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发展与师生间对话的关系分析

时间:2022-10-06 07:44:48

课程发展与师生间对话的关系分析

摘要 课程发展强调课程目标、内容、方法与评价四要素的完整性、关联性与适切性。课程目标不仅指明了课程发展与教学的方向,同时也是评价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方法的指标。如果仅以师生间的对话决定课程发展的方向,难以体现教师的专业性,课程发展也会缺少系统性。因此,教师既需要考虑师生间的对话,也需要考虑学科知识和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还需要考虑自己的专业能力,如此才能把握课程发展的正确方向,促进课程和幼儿发展。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课程发展;课程目标;师生间的对话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604(2009)09-0014-04

近年来,由于日益认识到传统教学完全以教师(或教材)为中心的局限性,研究者开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以学生为中心”是指在课程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不能忽视学习者的兴趣与能力,并未否认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学科知识对课程发展所应有的影响。然而,因为词语表达的局限,“以学生为中心”发展课程的观念逐渐被误读成“学生”或“师生间的对话”是课程发展的“唯一”指标。这一误读导致课程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本文拟通过个案分析来看当前以“师生间的对话”作为课程发展的唯一或重要指标所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描述

图1是一位美国幼儿园的教师通过对幼儿行为的观察逐渐产生的课程主题和教学内容。本图清楚展现了课程发展的轨迹。

九月初开学的第一周。“假期活动”是幼儿常挂在嘴边的谈话主题,其中“露营”的谈及率最高。因此教师“顺势”在角色扮演区放了一顶帐篷。之后几名幼儿说需要皮箱以便将露营物品送到露营地点,为此教师又投放了各种不同尺寸的纸箱子。很快,教师发现幼儿对纸箱子的兴趣减弱,但仍对装箱子保持极高的兴趣,于是教师又拿了一些大纸箱放在活动室里,幼儿开始探讨这些新箱子的大小、体积以及如何更好地打包物品。与此同时。依然有一些幼儿在继续进行露营的角色游戏。没多久,幼儿将装箱和开箱的经验运用于戏剧扮演和礼物包装。随后,教师又注意到幼儿开始讨论他们是如何到达露营或度假地点的。幼儿描述着他们一路上看到的路标和城市。因此。教师又提供了城市地图和州地图,并为幼儿介绍了看地图的基本要领。在集体活动时间,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如果我要去旅行,我将会去……”,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看地图的基本要领。一部分幼儿表示他们希望去参观自由女神像。虽然这不是一次真正的旅游,但是全班幼儿还是到图书馆去搜集有关自由女神的资料了。有一些5岁幼儿甚至利用锡箔纸和美工区的材料创造出了他们自己想象中的“自由女神”。

十月份时,几名幼儿开始对杰夫(盲童)如何将食物放进口中感到非常好奇。还有几名幼儿对另一名幼儿麦修(哮喘病儿童)如何使用机器以帮助呼吸表现出相当高的兴趣。同时,幼儿园里的一位教师(安)宣布了怀孕的消息,这也引发幼儿提出了许多有关婴儿的问题。教师把握时机,开展了许多与身体部位和身体功能相关的活动。这种科学探究活动持续了几个星期,并且延伸出许多活动,如制作成长相册、深入讨论失明问题等。在探讨失明问题时,教师提供了一些眼罩,让幼儿戴上眼罩吃饭,或者在活动室走走,以体验失明的感觉。

这时。有人捐赠了200个角锥。教师决定再次利用集体讨论的时间让幼儿讨论如何利用这些角锥。根据讨论的结果,这些角锥成为了角色扮演时的帽子和鼻子、建构材料或装饰材料等,引发了许多活动。

幼儿继续分享他们的成长相册。幼儿问了许多有关小宝宝成长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角色扮演区里放了一些布娃娃供幼儿进行角色游戏。一部分幼儿仍然对怀孕事件非常感兴趣。有关怀孕生产的故事书不断被带进活动室。

