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拐点

时间:2022-10-05 11:18:55

货币政策的拐点

全球经济日本化将迫使各国央行采取行动。中国央行已经有所作为:10月中旬全球市场经历了2011年以来最动荡的一周。虽然已经准备好了要迎接这轮抛售潮最波动的阶段,但我们还是和其他市场参与者一样,被一连串跨资产类别的猛烈的抛售潮所震撼。在抛售潮之中,油价一度跌至80美元以下,10年期美国国债大幅跌穿2%,市场指数期权成交量破历史纪录。随着抛售潮不断地蔓延,市场开始讨论这波行情到底是牛市的喘息,还是牛市终结的来临?毕竟,多年来的宽松政策仍然无法阻止通缩压力上升。

各国央行正处于高度戒备状态。10月17日,中国央行通过常备借贷便利(SLF)向一些股份制银行发放约2000亿元。由于SLF属短期工具,灵活性较大,最终注入市场的资金很可能高于2000亿元,而借贷利率也应该比较优惠。无论如何,这显示央行对全球不明朗环境下的潜在风险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此外,计入了房地产价格通胀影响的实际利率进一步高企,并已突破历史上曾经触发全面货币宽松的水平。一连串的定向宽松政策只能缓减房地产市场的尾部风险,但无法刺激新的房地产投资,进而刺激增长并缓解通缩的压力。因此,我们继续预期未来中国将会有更具决定性的政策出台,包括可能会降低对抵押品质量的要求等措施,尽管本次的SLF可能令政策出台的时间稍微延后。

全球通缩风险仍然巨大。债券收益率创新低。10月15日,美国国债收益率出现1998年以来最大的盘中波幅。假如当日美国国债以盘中低位收市,则当日的盘中波幅为1998年以来的第四大波幅。当时正值美国市场2009年见底、2008年中国股市抛售潮尾段,以及2011年美国信贷评级遭下调。如此巨大的波动,显示市场价格正迅速反映风险,并将会很快地进入抛售潮之后的下一个阶段。即便如此,一众联储局官员,包括一位著名的鹰派人物,很快地表态有需要的话美联储会继续采取支持政策。市场也反应迅速。与此同时,欧洲央行马上推出资产购买计划,德拉吉更暗示除了全面量化松宽外别无其他货币政策可选。由于通涨低于目标,日本央行必需在货币政策上有所行动。以此看来,全球主要经济的货币政策除了美联储之外已经再次进入宽松轨道。

海外市场将修复,但埃博拉的不确定性尚未被正视:与此同时,增长前景仍然不甚明朗,全球现金投资回报率继续下跌。但如果不只考虑眼前,埃博拉的阴霾然仍挥之不去。由于埃博拉的影响无法量化,故很难判断其相关风险出现的时点。对于10月中旬的抛售潮,有一个市场波动性的传播路径是很少人提到的,那就是各个地区都是跟随埃博拉疫情的消息爆发而下跌。学术研究显示,2003年非典爆发时,也曾出现过类似的各地区随着疫情消息的爆发而相继下跌的情况。

然而,尽管埃博拉的不确定性不断上升,但埃博拉暂时不应被视为制定投资策略的基准情形。在海外市场试图技术反弹、市场风险的定价开始下跌之时,买个投资组合保险并不是一个坏主意。在货币政策保底的前提下,没准全球市场能暂时修复,直至市场明白货币政策的作用也有它的局限性的那一天。

上一篇:德国已偏离增长轨道 下一篇:电商大战 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