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的一些建议

时间:2022-10-06 08:06:26

2010年,我校开始实施新课改,首先,课程目标的改变,要贯彻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教材内容和形式的改变,涉及的范围更广,内容更有趣。这势必会对传统教学形成冲击。

课改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彻底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让学生不再只为考试而学,而更多的是为“学”而学。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这是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要求。

在课改实施的过程中,一些问题逐步的显露出来了,经过这几年的摸索,一下是一个经历的新课改的新教师的一些建议

树立正确的观念,认识新课改的必要性

新课改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原本过分严肃与拘谨的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气氛,它注重的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更注重培养学生获得终生受益的学习能力和做人的品性,有利于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新课程需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出发。在教育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去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表达方式。统一的课程不可能适应所有学生,只有选择性的课程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不在于分数,而在于使学生受到教育的过程成为充满活力的自我发展过程。

教师应积极转换角色

新课程的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对新课改加强认识,热情投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应坚定实施新课改的信心与决心。传统教育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是权威,实施的是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学到的知识很难在生活中得到运用。新课改后的教育要求教师对课堂角色要有个新的认识,新的变化,课堂应该更加的和谐、有趣,更具有艺术性,教师就是艺术家,就是园丁。只有主动转换角色,教师才能真正投入感情,师生才能配合和谐,共同上好每一节课。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必须强化教师的现代教师素质观,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启于思,而思源于疑。发挥问题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就要求教师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过程,变传统的“师传-生受”过程为以问题为纽带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引导发现过程。新课改要求发掘学生潜能、注重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提问和引导,努力增强的生活性、实用性、探索性、启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提出问题,体验发现问题的喜悦感、解决问题的挑战性、问题解决的成就感相互融合,成为激发学习兴趣的强大动力。

体验活动的趣味性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教师应充分利用新教材的活动方案,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给学生较多的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活动既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又能锻炼如何将课本知识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只要给他们一个活动,就可以将他们的潜力慢慢的挖掘出来。

教师要乐于接受学生的建议

地理课程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要求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因此,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的自主的学习就变得格外重要。而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有对学习方式、学习进程和学习评价提出建议的权利和责任,教师对其合理部分应积极采纳,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开展“给地理课堂提建议”的活动,学生对这一活动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和兴趣,他们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作业甚至教师的仪表都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和意见,其中有很多是非常有价值的。

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由教师通过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表现,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很少会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难以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在教学中给每一个学生参于评价的机会,使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的一种手段,以增强学生发挥自我潜能的决心和勇气。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必须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走向成功。

总之,目前的新课改处于不成熟的探索阶段,要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

上一篇: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实效性探讨 下一篇:“读”出感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