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皇帝的年夜饭(二)

时间:2022-10-05 09:52:45

【前言】清宫皇帝的年夜饭(二)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汤有近十种,燕窝冬笋烧鸭子汤,燕窝三鲜汤、燕窝红白鸭汤、豆腐汤、羊肠羊肚汤等。 除了皇上的御膳房自己做的菜,太后、妃嫔、亲近大臣有时也给皇上送菜。如“乾隆四十一年正月二十四日旱膳,皇太后赐炒鸡大炒肉炖酸菜热锅一品、酒炖羊肉一品、鸡蛋蜂糕一品”。乾隆...

从乾隆朝的《膳底档》上看,主食大致为粳米饭、馒头、花卷,各种米面糕,鸭子口蘑馅、鸡肉馅、羊肉馅、韭菜馅的包子、烫面饺子,各种汤面,猪肉馅烧饼,各种面食,饽饽。

菜分三种:

一为热锅,有四十多种,其中鸭子占了大半,如燕窝口蘑火熏白鸭子、红白鸭子炖白菜、糟鸭子糟肉、葱椒鸭子、挂炉鸭子、燕窝莲子鸭子、山药鸭羹。再有就是肥鸡烩大丸子、肥冠肉、炒鸡肉片炖菠菜豆腐、酒炖羊肉豆腐丸子菜。鸡肉、羊肉及杂烩热锅。

热菜有五十多种,多半也少不了鸭子,如燕窝口蘑鸭丝、冬笋鸭腰、口蘑冬笋炒鸭丝、鸭子东坡肉、鸭丁炒豆腐、醋溜鸭腰。此外是鹿筋拆肥鸡,肥鸡拆肘子、鹿筋酒炖羊肉,还有烧狗肉、炒木樨肉、狍子肉、羊肉片、羊肉丝、羊肚丝等。

冷盘有二十几种,如清蒸鸭子、鹿尾糊猪肉、蒸肥鸡、炸羊羔、烧狍肉、野鸡爪、五香肘子丝、五香鸡丝。

汤有近十种,燕窝冬笋烧鸭子汤,燕窝三鲜汤、燕窝红白鸭汤、豆腐汤、羊肠羊肚汤等。

除了皇上的御膳房自己做的菜,太后、妃嫔、亲近大臣有时也给皇上送菜。如“乾隆四十一年正月二十四日旱膳,皇太后赐炒鸡大炒肉炖酸菜热锅一品、酒炖羊肉一品、鸡蛋蜂糕一品”。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和进热锅一品、菜八品……攒盘肉一品、饽饽六品……银碟小菜四品、咸肉一品、糟鹅蛋一品……”,和砷一次送来热菜、冷菜、点心、、果子粥一大堆、摆了好几桌,也许是皇上吃得高兴,吃毕赏给和坤家厨子他思哈、四儿、张成、王玉每人大制钱两贯。

菜做得好有赏钱,做不好怕是有麻烦。乾隆下江南,从扬州带回一个厨子,叫张乙官。一天,乾隆点了四个菜,叫张乙官做给他吃,恰逢这天这位扬州厨子生病身上不舒服,便叫他徒弟代劳了。不想菜送进去,乾隆发下话来,说这四个菜都不是张乙官做的,可见皇帝的嘴也的确够刁的。

成年累月,没完没了,尽炖鸭子,搁谁也都吃腻了,但不吃又不行,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所以鸭子该炖还得炖,皇上想吃点儿顺口的,自己再另点。说来有人可能不信,乾隆皇帝常点的菜竟是几乎人人会做的炒鸡蛋,再复杂点儿,也不过是小葱炒鸡蛋。估计那年头儿还没有塑料大棚,春夏有小葱时就吃小葱炒鸡蛋,冬天没了小葱,就只好干炒鸡蛋不带葱了。除了炒鸡蛋,这位皇上爱点的菜还有小葱拌豆腐、拌茄泥,这在乾隆的膳单上都有记录。

到慈禧的时候,大概也是西风渐进,有明白人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加之太后的肠胃不太好,所以这位太后的膳单中肉食减少,蔬菜增多,其中慈禧最爱吃的一是白菜,二是豆腐。

