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的配制与防护

时间:2022-10-06 01:08:02

化疗药物的配制与防护

[摘要] 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简称化疗,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四大手段之一,在肿瘤治疗中占重要地位,化疗药物大多数是细胞毒性药物,可以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口腔吸入3种途径进入人体而使操作者受到低剂量药物的危害,而直接配药的护士容易暴露于职业危险中,而护士自我防范意识薄弱,自我防护意识差,正确的配制方法,通过制定管理制度及严格的防护措施,使化疗药物对护士的伤害减少到最小。增强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降低职业的危险性,以达到职业防护的目的。

[关键词] 化疗; 药物配制; 防护

[中图分类号] R73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311-01

防护的原因:目前有60多种抗肿瘤药物应用于临床,新的抗肿瘤药物不断推出,但任何一种抗肿瘤药物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地急性或慢性毒副作用。抗肿瘤药物在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的细胞,特别是对增殖旺盛的上皮细胞,组织器官如骨髓细胞,消化道粘上皮细胞,生殖细胞的损伤尤为严重。由于护士配药频繁接触,会因积蓄作用产生远期影响,不但引起细胞减少,自然流产,致畸形,致突变和致癌性[1]。另外,长期接触化疗药物,会导致白细胞减少、疲乏、抵抗力下降,易得感冒,易得心肌炎,脱发,失眠,疲倦,精力不集中,月经异常。抗癌药物的作用属非选择性,能抑制恶性肿瘤的生长,也破坏正常细胞。

1 抗癌药物污染的主要途径 1)抗癌药物针剂安瓿破碎、稀释时的震荡、瓶内压力增强和排气时的药液喷洒。2)抗癌药物的使用过程静脉注射前排气,排气时针头衔接不紧、输液时从输液管衔接处外溢的药物等。3)抗癌药物使用后的处理过程安瓿或剩余药物处理不当,可污染工作环境和仪器的设备。4)抽药拔针时,形成的微粒气雾。5)操作过程中有时针栓脱落,药物溢出。6)安瓿被敞置在操作台上。

2 增强防护意识

2.1 管理者高度重视,加大管理力度 我国化疗药物防护起步晚,许多职业防护措施未成型,没有完善的防护措施和设备,管理不到位。加强职业防护宣传教育,创建安全的工作环境,以确保护士的职业安全,使防护管理有法可依。

2.2 强化防护教育培训,提升防护意识 化疗护士必须经过防护知识专业培训,学习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预防处理,化疗潜在的职业危害,提高护士对化疗药物潜在危险的认识,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规范化防护操作程序,更加深刻地了解化疗药物毒性对人体的危害。防护意识达到人人知晓、人人做到的目的。

2.3 加强基础防护,增强身体素质 平时注意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充分调动人体抵御有害刺激的能力。

3 增强基本防护设施

3.1 完善防护设施 生物安全柜有一种特制的垂直流装置和HEPA过滤网,特有的负压操作环境,可有效防止有毒气体的溢出,防止气体再循环,更有效地保护操作者,生物安全柜应24小时运转,如无法保证,则必须在开机后半小时方可进行配置[2]。在创造的百级洁净层流环境的同时前开放气流,防止药物外溅形成有毒性微粒的气雾,通过皮肤或呼吸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在相对负压的条件下进行配置,增加了职业防护,大大减少了对医护人员的伤害。临床常用的一些抗肿瘤、抗病毒药物具有细胞毒性,能改变DNA的结构,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抑制抗原敏感细胞的活动,妨碍RNA合成,配制时无防护地经常接触,可能引起医护人员脏器的损伤。

3.2 人员更衣 据报道:配置间80%的微粒来自工作人员,配置中心人员进出配置中心,更换工作服、鞋,并戴帽子,进入十万级洁净区(一更)按六步清洁消毒手并烘干,戴口罩,进入万级洁净区(二更)更换防护服,更换洁净区专用鞋,戴一次性手套。

3.3 手套要求 使用无粉乳胶手套,聚氯乙烯手套外加乳胶手套,手套的透过属性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通常每60min或手套破损或被药物污染则需要更换手套,在戴手套之前和脱手套之后都必须洗手。

