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采用地膜覆盖提高花生单产

时间:2022-10-06 06:34:47

摘 要:花生是我国重要经济农作物,以其特有的营养和功效,倍受人们的亲睐,在民间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荣昌县也有种植花生的习惯,多年来,人们一直沿用露地栽培,受气候和土壤的影响,花生产量一直不稳定或偏低。近年来荣昌县采用地膜覆种植技术,花生产量取得很大提升,本文通过花生地膜覆盖增产原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田间管理技术;地膜覆盖技术问题等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如何采用地膜覆种植技术来提升花生产量。

关键词:地膜;地膜覆盖;花生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017

1 生覆盖地膜可有效增产的原理

为花生覆盖地膜,可以起到储存热量、增温以及保温作用,花生在前期的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活动积温,覆盖地膜可以抢回有效积温230~270℃。有了这层地膜,可以提墒保墒,有效减缓土壤中的水份蒸发。花生在覆膜后,膜内的温度会逐渐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下层的水份还会持续上移,这些水份之后会聚集在膜上层,这就是提墒效应。而膜上层的水,在遇到膜外的冷空气时又会形成一粒粒的小水珠,这些水珠最终又会重新降落到土壤里面,整个过程可以起到提高土壤墒情的作用。 通过增加供肥的能力,改善土壤的化学与物理性状,来促进根系的良好发育。在施肥之后,要避免风吹雨打,避免中间翻耕。土壤的耕层结构相对疏松,这样,有利于根系的发育。温度与湿度的条件要控制,这样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使土壤中的养分分解和释放更加快速。减轻病虫害困扰,控制杂草蔓延。为控制杂草的蔓延影响作物生长,并且节省用除草类农药的花费,地膜花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在高温下,能让杂草自行变枯。是因为这样能破坏病虫害的生长环境,对土壤内病虫害的进一步遏制提供了有效方法。

2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的技术要点

2.1 品种的选择

地膜覆盖技术对农作物的选择有一定的标准,其选择的标准为:生育期在120~130d。活动积温2500℃左右,增产潜力大、抗性强、不早衰的高产稳产品种。只要符合以上选择标准的品种,就能适合花生地膜种植。

2.2 土地的选择

适合使用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的土地选择也有一定的标准,其标准为:土地层相对较为厚实并具备良好的排灌系统,土地肥力不能过于贫瘠,水土与肥料的保持性良好,土地组成性质为全部土壤或者为半土壤,完全沙性土壤不能使用该技术。

2.3 整地与施肥

将土地精细精细的整理出来是地膜栽培技术达到丰产高收的重要环节。其标准为:土地没有明显的石头与大颗粒的土壤,土壤表层土质看起来颗粒均匀。施肥是提高花生地膜栽培技术产量的重要基础。农家肥或者化肥这2种肥料都可以实施。农家肥以1000~1500kg/667m2的标准投入腐熟的肥料,没有农家肥可换其他肥料,结合整地施入底肥。化肥45%花生专用肥40~50kg,投入肥料后丰产效果显著。花生地里易生杂草,因此,盖膜前需用“盖草能”喷施土面,以防除杂草。具体用法参照使用说明书。破膜引苗,花生出苗时,扒开花生窝内茎部泥土,引苗出膜。

3 田间管理技术

清棵蹲苗、查窝补缺:在出苗后期,用带土预备苗补窝。每667m2花工2个,增产50kg以上,是一项费省效宏的技术措施。在花生的整个成长发育过程中,地膜需要人工保护其完整性,不被外力因素破坏,这样才能达到地膜栽培要求。花生病害的防治,主要有花生枯萎病和花生叶斑病这2种病害。通常使用托布津液喷雾(稀释100倍)或者可湿性代森锌液(稀释400倍),50%多菌灵按种子量的0.3%~1%拌种防止枯萎病。花生虫害的防治,主要是通过使用一些目前市场上常见辛硫磷来进行防治害虫的,主要操作步骤:以400g/667m2辛硫磷均匀的撒入土壤,撒入同时进行土地翻整,这一药物和操作步骤能够有效的防治蛴螬(老母虫)、金叶虫等虫害。

4 花生地膜覆w技术重点注意问题

选择花生品种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生长周期事宜的品种,不能选择早熟和晚熟品种,只有生长发育时间在4个月左右的花生品种才适于使用花生地膜栽培技术。品种选择好并种植后,第一时间覆盖地膜,选择地膜规时,需要从增温效果和便于操作为基础。如果从节约成本方面考虑,可以选择一次性的透明白色地膜为好,覆盖地膜时土壤与地膜之间需要用土壤压实,以免留有空隙。地膜不能分拉伸,以免断裂。

参考文献

[1]薛少平,朱琳,姚万生,等.麦草覆盖与地膜覆盖对旱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2(6):71-73.

[2]林洪鑫,刘仁根,肖运萍,袁展汽.不同种植时期地膜覆盖对木薯出苗率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44-148.

上一篇:蔬菜大棚中滴灌技术的水肥一体化应用 下一篇:分析新形势下我国农产品加工的发展思路及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