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定要与你和好

时间:2022-10-06 06:54:56

〔关键词〕高中生;角色扮演;情绪宣泄

这天,我在高三上了主题为“乐观三部曲”的心理活动课,课后,班里一位女生小叶(化名)把我拉到一旁,怯生生地说:“老师,你刚才举的案例和我很像,我和班里一位女生关系闹得很僵,现在不知道如何是好……”见小叶表情痛苦,情绪低落,直觉告诉我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眼看下节课就要开始了,我和她约好明天中午在心语室见。

第二天,小叶如约而至。

一、背景资料

1. 来访者自述

我与班里一女生童颜(化名)关系搞得很僵,以前我们是同桌,关系一般,偶尔会因一些事弄得不太愉快,两人关系不太和谐。这种不和谐在上学期末爆发,导火索是我无法忍受童颜在学习时不断制造出的噪音,如过度用力的写字声、猛力的翻书声、摇晃的桌椅声、背书声等,搅得我无法安心学习,思绪被她不断地干扰着,最后,我忍无可忍,终于鼓气勇气向她指了出来,可她居然一气之下把座位搬到了教室的最后一排,从此我俩不再是同桌,她离我远远的。我觉得是自己当时的表达方式不妥,因此特别自责,很想挽回和童颜的关系,我鼓足勇气打电话到她家,但她一听是我就“砰”地挂断电话;我费尽苦心写了信给她,表达了我的歉意及想要和好的心愿,但她没有给我一点儿回音。童颜的冷漠让我自此害怕见到她,现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学习,上课都无法集中精神,总担心她又会以怎样的冷漠脸色来对待我。平时我也不敢与其他同学交流,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话题,总担心自己说错话,别人会对自己有意见。

2. 成長经历

来访者从小和父母、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与家人没有较强的情感联结。爷爷奶奶一方面一直瞧不起母亲,另一方面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让他们不太喜欢来访者。来访者的父亲也对母亲不好,常吵架,后来因母亲常年出差在外,父亲怀疑母亲有外遇(来访者坚信自己的母亲是清白的),家庭矛盾升级,最终在来访者小学五年级时父母离婚,来访者由母亲抚养。

3. 咨询师观察

来访者说话声音很小,交流中总是低着头,不敢与人有目光的接触,显得有些自卑,来访者自述:“觉得一旦有视线的交流,对方就能看到真实的自己,特别是自己不好的一面。”在与人交往中小心翼翼,害怕说错话、做错事。因太想获得友谊了,做任何事都表现得谨小慎微,但由于自己的交往方式不恰当,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反引起同学误会。

二、初步分析

1. 爱的缺失

来访者小叶的幼年生活是不幸的,冷漠而又不平等的家庭成员关系,不被長辈接纳、尊重和喜爱,其与母亲在家庭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再加之童年时期父母的离异,使她严重缺乏安全感。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是否亲密、充满爱,将影响到孩子成年后与他人的关系。亲情的缺失,导致小叶从友情上获得弥补的愿望极其强烈。和同桌童颜关系的破裂,激起了小叶内心深处父母离异时的创伤情结,因此她穷尽各种方法试图挽回与童颜的关系。

2. 自卑的性格

小叶在与人交流中低头、不敢正视对方、声音很低、总担心自己说错话做错事,越担心就越无法向他人准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总想把自己隐藏起来,觉得别人很容易就能看透自己,知道自己是一个家庭不幸的孩子。冷漠的家庭环境和不幸的成長经历使小叶自卑心理较重,错误的认知及不恰当的交友方式使其很难交到朋友。

3. 压抑的情绪

对于和童颜的关系,小叶表现出极度的懊恼与悔恨,认为自己应当为这份破裂的关系承担全部的责任。而童颜的冷漠、忽视、拒绝让小叶的自尊心降到了极点,充满了内疚感,这些被压抑的悔恨、懊恼情绪,触发了小叶幼年时在家中受冷落、被忽视的消极情绪,对此小叶选择了默默忍受。这些被抑制的负面情感没能通过合理的途径得以宣泄,影响到了小叶的人际、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