3.4 防护服的要求 防护服为非通透性、无絮状物材料制成,并且前面完全封闭,袖口加长,包裹手套。

4 化疗药物的储存 根据药物的性质要求,选择适宜的储存温度和环境,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设有独立空调,室温保侍在20-25℃,相对湿度45%-70%,化疗药物存放于冷藏柜,温度2-10℃。

5 配药时的防护 1)所有的细胞毒性药物配置工作在生物安全柜中完成,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2)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柜操作时必须离台外沿20cm,内沿8-10cm,并离台面至10-15cm区域内进行。任何物体都不能阻挡吸风口并保持空气流通一致性,维持相对负压。防护玻璃开启不超过18cm,防止药液喷洒。3)操作台应覆以一次性防护垫,减少污染,一旦破损污染或操作完毕,立即更换。4)工作台区域不得交谈或咳嗽。5)抽取药物前检查注射器有效期合格后撕开外包装,旋转针头连接注射器,配置完毕不需将针头帽套上,应立即丢入防刺容器中,可防止药物液滴的产生并防止针头刺伤。6)在配置化疗药物时,选择大小合适的灭菌注射器,注射器与针头要衔接紧密,防止针栓同针筒分离,所抽药液以不超过注射器容量3/4为宜。防止针栓从针筒中意外滑落,防止药液溢出[3]。7)配置瓶装药液进针与针筒成45°,针头斜面朝上,针头穿过橡皮后使针筒呈垂直状态。瓶装药液稀释后立即抽出瓶内气体,以防瓶内压力升高药液从针眼处溢出。8)锯安瓶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物降至瓶底,打开安瓶时应用无菌纱布围绕安瓶颈部,防止划破手或药液外溢造成污染。9)溶解药物时溶酶应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行搅动,以防粉末逸出。研究表明,在护士掰开安瓿颈部和溶解各种粉剂药液后抽出针头的一瞬间,会产生大量肉眼不能看见的微粒,给护士自身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6 化疗药液污染的防护处理 1)化疗药液外溅至桌面应立即标明污染的范围,避免他人接触,药液溢到桌面或地面上,应用纱布吸附药液,再用肥皂水擦洗。2)纱布吸附外溅化疗药物,污染纱布置于专用袋密封处理。3)化疗药液不慎溅到皮肤或眼睛时,应立即大量生理盐水或肥皂水反复彻底冲洗。4)溢出区域用清洁剂和清水擦洗污染面三次,再用75%酒精擦拭。

7 污染物及废弃物的防护 化疗药物不可随意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必须将化疗药物处理中心化,以便将污染缩到最小化。1)细胞毒性废弃物,应当用坚固、防漏、带盖的容器收集起来,并在上面注明“细胞毒性废弃物”。2)化疗废弃物应放入污物桶(脚踏式不锈钢)内加盖封闭,医务人员用过的防护衣须经高温处理。接触化疗药物的用具,污物及一次性注射器、废药瓶等用后一律放置在防渗漏专用红色双层袋中封闭处理,并注明标记。3)一次性锐器物品如针头,头皮针等,用后装入锐器盒里封闭再装入专用红色袋中与其他化疗废弃物一起集中转运,高温焚烧处理。

8 落实护士保健措施 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应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体检。每隔6个月抽血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免疫功能,怀孕及哺乳期间妇女应避免从事化疗药物的配制,发现问题及时调离和治疗。

9 结论 由此可见,重视化疗潜在的职业危害,预防入手,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化疗防护知识教育,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建立并执行有效防护措施与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薛岚.护士职业接触抗癌药品对自身DNA损伤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359.

[2] 陈运贤,陈惠珍.化疗潜在的职业危害与防护[J].中国职业医学,2001,28(4):43-44.

[3] 刘会玲,任俊辉,孟德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化疗药物配置注意事项[J].中国药房,2010,21(19):28.

上一篇: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如何做好护士长... 下一篇:浅谈护理科技论文的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