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快乐超越课堂

时间:2022-10-06 03:51:57

让快乐超越课堂

【摘要】当新课程改革向我们走来的时候,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机械地接受的那种模式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充满快乐的思考、感悟的喜悦,使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营造出一份和谐而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以下我从思考的快乐、体验的喜悦、交往的乐趣等方面浅谈课堂教学的和谐生成。

【关键词】快乐;课堂;和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375-01

1 增强教师自身语言的幽默感

小学里,大多受学生喜欢的是语文老师,他们一般都带有一些幽默感,因为这样,可以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带有生机,使紧张、沉闷的气氛开始活跃,减轻了学生学习中的心理压力。例如,一堂语文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在读黑板上的词语,正在大家聚精会神读的时候,突然教室门“啪”的一声巨响,被风吹得碰上墙了。这时恰好响起了下课铃声。老师抓住时机,笑着说:“看来风儿是要提醒我们可以休息了,下课。”老师和学生们在会心一笑中结束了这一堂课的学习。

2 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方式

老师在教学中可大胆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整个学习过程放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使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去,使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个结果,更重要的是参与了结果的生成过程。老师可以改变传统的座次方式,把学生分成四组,围坐在教室的四周。上课时先设计了一个活动场面:学校操场上非常的热闹,让学生说说操场上有几项活动?你参加过什么活动?学生顿时会兴趣盎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争先恐后地回答,课堂气氛变得十分活跃。然后又设计了让孩子们自己读儿歌,不认识的字互相交流,说说为什么要进行体育锻炼?适时地组织学生采取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最后由学生总结出活动所得。学生自己在活动中探索出了概念,便十分高兴。

3 实践:让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一种师生互动,主体共同发展的新型教学观。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学习要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这充分说明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互为主体。例如,在口语交际课《我们的画》一课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树叶、布、纸等。先让学生自己随便搭着玩,然后在适当时机提出一个问题:把这些东西组合起来会是什么样子?可以组成不同的画,可以画下来,看谁想得多?画的漂亮?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动起来了,手动起来了,思路、方法也多起来了。最后小组间互相交流,并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去展示。于是,学生就在动手实践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更多的语言素材。从课堂结构来看,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活动的过程,学生是在活动中发现、活动中思考,活动中体验,活动中发展的,而且实现了个人活动与小组活动相结合。正是由于活动材料的充足,老师的大胆放手,才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

新课程提倡的是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不断激发学生乐于学习语文的过程,这就促使教师不断地探究,不断地思索,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互为主体,共同发展!

4 感悟:让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充满精神生活的过程

语文课堂教学中,把感悟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感知、主动地体验、主动地领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感,学有所悟!语文课堂教学注重用人的感情、意志去激活语言,用经历、心境去补充语言,用联想、想象去联系语言,创造一种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逐步发生感悟来施教。就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

新课标阐明,作为现代社会要求的公民,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形成健全人格,这样的培养目标,其途经便是人文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在熏陶感染中逐渐形成。这一方面的内容,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是比较薄弱的,而且不太容易落实。可喜的是在这次新课程改革中,在教学设计的目标、过程、内容中人文熏陶得到体现。老师们利用美,利用形象,使教学触及到儿童的情感世界。这样的教学真是进入了一种新的境界。例如,老师在教学《两只鸟蛋》时,要始终把握学生的情感脉落,激起学生对小鸟的爱怜之心,并且设计:“你想和鸟妈妈说些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这样,就非常微妙地把已经激起的情感,让儿童在句式训练中表达出来。这样的语文课便会洋溢出更多的情趣,能撩开孩子无边的思绪和遐想,使课堂传授的知识内容能得到升华。语文课当中的“快乐教育”应是向课外延伸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总之, 和谐――这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在新课程改革下,“和谐教育”让我们提倡,让知识超越教材,让快乐超越课堂。

上一篇:利用活动课落实语文素质教育 下一篇:激励性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