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筋混凝土工程中模板工程的质量问题与防治

时间:2022-10-06 07:08:40

浅谈钢筋混凝土工程中模板工程的质量问题与防治

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是由模板、钢筋、混凝土等多个分项工程组成的,这些分项工程既是能够独立操作的工种,又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而模板工程是钢筋混凝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模板与其支撑系统组成模板系统;模板系统是一个临时架设的结构体系,其中模板是新浇筑混凝土成型的模具,它与混凝土直接接触,使混凝土构件具有所要求的形状;支撑体系是指支撑模板、承受模板、构件及施工中各种荷载的作用,并使模板保持所要求的空间位置的临时结构。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防治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模板制作和安装的质量如何,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有直接关系和影响。它对于保证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构件的外观平整和几何尺寸的准确,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模板内未清理干净

1. 质量问题

在模板安装完毕后,模板内的残留木块、浮浆残渣、刨花碎石等建筑垃圾;在拆除模板后,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和垃圾夹杂物。不仅影响混凝土与基层的粘接,而且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2. 防治措施

(1)在钢筋绑扎完毕后,立即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进行清扫,要在施工中列为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序,成为提高和确保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

(2)在模板封模之前,要派专人将模板内的垃圾清除干净。

(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要在合适的位置预留清扫孔,预留孔的尺寸不得小于100m*100mm,模板内的垃圾清除完毕后,应及时将清扫孔口封严。

(4)在未浇筑混凝土之前,要加强对已清扫垃圾模板的保护,使其不再落入杂物;在浇筑混凝土时,还要对模板内进行再认真检查,看有无杂物。

二、混凝土结构发生变形

1. 质量问题

在拆除模板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鼓凸、缩颈或翘曲等质量缺陷,不仅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外表美观,而且也严重影响使用功能,有时甚至需要拆除重新浇筑。

2. 防治措施

(1)在进行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模板本身自重、施工荷载、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浇筑及缷料所产生的侧向压力,进行最合理、量安全的荷载组合,以保证模板及支撑系统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2)梁、板底支撑间距应能够保证在混凝土、钢筋重量和施工荷载的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若为泥土地基,应进行认真夯实,设置排水沟,并铺设通长垫木或型钢,以保证竖向支撑不产生沉陷变形。

(3)当采用组合小钢模进行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数量设置,围檩及对拉螺栓的间距、规格也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设置。

(4)梁、柱模板若采用用卡具时,其间距要按照规定设置,并要切实卡紧模板,其宽度要比断面尺寸略小些。

(5)梁、墙模板的上部必须设置临时撑头,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振捣时,梁、墙上口的宽度。

(6)在浇筑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下料,严格控制一次浇筑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的两侧,除设置刚度满足、固定牢靠的对撑外,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7)对于跨度大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和板,其模板应按照设计有关规定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其跨度的1/1000~3/1000。

(8)当采用木模板或胶合板施工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防止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变形。

三、模板轴线出现位移

1. 质量问题

当混凝土浇筑完毕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的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设计轴线位置有偏移,与设计图纸不符,可能导致较大的质量缺陷。

2. 防治措施

(1)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时,严格按1/30~1/10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工程绘制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模板设计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

(2)模板在安装前,要用仪器测放出模板的轴线、边线,并经过有关技术人员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在支模时要严格按线安装。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置可靠的限位措施,如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的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的位置准确。

(4)在安装模板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紧身位置准确。

(5)根据所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项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当对模板的组成、制作质量、轴线、支架、顶撑、螺栓等,再进行一次认真检查、复核,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7)在混凝土浇筑时,应当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要均匀对称下料,一次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

四、模板接缝不严而漏浆

1. 质量问题

由于模板制作质量不合格,模板间接缝不严有较大间隙,在混凝土浇筑振捣时产生漏浆,轻者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2. 防治措施

(1)模板设计图翻样要认真,严格按照1/30~1/10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工程细部翻成施工详图,并详细进行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的质量意识,认真制作模板和拼装。

(2)严格选择制作模板的木材,尽量选用变形小、易加工的木材,其含水率应严格控制,制作时要拼缝严密。

(3)木模板的安装周期不宜过长,以防产生干缩裂缝;在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缝隙胀开。

(4)当采用钢模板时,对于已产生变形的模板必须进行修整,特别是边框发生变形的钢模板,最容易发生漏浆。

(5)钢模板间的缝隙要采取正确方法控制,不能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纸等材料嵌缝堵漏。

(6)梁、柱交接部位的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必要时缝间要加双面胶纸;对于发生错位要及时进行纠正。

五、模板支撑系统失稳

1. 质量问题

由于模板的支撑系统设计不合理,或因固定不牢靠而失稳,造成整个模板系统倒塌或结构变形等质量事故。

2. 处理方法

(1)检查已经立好模板工程的支架是否确实稳固,对关键的部位和杆件要进行必要的验算,如果支架的应力不满足,必须及时加固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2)对于重要结构施工的模板工程,必须根据荷载组合情况进行模板支架系统的设计和结构计算,不能只凭以往的经验盲目安装模板和支架。

(3)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向具体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进行检查,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 预防措施

(1)模板支架系统应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及模板类型,选配合适的模板系统;支架系统应进行必要的设计、验算和复核,确保支架系统可靠、稳固、不变形。

(2)木支架系统所用的木支柱规格不宜太小,一般用100mm*100mm的方材或梢径为80~120mm的圆木。支架所用的牵杠、隔栅、横档宜采用不小于50mm*100mm的木材钉牢楔紧,木支柱底下用对拔楔来调整标高及固定。

(3)钢质支架体系,一般可与模板体系相配合,其钢楞和支架的布置形式应满足模板设计要求,并能保证安全承受施工荷载。钢管支架体系一般宜扣成整体排架式,其立柱纵横间距控制在1m左右,同时应加设斜撑和剪刀撑。

上一篇:逐日海外 与时竞跑 下一篇:高层住宅外墙外保温建筑节能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