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贡菊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05 11:00:11

黄山贡菊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黄山贡菊是黄山市著名的优质品,是黄山市农民的主要经济创收来源。通过分析黄山贡菊的发展前景,结合歙县黄山贡菊种植的实际情况,从园地选择、精细整地、繁育、栽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黄山贡菊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全县黄山贡菊的生产。

关键词 黄山贡菊;高产;栽培技术;安徽歙县

中图分类号 S567.239.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118-01

黄山贡菊是安徽省黄山市的特有植物品种,又名徽州贡菊、贡菊,是中国四大名菊之一,是黄山地区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黄山贡菊富含腺嘌呤、胆碱、维生素等物质,清朝光绪年间因作为治愈京城流行眼疾的进贡药材而得名,被中国药典称为“菊中之冠”[1]。同时,黄山贡菊生长在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之中,品质优良,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鉴于黄山贡菊的功效以及观赏价值,黄山贡菊广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花农的收入,因此提高黄山贡菊产量十分必要。歙县山区山峦起伏、绿水长流、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污染少、空气清新,非常符合黄山贡菊的生长习性,黄山贡菊在歙县生长良好,气味清新、质地柔软、口感甘甜[2]。黄山贡菊也是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排毒养颜、清心明目、清热去火、镇静、抗衰老等功效,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与保健食品行业,如减肥茶、美容护肤品、花茶干货、保健饮料等商品[3]。黄山贡菊用途广泛,品质优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远销国外市场,为广大的花农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经济收益大幅提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据统计,2014年歙县桂林镇共种植黄山贡菊133.33 hm2,产值约1 000万元,极大地带动了歙县农村的经济发展。但由于不同的栽培技术黄山贡菊的产量及品质不一,为了进一步提高花农的经济效益,促进黄山贡菊的增产增值,本文通过分析黄山贡菊的发展前景,结合歙县黄山贡菊的种植实际情况,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园地选择

黄山贡菊的园地宜选择地势平缓、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灌性强的砂壤土,一般选择海拔300~600 m处。不宜选择低洼地方,因为低洼处易积水导致根系腐烂,不利于贡菊的生长。黄山贡菊喜暖耐寒,是一种短日照植物,因此在选择园地的同时,需考虑光照时间,一般每日光照为7~9 h。

2 精细整地

选择好园地后,要进行20~30 cm的深翻,以保证贡菊生长的土壤含水量。及时清除园地里的杂草、石块、垃圾等杂物,平整园地。为了避免黄山贡菊种植后出现干旱等情况,可挖垄宽约70 cm、垄距约40 cm的排水沟。土壤可能会引起贡菊的病虫害,可在平整后的园地上铺上柴草等易燃物,然后烧毁,以起到杀菌杀虫的作用或者喷施杀菌杀虫药物。根据歙县当地黄山贡菊种植习惯以及土质情况,合理施加基肥以满足贡菊对土壤肥力的需要。

3 繁育

苗木繁育与黄山贡菊品质具有密切联系。在选择育苗时,应选择长势旺盛、根系发达、颜色艳、无病虫害的母本。黄山贡菊的繁育方式主要有分株、扦插、埋根3种繁殖方法。分株法,即于4月中旬左右将蔸萌发的苗一根根的分开埋入地下,待苗长至2.0 cm左右时进行分株移栽;扦插法,即将萌发的粗壮苗剪至约10 cm长,插入湿润的土中;埋根法,即在采摘黄山贡后,除去花箕,将花蔸分蔸后埋入土中,浇足肥水以保湿,翌年3月追加淡粪水,以促进花苗出土。

4 栽植管理

一般于4―5月栽植苗,栽植密度约5万株/hm2,栽植时遵循穴大根舒、不窝根不吊空、扶正打实的原则。菊苗缓苗后,锄地松土以控制水肥,使根向下生长,发展根系。同时注意清除杂草,为了避免倒伏,需进行一定程度的培土。菊苗根系生长消耗大量的养分,需及时补充肥力,一般在栽植时、打顶时、花蕾形成时追加肥料。生长期为了促进主干生长粗壮、减少倒伏、增加分枝及花蕾,需进行1~3次的打顶,一般选择晴天进行打顶。同时,对生长过于密集的枝条、细弱的枝条、病枝条进行修剪[4]。

5 病虫害防治

黄山贡菊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叶枯病、白绢病等,常见的虫害有蚜虫、地老虎、蚂蚁、卷叶虫等。由于化学防治影响黄山贡菊的品质,因此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慎用化学防治。在农业防治上,一是进行品种轮换,选择健康的无病苗,均衡施肥、中耕除草和栽植密度适中;二是进行覆盖地膜,不仅能够减轻病虫害,还能抗旱保墒,提高贡菊品质;三是及时清除有病植株及病死株,避免感染周围健康植株。同时保证贡菊管理,营造一个贡菊生长的舒适生态环境。在化学防治上,应对症下药,不可盲目乱用药,并轮换用药,按照用药的说明要求定时、定量、准确用药。剧毒农药、高残留的禁止使用。使用新研制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采摘期前15 d就应停止施药,确保无农药残留,保持黄山贡菊品质优良的品牌。

6 参考文献

[1] 张金洪.黄山贡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4):96.

[2] 洪利平.黄山贡菊发展前景及其种植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3(4):53-54.

[3] 孔娟娟,周守标,奚功芳,等.2种施硒方式对黄山贡菊生长、生理特性及硒积累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4(4):310-316.

[4] 汪树人,胡玉坤,胡华英.黄山贡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0(6):26.

上一篇:皖北地区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软籽山楂抚红提早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