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师课堂调控艺术的表现形式归纳

时间:2022-10-06 02:35:34

物理教师课堂调控艺术的表现形式归纳

摘 要: 课堂调控艺术,是教师为适应教学的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教学规律,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敏锐地察觉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快速调整教学方案,采取灵活而有效的调控艺术形式,以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物理教师 课堂调控艺术 表现形式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我们可将这种技巧称为课堂调控艺术。课堂调控艺术,是教师为适应教学的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教学规律,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建立在教育科学理论基础上的教育经验的升华,它实质上是一种处理“教与学”矛盾的调控艺术的展现。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下,教师的课堂调控艺术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因此,教师要注意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课堂调控艺术。我现将物理教师课堂调控艺术常见的表现形式加以归纳,与同仁探讨。

一、启发讨论,点拨纠偏,归纳补充

当学生的反馈信息带有普遍的意义,对于知识模式的建构具有一定价值时,教师可以适时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及时点拨纠偏、归纳补充。

例如:如图1所示,一根长L的轻质细杆,在中点和端点处,固定两质量相等的小球A、B,将杆拉至水平位置,松手后,由静止开始绕轴O摆下,求杆到竖直位置时,两球的速度大小。

在解此题时,学生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判断:在杆摆下的过程中,A、B两球只受重力作用做功,因而A、B两球的机械能各自守恒。

其结果是否正确,是否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呢?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回答,一个学生提出用柔软的细线代替细杆,让其自由摆下的设想。按其实施,结果发现在运动过程中,细线并不像细杆那样平直,而是弯折如图2所示,表示两球的运动步调并不一致,即A的角速度大于B的角速度。通过新的观察、新的感受,学生形成了新的思维方式。经过积极思考后,学生终于明白,那是因为杆的作用力对A做负功,对B做正功。所以我们就不能将机械能守恒单独运用于A球或B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将球踢给学生”,通过启发与点拨,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可激发他们进一步的求知欲望,在深入的探讨中建构新的认知模式,符合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架桥设坡,调节难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发现原来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就要适当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若发现预设的问题过于简单,就要添加问题,增加难度,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平抛运动”教学时,教师演示了小球沿弧形槽作平抛运动后,如果直接提出平抛运动的特点是什么的问题,学生就会觉得问题太突然难以回答,教师可提出三个适度性的问题:①小球在离开槽的瞬间有无初速度?方向如何?②小球离开槽后在空中的运动受到什么力的作用?方向怎样?(空气阻力不计)③小球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通过这三个问题起到架桥设坡的作用,再提出原问题,学生稍加思索就可解决。通过一环扣一环、一层扣一层的提问,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经过层层剖析、循序推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彼岸和释疑明理的高峰。

三、创设情景,激活课堂

课堂气氛沉闷,就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就难以使学生冷静思考,所以教师要及时调控学生的不良情绪,引导学生改变情绪,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状态。

例如:在“液体表面张力”教学中,我设疑:“回形针、小硬币能否浮在水面上呢?”大多数学生回答:“不能,原因是回形针、小硬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放在水中会下沉。”于是我做了下面的实验:将一玻璃水槽放在实物投影台上,在水槽中放一小烧杯,往烧杯中倒满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面竟可高出烧杯口,这是以前他们没有注意到的现象,学生由此产生好奇心理。接着我把一角硬币从杯口边沿一侧慢慢平放入,水面上竟可以放好几个一角硬币。我引导学生猜想液面像什么能够托住轻小的物体,然后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经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液体表面如同弹性橡皮膜一样,液体表面存在分子张力。学生在“问题情境―探究发现―交流归纳―新情境”下的迁移与循环往复参与中,动手、动脑、动口,重新创造和发现知识,并产生了积极情感。

四、设陷置疑,加深记忆

由于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犯一些错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陷置疑,使学生充分暴露错误。教师应通过指错、纠错过程,引导学生最终获得解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引诱学生在关键地方犯错误,或者先有意设陷置疑,再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错误原因,走出误区,使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得以训练。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授课老师通过列举生活中实例概括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引出论题“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学生通过讨论,同意或否定教师的观点,并举例说明理由。老师“坚持”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并且用演示实验加以支持这一观点。学生则进一步用实例或设计实验进行反驳。老师承认被学生“驳倒”了,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即运动无需外力来维持,外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教师同时指出,要观察分析事物的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从而学生深刻理解了“牛顿第一定律”的本质。

五、随机应变,因势利导

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的事情发生,使课堂教学发生紊乱,这时教师应该因势利导,想方设法把出现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注意力发生转移,这样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波的干涉和衍射”教学过程中,突然听到远处公路上一声巨响,课堂一阵惊扰,学生议论纷纷。此时教师可随机应变,顺势引导学生分析“巨响”是通过什么途径传递到耳中,属于教学内容中的哪种现象,从而顺利扭转课堂,回归教学主题。

六、反诘寻因,探疑适度

教师对学生所提问题的实质要澄清,或者问题的依据不明确时,要善于反诘,让学生在新的条件下思考,找出结果。如有少数学生坚持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外力来维持,教师可提出反诘的问题:在平路上骑自行车时,如果不用力蹬车,自行车会立即停下来吗?如果路面是非常光滑的,自行车将如何运动呢?如果学生所提问题不属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后学习中还要研究)或重点时,为了探疑的适度,教师可以婉转加以说明,适可而止,避免节外生枝,纠缠不清,小题大做,喧宾夺主,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总之,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它是科学和艺术两者的融合体。单一谈科学或艺术都是对教育的分割,只有真正实现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融合,才是对教育最好的诠释。所以,教师在把握课堂调控艺术的形式的基础上,要结合学生个性、情感及认知能力,迅速、准确、恰当地把握课堂节奏,利用艺术的形式来传授科学,利用传授科学的同时来展示教育艺术的一面,进而实现教育的完整统一,使教育和学生的发展相得益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如何有效实现初高中物理学习的顺利过渡 下一篇:巧用运动的多样性解决运动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