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构建现代和谐大学师生关系

时间:2022-10-05 10:10:38

论如何构建现代和谐大学师生关系

摘 要: 本文在分析了传统师生关系及传统教育思想存在问题和弊端的基础上,明确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和特征,并提出了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个人魅力,确立知识上的实质性权威等构建现代和谐大学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大学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思想 和谐师生关系 构建途径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隐性资源,它既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开端和保证,又是教育教学追逐的目标。但教育现状无论是理论定位,还是现实状态,其实质仍然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当前大学师生关系出现了与现代教育思想相矛盾冲突的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教育效果。

一、传统师生关系及传统教育思想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师生关系是建立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的,是适应传统教育方式建立起来的,在我国的教育走向现代化之时,传统教育思想中出现了与社会发展和现代教育思想发生历史性的冲突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教学组织形式。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的观念是封闭的、保守的,它把教学活动的最佳环境限制在课堂上,采取呆板、固定、划一的授课形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难以达到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共识,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的淡漠化。

2.教师的地位。在我国传统教育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绝对权威和至高无上的力量,他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准去修正学生的学习行为,以期更好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绝对的权威弱化了大学教师之于学生的教育影响。

3.教学目的观。我国传统的教学目的和人才观是培养顺从听话、缺乏个性的学生。这种教学目的观,把本应该丰富多彩的师生关系简单窄化为单一的知识授受关系,这是十分不合理的。

二、现代和谐大学师生关系的内涵与特征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人际交往中,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处于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中。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勤于思考,大胆质疑,才华和能力得到教师的充分肯定;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求精、求实、求善、求美,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以科学严肃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师生互相促进、互相启迪、教学相长。

现代和谐大学师生关系的特征主要如下。

1.互尊互爱。互尊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既肯定尊师又肯定爱生的基础上,它提倡的是平行的、双向的行为,充分体现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互尊才能把学生从一个无论何时何地都处在被“传道”、被“解惑”的角色解放出来,变为具有主观能动性,有独立质疑能力的人。教育成功的法则是只有尊重人、尊重人的文化存在,教育才为教育,教师才为教师,学生才为学生。

2.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性是对传统师生关系的反思与挑战。其核心是要求教师把学生看成是完整意义上的“人”,而不是“物”;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地位高低之分。具体而言,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性表现为:①教师对学生作为“人”的价值的承认;②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不歧视、讥讽学生;③教师对所有学生的平等对待和一视同仁;④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与信任;⑤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言论自由,不搞一言堂,推崇对话,崇尚差异性,倡导多元化,反对中心主义;⑥师生民主平等,意味着教师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与创新。

3.对话共享。所谓对话,是指师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上,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的方式。这种关系体现在大学教学中,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都为教育活动所吸引,共同参与,真诚合作,全心全意地创造相互的交往活动,从而达到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对话。所谓“共享”,是指师生共同在教育中摄取双方创造的经验和智慧。师生之间所产生和形成的一切,既是师生交往的结果,又是师生共同面对和分享的成果。师生之间通过对话和交流达成主体间的理解,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彼此互惠、互补,共同获得发展。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1.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个人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得益于学术水平,更得益于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认真执教的精神,在他们的言行中,自然流露着一个高校教师应有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教师的权威是以其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思想、开阔的视野和谦逊宽容的品质所闪现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敬与喜爱;以其身上体现的智慧、知识、道义的力量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以其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学生的鼓励信任,激起学生的心灵沟通、思想碰撞。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塑造出个人魅力,才能促进大学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2.确立知识上的实质性权威。教师的权威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一个教师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彼得斯曾把教师的权威划分为制度层面上的形式权威和知识层面上的实质权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为重要的是实质性权威的存在。对于具有自主性、自觉性的大学生来说,往往希望老师知识渊博,讲课浅入深出、生动有趣,学术研究堪称一流,待人平和,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和完美的形象,所有这些要求都并非制度上赋予的,而是来自知识领域的。只有自身的素质水准提升了,学生才会尊重、信赖你,主动与你交往。

总之,教师作为知识和文明的传播者,理应受到学生和社会的尊重。同样,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及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教师也必须给予理解和尊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师生关系已从陈旧的“师道尊严”的堡垒中解放出来,正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是发展教育的基础。只有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有可能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上一篇:寝室建设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下一篇:地方院校辅导员发挥心理教育功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