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逻辑角度思考中国经济必须转型

时间:2022-10-06 01:33:56

从逻辑角度思考中国经济必须转型

过去60年,在前30年中,中国确实创造了不少奇迹,如两弹一星等,但代价是惨重的,即长期的贫困。而在后30年中,中国GDP年均增长率接近10%,这样一个泱泱大国的经济增速如此之快,可谓是世界奇迹。

不过,创造奇迹的逻辑是什么?将怎样演绎下去?应该要反思一下了。

中国经济持续繁荣,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而经济总量增长中投资增长的占比过高,居民消费的占比过低,大约在37%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占比一般在70%左右。这种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由政府主导经济增长的行政体制决定的。

中国本世纪以来,每次的5年规划都把GDP年均增长率的预期目标设在7.5%以下,说明最高决策层完全意识到经济增速过快会导致诸多问题,而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早在1995年就提出了,那么为何这些目标最终难以实现呢?

这或许是因为GDP增长率目标属于预期目标,故各地方政府不像对待节能减排、计划生育等约束性指标那样来认真对待。

由于地方政府拥有土地等资源,还有下属国有企业、银行渠道等,以及给予不同税收水平等权力,这使得地方政府理所当然地成为主导区域经济的主角。实质上,可以把地方政府看成是大型企业集团的CEO,而市场经济国家的地方政府主要职责是维持较高的社会保障水平、解决就业和缩小贫富差距,故而更像一个福利院院长。这就可以解释为何中国过去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方面投入一直严重偏低,也可以解释为何各地的GDP增速一直居高不下。

若把地方政府当成企业,那么,它的投资增长率、营业收入和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等与一般企业相比就不再高得离谱了。更关键的是,它是一个准企业,没有利润考核要求和资产负债比率限制,于是借钱扩张、大兴土木、铺摊子就成为地方政府的普遍行为。

因此,中国经济高增长之所以能持续那么久,其实有它的体制逻辑,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尽管所谓的高增长奇迹至少在过去10年中并不是最高决策层希望看到的,因为这已经导致资源的过量耗费、地方政府债务水平过高以及教育、医疗等长期投入不足等问题,但如果不从体制上入手去改变它,那么,即便再过10年,中国经济还将保持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模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将依然遥遥无期。

不过,触动经济及行政体制改革的因素也在不断累积,主要是地方政府的资源支配能力在削弱,如地方融资平台的巨额偿债高峰即将到来,同时,由于房地产的低迷让土地出让收入减少,而经济减速又将减少财政收入。此外,社保等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缺口日渐扩大,也将倒逼政府调整支出结构。从今年上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看,基建投资的增速下降最为明显,表明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投资已经开始增加了。

中医的哲学基础是阴阳理论、五行学说等,相对缺乏实证研究和逻辑推理过程。同样,儒学的哲学基础也是阴阳五行,讲究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英政治,讲究人治,不习惯从体制机制中找答案。

这种延续几千年的思维习惯,导致至今中国还是偏重于通过普及精英思想来实现远大目标,而不是通过逻辑分析来获知不同制度模式下个人和群体的不同行为。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本身就是制度重新设计的结果,即改革开放、包产到户,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3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制度或面临再一次的调整。

但有人总是期望经济领域内奇迹的发生,而不愿接受经济将面临硬着陆风险的逻辑推理结果。如果仔细分析“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却都没有实现的目标,原因都可以归结为制度安排或设计上的缺失。尽管全国上下都有强烈的意愿去实现该目标,但这样的“奇迹”还是不会发生,因为不符合逻辑规律。如缩小收入差距目标、提高消费占比目标、产业升级目标和区域振兴目标等。

如今,“十二五”规划再度提出同样的目标,尽管还是没有看到有对应的财政资源或制度调整来为此作铺垫,但我反倒相信这些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变大了,因为随着经济高增长已经难以持续下去,不断堆积的各种矛盾终将爆发出来,最终会倒逼出相关体制的改革,市场自身具有的调节机制终将发挥作用,这也是市场的逻辑规律。

上一篇:群雄谁领尚难决断 下一篇:盈利渺茫56网无奈委身陈一舟 生存艰辛二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