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时间:2022-10-06 01:25:23

浅谈如何做好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摘要】:在高考复习的所有学科中,二轮复习最重要。化学也不例外,此阶段复习是高考成败的关键。我在此结合自身多年的高三化学教学经验及深刻体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搞好考前第二轮复习的具体措施进行了简单探讨,供大家参评。

【关键词】:化学 高考 二轮复习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重拾遗忘知识点

高考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差距很大,一轮复习主要以梳理知识、沿袭教材顺序,逐章节复习,按部就班,注重化学基础知识的复习。通过一轮复习和练习,学生不仅重新回顾了一些快遗忘的知识,还对高一、高二吃了夹生饭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构建,更多的是以更高的视角对高一、高二的部分知识进行重新认识。就是把化学中杂、乱、散、繁琐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总结规律、优化思维,把基础知识升华为能力,是熟悉高考的重要阶段。学生经过一轮复习之后尽管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时往往凸显出薄弱的迹象。而二轮复习恰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跨度比较大,因此,大部分教师往往通过用专题教学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展开复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固然重要,但是要想切实做好二轮复习就需要学生在复习之前首先对一轮复习中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了解,并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切实抓住复习的主动权。一轮复习由于知识的含储量比较大,很多概念、公式等知识也容易被遗忘,所以在二轮复习这个阶段,若学生遇到遇到这种问题时要及时回顾课本,避免知识的大量遗忘,争取通过二轮复习可以巩固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

2搭建知识结构桥梁

2.1知识深化

知识的深化就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对知识进行认识和理解。其途径分别为:(1)从现象到本质,如我们在复习复分解反应的形成条件时会讲:有沉淀、气体、难电离物质生成、强酸生成弱酸或溶解度大的物质生成溶解度小的物质等。其实本质都是:由离子浓度大的向离子浓度小的方向进行。(2)从特例到一般,由 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这一反应推广到用负一价含氯的化合物和强氧化剂反应制取氯气,或通过用高价氯的化合物和强还原剂反应进行氯气的制取。(3)从理论到实践,如氯气在战场上的使用利用了它的什么性质?氯气泄露应该怎样处理?(4)从定性到定量,如实验室制取Al(OH)3的方法,酸碱中和反应的定量分析及它们的浓度计算等。

2.2知识集成化

所谓知识的集成化,顾名思义就是将化学教材中的零散知识集中化,将教材变薄,更方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具体做法就是将具有某属性的分散物质集中归类,形成一类。如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次氯酸及其盐、Na2O2、H2O2、SO2、O3、活性炭;呈淡黄色的物质:S、AgBr、Na2O2、TNT、FeS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弱酸酸式盐、弱酸铵盐、氨基酸、蛋白质等;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醛类、甲酸、甲酸某酯、甲酸盐、葡萄糖、麦芽糖等含醛基的物质;必须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有哪些?不稳定酸有哪些?还原性酸有哪些?常见的气体及其颜色、溶解性等。

2.3知识系统化

根据知识的属性或关系,将零散的、不成形的知识转换成全面的、系统的、有内在联系的归结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系统化。而高三二轮复习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结构网络模型,如复习化学基本计算时,要以物质的量为中心,以每个物理量的化学含义为切入点,把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微粒数、气体的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等贯穿整合起来,以及将质量守恒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整合运用到化学计算、过量计算和差值法计算中,让这些知识形成一个全面的整体架构。

3 将已学知识串成线

将已学的知识串成线就是抓住化学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将课本上的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将零碎的知识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化学课本上所列的知识点就像散落一地的珍珠,散乱的分布在每个角落,我们不好整体去把握它。而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根可以将这些珍珠穿起来的线,他就成了一个完整的帘子,无论寻找其中的哪一颗,我们都能信手拈来。而在知识的海洋里,贯穿整个珠帘的主线就是我们要寻找的知识线,散落一地的珍珠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点。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们缺少的不是这一颗颗的珍珠,缺少的是将这些珍珠组合到一起的线以及穿珍珠的动手能力。所以在第二轮复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寻找这根主线,还要对这种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要想真正的将知识串成链,我们首先要找到知识前后彼此间的关联,像这样的关联我们找到的越多,就越有利于我们将知识串联,不仅如此,还有利于我们正确的把握知识点,将问题的思考面扩大化,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4 培养科学的应试习惯

若要说解题方法是理性的表现,那么解题习惯就可以说成是感性的特征表现。在平时做题时,很多学生由于时间比较充足,都可以理性的答题。但是考试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其中尤其是高考的时候,由于时间的限制和心理压力的影响,很多在日常中教师强调的知识点和接替技巧都会被这些外在因素所影响,导致被遗忘。

考试成功主要靠二个因素:第一点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硬件,即平时掌握的知识程度和相关能力;第二点就是相对应的软件,即考前和考中的心理状态。虽然实力是基础,可发挥更是关键,因为它是考试成功与否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一个考生失利于高考考场,那么他可能是失在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上,也可能失在解题技巧和策略上面,还有可能就是失利于自身的心态之上,不管其中的任何一点都是学生取得成功必备的前提,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2012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考试说明》

【2】2011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

上一篇:中英语教学中常见问初题及应对策略 下一篇:高中生物教学对教材中表格的教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