这个时候,“刚好”教师很久以前订购的唱片送到,教师向幼儿介绍了唱片的主题曲《太空冒险》。原本教师期望幼儿会对太空感兴趣,可是幼儿在问了一些问题、制造了几件宇宙飞行服和几艘航天飞机之后就很少再讨论太空了。很快,幼儿又向教师要来城市地图,查找起自己的家庭地址和幼儿园在地图上的位置。教师拿出电话簿。和幼儿一起在地图上寻找幼儿的家庭地址。这时,有的幼儿要求试打自己家的电话。于是幼儿开始使用电话和电话簿。同时,教师观察到许多幼儿在进行办公室的角色扮演活动。于是,隔壁房间暂时不用的办公桌被搬进了活动室,一个有模有样的办公室出现了。由于情人节将近,幼儿又决定利用这个办公室和电话簿来寄情人节贺卡给自己的父母。教师便带领幼儿到附近的邮局邮寄情人节贺卡。

二、案例分析

针对这个案例,笔者提出以下问题与读者探讨。

1 通过课程发展是否等同于通过活动发展

课程强调目标、内容、方法与评价四要素的完整性、关联性与适切性。活动则不然,它通常属于独立性的行为,活动与活动间可以不具有关联性,可以不强调目标,也没有严谨的要素要求。在活动中,幼儿固然可以进行学习,但这种学习成果可以归因为教师的努力吗?就本案例而言,教师提供或创设的种种时间和空间条件,事实上等同于给幼儿自由的时间去游戏。我们知道,幼儿在游戏中会得到学习和发展,但这未必是教师努力的结果。而通过课程发展强调的是先要确定目标。然后根据目标来选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

2 目标的有无,对教与学有什么影响

目标不仅为教师提供课程发展与教学的方向,同时也是评价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方向的指标。就本案例而言,6个月的教学活动过程没有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导致课程内容琐碎而不深入。教师是依据即时需要为幼儿提供协助和指导的,因此是“顺势”在角色扮演区放了一顶帐篷,“刚好”在以前订的唱片送到后介绍该唱片……如果教师事先对课程目标有深入的思考而不只是即时把握单个活动的目标,那么针对班上有盲童和哮喘病儿童的情况,教师借此达成“培养幼儿同情心”和“培养幼儿照顾自己的能力”这两个目标的做法(即教学内容与方法)就会有所不同。案例中提到的让幼儿戴上眼罩吃饭或在活动室走走的方法可以帮助实现“培养幼儿同情心”的目标。若要实现“培养幼儿照顾自己的能力”的目标,教师则应强调近视眼或其他幼儿常患疾病形成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等。

3 课程是预设的还是生成的

因为传统的预设课程存在许多弊端,研究者开始提倡生成式的学习活动与内容。从课程是指由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规划为学生提供的一切学习经验这一定义来看,课程是有目标的活动,因此需要事先规划。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虽然课程有预先规划,但应在教学实践中预留修改或改变的弹性,这样才可以避免传统预设式课程的弊端。从本案例来看,因为教师未做事先规划,没有预设的目标。因此会从“露营”转到“身体”再转到“角锥”“地图、住址、办公用品”等内容,最后还转到“情人节”的活动,几个环节间缺少连贯性。

4 如何体现教师的专业性

如果提示幼儿家长或有兴趣与幼儿相处的人士“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在幼儿需要的时候为其提供道具、用品等;同时也可以以自己的已有经验为幼儿提供活动建议。重要的是多支持、多引导”,那么这些人是否也能发展出类似本案例的活动呢?笔者问过许多幼儿园教师这个问题,多数教师都认为是可能的。换言之,在本案例中是否能看到教师的专业能力?在活动室里,很多幼儿在谈论暑假的活动,露营的话题是许多话题中的一个。教师决定在角色扮演区投放帐篷,仅仅是因为这个话题的谈及率较高吗?那如何照顾到那些对露营话题不感兴趣的幼儿呢?教师是课程的决策者,若课程的发展是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为依据,那教师该如何判断幼儿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呢?这个判断若仅靠经验,那么教师扮演的角色很容易被别人(如有经验的幼儿家长)取代。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教师确实有必要想想:在由我教育的这2~3年里,我希望幼儿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是强调适应小学学习的认知准备,还是强调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应具备的能力?然而,教师很少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影响课程目标方向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知识和学科知识都未在课程发展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如果教师不能体现出自己的专业性,那与非专业人士有什么差别呢?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课程发展不仅应考虑到师生间的对话,同时还应兼顾教师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认清自己的教学理念,调整理念与实践的契合度)以及教师与学科知识和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间的对话。笔者相信。通过不同场域间的对话,教师才能发展出具有适切性的课程。

上一篇:生命哲学视域下的幼儿园教学审思 下一篇:学前教育不公源于法制不健圣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