三、咨询过程

这是一个给人第一印象很单纯的女生,齐刘海,胖乎乎的脸蛋,大又圆的眼睛似乎有意在躲闪什么。小叶一走进心语室,我就打趣地说到:“原来你就是国家队大名鼎鼎的××啊!(读音相同)”小叶原本紧皱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些。在深入了解小叶的情绪困扰、成長历程中,我不断运用共情、理解、尊重、释义等咨询技术给予支持。由于小叶目前情绪困扰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责的情绪没能得到合理释放,因此在良好、互信的咨访关系建立后,我采用了角色扮演法,由我扮演童颜,引导她进行情感宣泄。以下是角色扮演中的对话片段:

咨询师:你怎么找心理老师去了?是不是又去告我的状了?

来访者:(瞪大了眼睛,感到震惊与害怕,泪水已在眼眶里打转)我……没有……我只是想去找老师帮忙,我很想与你和好。

咨询师:我觉得没这个必要吧!我不想再和你交往了!

……

来访者:这都是我的错,我向你道歉……我很想和你交往……求你原谅我……”(泪如泉涌,哽咽着)

咨询师:那你说说看你哪些地方做错了?

来访者:我不该那么大声地责怪你制造噪音,影响我学习,我态度很不好。我知道都是我的错,都怪我,我一直想要挽回,我给你写信、打电话,你都不肯原谅我……”(泣不成声)

咨询师:其实,我也有不对的地方。我当时不该冲你发那么大的火,不该把位置调到离你远远的地方,我知道那样你会很难过,我是故意气你的。对不起,我伤害了你……

与“童颜”的对话让小叶的情绪得到宣泄,我递过纸巾,坐到她身边,紧握她的手,搂着她的肩。她也紧紧地拽住我的手,生怕这来之不易的友情又会在瞬间溜走。

随后,针对小叶在交往中的不自如表现进行了行为训练。我要求小叶说话大声、面带笑容、有目光接触,而这些是她一直未能做到的,小叶在练习中表现得很棒,我给予了小叶极大的肯定,并鼓励她在生活中也能做到这些,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同时布置作业:向班里的各科代表请教,以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为话题与人展开交流,锻炼交往能力。

小叶离开了心语室,虽然眼里还噙着未擦干的泪水,但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我由衷地为她高兴。也许,当初小叶来访的目的是想挽回她和童颜的关系,但此刻,这似乎不太重要了……

四、咨询效果

三天后课间操时,小叶再次来到心语室,我心想:第二次的咨询要拉开序幕了,但小叶一改第一次来时的苦恼,她是微笑着走进来的,正在我纳闷的时候,她一脸喜悦地开口了:“老师,自从周二以后,我进步了很多,开始与周围同学交谈,在宿舍也能和舍友交流了,也敢与他们目光对视,发物理作业时(小叶是物理课代表),居然用自己的热情感化了一位平时对自己很冷漠的男生。”我長舒一口气,原来是来报喜的!我鼓励小叶继续努力,保持这些积极行为。

又过了10天,这位很乐于和他人分享喜悦的小叶同学又给我传来喜讯:“和同学相处很愉快,去苏州社会实践时大家还主动要求和我一个组。童颜还主动和我交流呢!”我为小叶喝彩,她用自己的变化美化了周遭的人与环境,也为自己营造了更舒适的成長氛围!

五、感悟

这是一例因家庭不和、父母离异而导致社交交往障碍的案例。来访者内心深处的创伤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可能通过一两次的辅导就能愈合。

我们呼吁:每一对父母,应当竭尽全力,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给孩子更多的关爱,让每个孩子的成長道路更顺畅。

(作者单位:1.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堰桥中学,无锡,214000;2.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无锡,214000)

编辑 / 杨 怡 任玉丹 终校 / 于 洪

上一篇:以培养班干部为抓手,促进班级和谐建设 下一篇:我为什么需要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