又好动,喜欢游戏活动,因此猜谜语、拼字游戏、识字比赛等备受欢迎。我把字按部件拆成两三部分,然后让学生在众多部件中挑选组合,并做好记录,看哪组拼成的汉字多,或利用生字卡片进行识字比赛。这两种办法很好地达到了巩固识字的目的。猜谜语的形式也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大幅度提高识字效率。如:学新字时出字谜:“十月十日”,答一字――朝;“秃尾巴的大羊”,答一字――美;半边绿半边红,答一字――秋,等等。另外,要想使学生对新学的生字更好地掌握,就必须及时复习巩固,每单元后都要进行综合检查。

三、利用多媒体,助识字教学一臂之力。

形象、直观的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是“教育面向未来”的有效手段之一。多媒体教学具有“形、声、光、色”等特点,是先进的教学手段,能优化教学过程。它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符合学生的认识心理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特别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一节语文课上学生能学会十几个生字,而且将识字、阅读相融合,容量大,兴趣浓,效果佳,为老师解决了一大难题。多媒体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难点、重点得到解决。

四、复习中寻找规律,体验识字乐趣。

在复习时认识同一类偏旁的生字,如“江、河、湖、海”时,我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它们的秘密,发现它们的共同点,知道这些字都是与水有关,揭示构字的规律,举一反三,在学习中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对于会意字的教学,我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编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如:“二木林,三木森,不正歪。”使学生从中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分辨同类别的字。对于形近、音近、同音的字,则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区分、辨别,抓住异同点,巧记、活记。如“白和自”,“跑和炮”,“他、她、它”,都在比较和反复的练习中达到了深层认识和巩固的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汉字奥妙无穷。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学生感兴趣了,就会积极主动参与,掌握汉字规律,体验成功的喜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从而使识字效率得到提升。

上一篇:写作与阅读教学 下一篇:如何从教会到教好学生学好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