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舞蹈教育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时间:2022-10-06 02:16:49

高中舞蹈教育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摘 要: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们都是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但有时也用语言配以动作表达思想感情。舞蹈则是以人体的动作为手段,有节奏、形象地变换不同的动作姿态,从而构成舞蹈的艺术形象。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舞蹈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高中舞蹈 教育 发展

舞蹈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不仅要求同学们具备良好的外形条件和运动素质,还要求人们具备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科学合理的舞蹈活动对促进人的智力发展与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中“舞蹈”教育的功用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这一时期是人的智慧和身体发育的最高峰,也是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的舞蹈教育和教学对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高中生的骨骼还没有完全骨化,弹性的可塑性大,通过舞蹈动作,能促进骨骼柔韧的发展,同时对肌肉、心血管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舞蹈的动作,有的是动静结合,有的是行云流水连续不断,对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都有一定的影响。因为舞蹈动作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人体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伴奏下,展现各种姿态,充分抒感,反映某种意境,能够使青少年把真实情感、丰富的生活内涵融入舞蹈活动,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

二、高中舞蹈教育发展的现状

舞蹈教育不仅能够促进人的智力发展,而且能够开发人的潜在的非智力因素。舞蹈能够培养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社会生活;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3.培养舞蹈欣赏的能力,陶冶美的情操。

此外,舞蹈教学的意义与作用还表现在舞蹈是塑造青少年形体美、姿态美、气质美的重要手段。舞蹈练部分时间都是集体进行的,这有助于增进友谊、加强与伙伴之间的合作、增强群体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会学习的方法,锻炼自己的意志,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将韵律体操和舞蹈作为限选教学内容之一。高中三学年共分为相互衔接、不断提高的三个层次,各层次教材的特点如下:

第一层次,突出了在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再提高。它在知识、技能、心理等多方面的教学要求,仍是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多方面的基础。

第二层次,突出了“基础深化”。它是在第一层次教学要求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在大量的教学训练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动作表现力,充分发挥韵律体操和舞蹈对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作用。

第三层次,突出了“应用与表现”。它是在二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练效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深入学习和未来运用此项目锻炼身体、加强社会交往等打下良好基础,从参与、喜欢,向爱好、特长发展。

三、高中舞蹈教育发展的对策

舞蹈教育是美育中最直观、最形象的教育。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审美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对美的感受能力的强弱。”另外,舞蹈教育还有利于培养高品位的“文化”人。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体现”和“表现”在舞蹈表演艺术中的应用问题。“体现”就是经过内在体验之后再到外在体现出来,在舞蹈表演艺术中的“体现”,和话剧表演的“体现”是一样的。在舞蹈表演艺术中“体现”大多表现在手势、哑剧、生活动作的模仿方面,只是比生活中的手势、动作夸张、美化了而已。而“表现”则是涉及到狄德罗的“理想的范本”的命题。京剧表演艺术毫无疑义地认定是“体验又表现的程式化表演”,那么舞蹈有没有“理想的范本”呢?也应该毫无疑义地认定是有的,程式运作和预先设计好的“舞蹈台词”就是“理想的范本”,现在深入地探讨的问题是“理想的范本”等于表现。舞蹈是“体现”还是“表现”呢?通过这本舞蹈表演艺术基础教程的反复论述,也已经可以清楚地认定:“舞蹈表演艺术是既体验又体现、与表现相结合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只是有的作品体验、体现的分量大些,但不管怎样,在每次演出时体验、体现、表现都要有新的创造,体验、体现、表现三者关系是互动的、渗透的、复杂的、微妙的,而完美的舞蹈表演正是在这三者统一中得以展现的。

四、结论

走进舞蹈世界,学生能充分体会到人体语言的美妙,内心的体验上升为人体的自然流露,是人应有的活力得到尽情的展现。学生健康的体态美与内心充实的情感世界都在舞蹈中得到充分体验。用舞蹈培养高品位的“文化”人,是舞蹈教育推动素质教育的更深层的意义,而这正是我们的素质教育所期待的。

参考文献

[1]孙乔 浅析舞蹈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J].大众文艺,2014,02,232。

[2]王帝 舞蹈教育思维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拓展与实践[J].艺术科技,2014,01,43。

[3]徐颖怡 如何构建高中舞蹈教学生态课堂[J].教育,2013,04,35-36。

[4]罗茜倩 舞蹈技巧在非职业舞蹈教育中的合理运用[J].艺海,2013,12,155-156。

上一篇:中职《电工基础》教学中抽象问题的处理方法 下一篇:化学实验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探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