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泡灌液中检出一粘质沙质沙雷菌

时间:2022-10-06 02:30:10

【摘要】粘质沙雷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近年来渐成为临床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本文报道了从一肺泡灌洗液中分离到一株产红素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根据标本中分离得到的粘质沙雷氏菌的生化特性,本菌属于肠杆菌科,经微生物学鉴定该菌为粘质沙雷氏菌属。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粘质沙雷菌对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磷酶素、克林霉素、利福平等敏感(S),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敏感性下降为中介[1],对头胞类、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多粘菌素B等耐药(R)。该菌株耐紫外线照射。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小白鼠有致病力。

【关键词】粘质沙雷氏菌;分离;生物学特性

1病历资料

我院2012年12月收治一呼吸内科患者,患者王XX、男、68岁、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症状,畏寒、寒战后发热40℃,抗炎治疗5天无效转入我院。入院后查体:T:38.9℃;P:104次/分;R:20次/分;BP:110/89mmHg;X光片检查显示:左上肺感染灶。WBC计数:28.2×109/L,分类计数:中性分叶核粒细胞:88%、淋巴细胞:11%。单核细胞:1%;血红蛋白:60g/L;CT提示两侧胸腔积液,积液常规检查提示为化脓性积液。经补液抗炎及对症等支持治疗,患者一般情况较差,拌脓毒血症,多脏器能衰竭,家属要求出院。

2微生物学检查

2.1分离培养

2.1.1仪器与试剂MH琼脂平板、血平板(BAP)、中国兰平板(EMB)、麦康凯平板(MAC)均由杭州天和生物试剂公司提供,Vitek全自动细菌分析仪,35℃CO2恒温孵育箱,GY-15e细菌鉴定卡,GPS-107药敏试验卡为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

2.1.2分离培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经35℃孵育24h后,分纯,然后分别接种于BAP,EMB或MAC等肠道选择鉴别培养基,经24h培养后在血平板上生长良好菌落:圆形,直径1.5-2mm,光滑,中心粒状、不透明、灰白色或粉红色菌落呈粘液状,能在40℃环境生长,生长pH:6-9不需Na+,在EMB上有时有金属光泽,在MAC上成粉红色或红色菌落.粘质沙雷菌中分出一个生物群,其中,A1A2菌株产生红色(Prodigiosin)脂溶性色素,不扩散不溶于水,使菌落全部或中心或边缘呈红色,培养条件不同,色调可呈橙黄、粉红或深红。室温更易产生,厌O2环境不产生[1]。A2的某些菌株可产生红色水溶性的吡羧酸(Pyrimine),使培养基呈红色、菌落微红或灰白色。

2.1.3细菌鉴定该菌落经涂片革兰染色、鞭毛染色、荚膜染色镜检为革兰阴性小杆菌。有周身鞭毛、无芽胞、无荚膜。经培养、涂片、染色及分离鉴定,本菌属于肠杆菌科,该菌为粘质沙雷菌。

2.2生化反应兼性厌氧生长,主要生化试验氧化酶阴性(-),葡萄糖发酵(+),硝酸盐还原(+)葡萄酸盐(+)动力(+)、TST(三糖铁1产碱/产酸或产酸/产酸、枸橼酸钠(CIT)(+)、VRE(脲酶)(+)/±、IND(吲哚)(-)、OPeN(鸟氨酸脱羧酶)(+)、LYS(赖氨酸)(+)、精氨酸(-)、V-P(+)、H2S(-)、丙二酸盐(-)、苯丙氨酸脱氨酶(-)、脂酶、明胶酶和DNA酶水解均呈(+)、L阿拉伯粘发酵(-)、D-阿拉伯酶(-)、D―山梨醇(+)、蔗糖(+)、乳糖(-)、棉子糖(-)。用GY-15e系统鉴定编码为11266,符合率99.8%,为粘质沙雷菌[2]。与同属中其他种的主要区别是阿拉伯糖、棉子糖、木糖均为(-)。

2.3抗原结构粘质沙雷菌已知有O抗原21种、H抗原有25种,其中O5分为O5a、Osb、O5c;O10分为O10a、O10b、O10c;O16分为O16a、O16b、O16c。

2.4药敏试验及结果分析采用稀释法用CPS-107药敏鉴定卡,各种抗生素的溶解液和稀释液参照CLSI 2008 M100S18文件。[3]。结果粘质沙雷菌对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磷酶素、克林霉素、利福平等敏感(S),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敏感性下降为中介[1],对头胞类、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多粘菌素B等耐药(R)。

3讨论

粘质沙雷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分布于土壤、水、植物表面及食物中。近年来渐成为临床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由于该菌具有侵袭性强并对许多常用抗生素有耐药性,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致病菌。多在体衰、免疫力低下、各种医疗处置以及生活环境不良情况下发生感染和医院内感染,据报道,该菌曾多次引起医院内感染的爆发流行[4]。对该株粘质沙雷氏菌进行14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粘质沙雷氏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较高的耐药率。常导致人感染的疾病中有:泌尿系统系感染、局部脓肿及多脏器脓肿全身性感染,可从尿、血、伤口、肺、肝脾、皮肤溃疡、耳分泌物分离到。

参考文献

[1]孔丽清,齐雅君,唱丽敏,王铁军.我院粘质沙雷氏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12).

[2]张沂平,徐农,娄广媛,钟海均,余新民,楼彩金;粘质沙雷菌菌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0(03).

[3]丛玉隆,主编.细菌的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法[A].实用检验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31.

[4]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809.

上一篇: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在中晚期妊娠引产中... 下一篇:淋巴瘤化疗患者应激反应及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