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自信

时间:2022-10-06 12:42:23

在语文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自信

摘 要:教师要在整个社会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树立成功意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成功;自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183-01

心理学认为,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往往自己就能成功,这是人的意识和潜意识在起作用。人的心灵有两个主要部分,就是意识和潜意识。意识就象冰山浮出水平线上的一角,而潜意识就是埋藏在水平线下面很大很深的部分,有人用科学术语比喻,人体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就相当于电脑的“硬件”,意识就是这部无比精密电脑的“操作者”,潜意识就会为实现这个目标而行动起来,如果意识给潜意识一个指令,潜意识就会认真地执行这个指令。所以说,一个人想着成功就可能成功,想着失败,往往就会失败。

笔者认为:教师更要在整个社会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能行!”,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不断促进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和谐的发展。

我们学校曾搞过一项“农村初中生自信教育”的课题研究。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树立成功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对好语文课做出规范,“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强调了教师实施鼓励性评价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以下,想就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获得成功意识,增强学生自信,谈几点体会。

一、语文教学中,树立学生的成功意识

在分层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成功。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促进每个学生在最合适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的发展,借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比如:教师在分析、欣赏课文时,情感要投入,要塑造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每个学生用心去学习,去感悟,内化课文内容。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助于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的,都应该给学生以“一路绿灯”。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承认和尊重学生在学生素质上的差异,因材施教。最后,对于在学习过程中表现有困难的学生,除在班上全体辅导外,还要利用课外时间经常和他们谈心,鼓励他们树立起学好语文的信心。这样,每个学生们都受到鼓励,就会产生小小的成功感。

通过语文课的创新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每一语文课,教师要注重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增强他们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体验成功,树立成功意识,进而让学生在成功中树立自信。

二、阅读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

我们学校每周都安排学生有一节阅读课,借此机会,我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外阅读中获得成功感。首先,我先到阅览室,选择了一些中学生能接受的学习、生活的校园读本,然后推荐给学生。这样,这些书本深深地吸引了他们,让他们达到爱读;然后,我尝试让学生们做读书笔记,并定期检查他们的读书笔记情况,并在学期末召开“读书交流会”,学生们在互相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时,可以说“不亦乐乎”。学生们有了广泛的阅读,视野开阔了,思维也得到了锻炼,成就感强了,自信心也就大大增强了。

对于名著,我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阅读,鼓励学生尽量选择一些励志、培养自信方面的书籍,如《名人传》、《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通过阅读,学生们潜移默化地被书中的人物所感染,逐渐树立榜样,增强了自信。

三、作文指导中,增强学生的成功意识

每个学期,我都会借鉴魏书生老师让学生写有关增强信心作文的方法,比如,让学生写《谈信心》《再谈信心》《三谈信心》等相关的作文,有的学生真的就是通过这种不断的写作给自己带来了成功感,树立了自己的信心。同时,对于优秀的作文,给予多层展示。首先在班里的优秀作文栏展示;其次尽量让学生的作文在校刊、市级文学刊物发表。在班级展示中,作文水平好的同学通过自己多次修改达到逐步完美到目的。基础差一点的同学,教师辅导学生多次修改达到整篇在班级优秀栏发表。通过以上方法的训练,学生有了小小的成功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浓厚了,自信心就不知不觉地树立起来了。

四、创造各种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我设法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方方面面展示才能,创造各自成功的机会。学生在获得成功体验、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又会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巨大动力。比如:让写字有进步的学生到黑板前示范写生字,把他的作业本拿出来展览;让朗读得好的同学起来做“老师”,给大家示范读、领读;让课外阅读积累多的学生讲一段让他印象深刻的作品片段;让作文有进步的学生在班上范读自己的得意之作,甚至贴进班级外面走廊的展板中等。让学生用行动把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展现在别人面前,从而获得成就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自信心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间接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深入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自信心是尤其需要不断培养和巩固的,而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最重要的莫过于让他们获得成功。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即:成功--自信--成功--自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信、自尊、主动的创新人格,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研究 下一篇:中学思想品德课课堂提问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