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更年期心理波动

时间:2022-10-06 03:37:37

正确对待更年期心理波动

典型案例:

王老师退休之后,一直跟女儿小梅住。小梅还没有结婚,跟她住的前两年,王老师还觉得挺融洽的。可是最近她和小梅的关系渐渐从亲昵走向疏远,有时候竟成为“敌人”。

小梅大学毕业工作5年了,她经常把时间用在梳妆打扮上,花钱也很随便,而且对找对象的事情总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这让做母亲的王老师很担心,所以有时候还经常偷听女儿的电话,看她到底做些什么。有一次,王老师偷听电话被小梅发现了,小梅特别生气,言辞激烈地提出抗议。王老师就更生气了,还把手里正在洗的碗狠狠摔到地上。从这以后,王老师跟小梅就经常吵架,一吵架的时候王老师就火冒三丈,厨房里的所有碗碟都成了她的出气筒。

每次王老师发脾气的时候,她丈夫老沈也会让她火上加油。老沈总说她脾气大,无理取闹,“更年期综合征”一大箩。王老师觉得,老沈肯定是嫌弃她了,她觉得从很多蛛丝马迹来看,老沈都有出轨的可能。比如说老沈经常会在楼下小商店买烟,跟小商店老板娘有说有笑,而在家就不开心。她觉得这样的证据很多,自己简直不知该如何应付。

在千头万绪下,王老师觉得她身体里像有一团火,烧得她心烦意乱,难以承受。所以她常烦躁不安,半夜经常坐起来哭,白天则一个人自言自语。她实在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像以前一样,跟家里人和平相处。

心理分析:

人的一生要经历两次性激素的波动,第一次是青春期的心理反应,第二次波动是性激素的“退潮”,它使人从壮年转入更年期,这时也会激起心理的波动,这就是更年期的心理反应。显然,王老师的表现正是更年期的心理反应。

更年期标志着中年向老年过渡。女性一般在47岁至52岁左右开始,绝经后2至3年。这个阶段是生理和心理上较明显地呈现衰老过程的一个起点,是一生中变化比较剧烈的时期,所以被称为"多事之秋"。但这并不可怕,只要正确对待,每个人都能顺利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更年期主要的心理变化,就是情绪易波动而不稳定,焦虑、敏感、好借故生事,多疑、忧郁、好争吵、因小事而冲动、注意力不易集中、不安而无主见、絮叨多话、无名怒火及易激怒等。

更年期妇女往往过分敏感,把发生在周围的一些不愉快事件强行与自己联系,王老师见丈夫跟异性正常交往,她联想有第三者。这些联想往往是灰色的,使人不愉快、懊丧、伤心。

王老师这种更年期的心理波动和身体症状都是暂时性的功能紊乱,不要看得太严重。大多数妇女更年期的症状可以自然缓解,没有必要害怕,只要注意心理调适,可以安然度过。

心理处方:

王老师关键要做好心理调适,努力做到“三自”,即自我认同、自我宣泄、自得其乐。

自我认同:处于更年期的妇女,身体主要的变化是内分泌功能减退,突出的是卵巢功能衰退。这一变化或轻或重地引起体内一系列平衡失调,使人体功能系统的平衡性减弱,从而导致人体对环境的适应力下降,对各种精神和躯体变化都比较敏感,出现情绪波动,事情多变。对此,王老师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足够的思想准备。要认识更年期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理现象,是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

自我宣泄:喜、怒、哀、乐、忧、思、惊是人常有的情绪反映。更年期妇女精神稳定性差,情感波动大,心理容易失衡。所以,自我宣泄非常重要。比如与亲友倾诉,和音乐交流,与书籍对话,和作品中的人物心灵沟通,拥抱大自然,学会制怒,学会遇事换位思考,从而抚平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心理得到一种慰藉,减轻一些压力。

自得其乐:常言说“多一份兴趣,就多一份欢乐”,兴趣是一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粮食。王老师可在家务之余,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插花、编织、种花、裁剪、旅游、烹调、跳舞、看书、书法、绘画、听音乐、逛商店等等。这些活动既可陶冶情操,也可以使自己增加一些生活的技能。 此外,适当的运动会使更年期妇女生活充满朝气,提高睡眠质量,防止发胖,提高身体的适应性和抵抗力。

上一篇:他为什么要活埋邻居两个幼童 下一篇:癌症患者如何走出抑郁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