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文科解题教学的基本思路

时间:2022-10-29 04:30:00

高三数学文科解题教学的基本思路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如何让高三文科班学生的数学在总复习阶段取得进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其中解题教学是关键。

关键词: 高三文科 数学教学 解题思路

进入高三一轮复习之后,由于文科班的学生基础较差,很多学生怕学数学,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怎样组织最为有效的复习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的重头戏是解题,解题教学是高三数学总复习教学的重要环节,解题教学的质量直接决定总复习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解题教学的质量呢?我认为,可从下列三个方面出发来探求一条基本思路。

一、实现选题的最优化

解题教学的第一步是选择和设计复习题,这是关键的一步。选题得当,可以提高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否则只会加重师生负担,而收效甚微。怎样优化问题的选择和设计呢?

1.紧靠新考纲和教学要求

选题要依考纲和江苏省的教学要求进行,尤其是新教材中要求发生重大变化的部分。例如,圆锥曲线这一部分中的“双曲线,抛物线”,课程标准的能力层次是“了解”,考试大纲是A级,所以我们在选题的时候要改变老思路,降低难度。对这些差别,教师一定要了然于心,并把自己的理解体现于选题中。

2.整合课本资源

高考命题的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以考纲为准,以教材为本”。课本中例题、习题的设置,体现着本节知识应达到的能力要求。虽然高考数学试题不会考查课本上的原题,但每次对高考试卷分析时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根源”,不少高考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形、改造及综合,撇开课本进行复习,不管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都是不可取的做法。对课本例题和习题的整合,做到旧题新解、熟题重温,可使学生获得新的感受和乐趣。

3.重视“双基”训练

所谓“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新课程重新审视“双基”,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如把最基本的数据处理、统计知识、算法等作为新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如删减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支枝末节的内容;因而在选取复习题时应注意充实“双基”题型,不要急于求成,好高骛远,抓了高深的,丢了基本的。

4.注意容量适当

新课标给我们的感觉是一个“紧”字,高一、高二讲授新课“紧”,高三数学总复习更“紧”。原因是新课标新增加了不少内容,如必修部分的函数与方程、三视图、算法初步、几何概型等;选修部分的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定积分、回归分析、独立性检验、茎叶图等。要做到化“紧”为“松”,选取复习题时一定要容量适当。如果采取题海战术,就会出现“低效率、重负担、低质量”的局面。

当然,每一个小专题,每一个考点要有一定的复习题,这是毫无疑问的。熟能生巧,当处理的题目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决定复习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就不再是题目的数量,而在于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

5.体现知识的交汇点

课本上每章的习题往往是为巩固本章内容而设置的,所用知识相对比较单一。而在学生学完各个知识点后,在复习时往往忽视各章节之间的联系。这时,教师对知识交汇点的问题应予以重视,应适当加强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况且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命题,使对数学能力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是高考常用的方法。

二、重视讲题的实效性

讲题是解题教学的核心内容,如何讲解才能让学生受到最好的启发呢?

1.多小结

从大的方面来讲,讲题时要归纳总结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函数与方程思想,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主要方法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公式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等。教给学生一定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有助于他们从宏观上把握解题思路。

从小的方面来讲,讲题时要归纳总结常用解题经验,提高解题水平。比如: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步骤如何?怎样求函数的最大(小)值?如何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如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轨迹方程有哪些方法?这些都是有效解题的基本结论。此外,要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某一种方法适宜于哪种题型?要注意什么问题?具体的做法怎样?学生知道了某类问题的解题方法,自然就得心应手,避免了盲目性。

2.多点拨

讲题精确,效率就高;不着边际讲题,听者很吃力、很头疼。所以在讲例题、习题时,要“讲到点子上”。不仅要讲怎样去分析条件与结论(所求)的联系、式子的结构特点、数量关系等,从而探索解题的策略和思路,而且要讲怎样解才是最简,其解法又是怎样想到的。能讲出题目的好想法、好思路,才有助于学生新颖的、富有创造性的见解的产生。

3.多变式

讲解习题时,恰当变化,如变换习题的非本质特征或本质特征中的一种,便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活学活用,把书读薄。通过变式,达到一题多用,提高效率的目的;通过变式,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4.多联系

新课标指出:“注重联系,提高对数学整体的认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体现在解题教学上,就是讲题时要多拓展、多联系。讲题时不仅是为解题而讲题,还要把与题目有联系的题串起来讲,与题目有联系的知识串起来讲,与题目有联系的技能、思想方法串起来讲,时时利用课堂的讲题来灌输、再现以往知识,加深对数学技能、思想方法的认识。如此一来,通过潜移默化,学生就能牢固掌握知识。

5.多探究

新课标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讲题要体现这一理念,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解题过程。讲题时,运用解题的目标意识,通过合理设问,帮助学生寻求思维的切入点,探索解题的角度。学生通过自己探究获得问题的解决,其记忆是深刻的。

三、保证答题的规范化

每次考试,我们总发现学生因为书写不规范、没条理失分的现象十分普遍,表现在:只求三言两语、无关键步骤、不求推理有据、考虑不周,等等。高考试卷在解答题都注明“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这就要求复习时,解答要规范有条理,要有一定的格式。因此在平时的解题训练中,教师答题板书时要规范,要对学生提出正确的格式要求,使学生做到正确运算,步骤完整,层次清晰,推理严谨。

总之,追求新课标下高三数学总复习学生解题的实效性,有赖于教师在选题、讲题、答题等方面下工夫。教师解题教学思路清晰了,学生解题过程规范了,师生一定能从容地迎接2012年高考。

参考文献:

[1]吴增生.对数学专题复习教学的若干思考.中国数学教育,2009,(10).

[2]魏强.高三文科数学总复习的几点做法.数学教学通讯(教师版),2009,(10).

上一篇:关于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反思 下一篇:定积分的计算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