炖鸭有鸭灶,炒鸡有鸡灶,皇上的片儿汤没吃到

从前边的大宴看,皇帝吃饭最重要的是个排场。与此相适应,清宫的伙房也是一个门类齐全、厨役众多的大机关。红案之下煎、炒、烹、炸、焖、烧、熘、炖各有专灶,各有专人。管炒的不管炸,管炖的不管熘。这说的是怎么做。还有做什么,家禽、家畜是一种,各种野味就属另一类,做羊肉的决不做野鸡。因为羊属家畜,鸡属野禽。再往细分,同属野兽,做鹿肉的,决不做狍子,叫做术业有专攻。红案如此,白案也同样,蒸包子的专管蒸包子,烙饽饽的只管烙饽饽,各有各的灶,各有各的活儿。分工如此细密,难免不出笑话。说是吃饭一向节俭的道光皇帝有一天突然想喝一碗片儿汤。这搁普通百姓家,是再容易不过了,烧上水,和好面,水开了先揪面片儿,再放葱花、油、盐,再笨也用不了一个钟头。可这事放宫里就麻烦大了。皇上的话传下去,御膳房回说,片儿汤做不了,因为没有专做片儿汤的片汤灶,更没有专做片儿汤的厨子。但皇上一定要吃,也行,我们先作一个计划,再算算需多少银子,找来片儿汤厨子,然后成立片儿汤灶,皇上就能吃片儿汤了。结果,弄得道光皇帝哭笑不得。

膳房做菜确有专灶,没灶的菜不给做。灶定得死,菜定得也死,原料是什么成色,每样是多少分量,加多少盐,用多少油,都定得死死的,不能改,不能动。材料不合规矩,宁可菜做不成,也决不将就着做。所以皇帝要吃什么菜,要么按规矩做给你吃,要么让你吃不成。

传、进、尝、用、皇帝吃饭四步曲

前边说了皇帝吃饭的排场,除了讲排场,皇帝吃饭还讲程序,一般是四个步骤。

一是传膳。就是告诉膳房皇帝在哪儿吃,什么时候送。老百姓吃饭是人围着伙房转,哪儿有好吃的饭店,人往哪儿去。皇上吃饭是伙房围着皇帝转,皇帝走到哪儿,饭就送到哪儿。皇帝批阅文件在养心殿,开饭就在养心殿。皇帝闲暇去了漱芳斋,开饭就在漱芳斋。皇上去圆明园,去避暑山庄,一大帮厨子也跟着走。

二是进膳。膳房做好饭菜,按规矩,不同的宴席用不同的碗盛好,放在笼屉里,再放进抬盒中,冬天外面再罩上棉套子,给皇上抬过去。抬过去后掀开盒盖,取出笼屉,再端出饭菜,但不能直接上桌,要先放到一个专门用来暂时停放饭菜的接收桌上,再由贴身的太监转手送上。

三是尝膳。民间传说,皇帝吃饭,菜上来了太监要先尝一尝,以防有人下毒。其实这个说法儿不对,太监嘴臭哄哄,他尝过了,皇上还怎么吃。真正尝膳是用银牌或象牙牌,放到菜里插一下看看是否变色,以此来检测饭菜是否变质,或有人下毒。

四是用膳。到这一步,才是太监伺候皇上吃饭了。

对清宫的膳食,外间传说很多,传得最多的是百十个大菜的满汉全席。其实清宫根本没有满汉全席这一说。皇帝的膳食中有满席、有汉席,叫成满汉全席的并不在宫里,而是在江南扬州、苏州一带。那时苏、扬经济发达,有钱人多,吃喝成为时尚,当地的名菜加上几道满族的菜品便叫成了满汉全席。初始也不过十几道菜,后来发展到四十多道菜,再后来,各地的食家都把自己当地的名菜塞了进去,于是大杂烩的满汉全席成了一百多个菜。这与清宫就更没关系了。

那么近三百年的宫廷宴席,有没有什么秘不外传的精品菜呢?

要说秘密,也不是没有,清宫有道名菜,叫羊脊髓,做出来雪白如玉,像豆腐脑一样。其味极鲜无比,可惜做法儿失传,现在无人会做了。

话说回来,山珍也好,野味也好,海鲜也好,不一定非要和皇上、太后拉上关系才是好菜、名菜。老百姓惦记着尝尝皇上的菜,皇上还吃腻了宫里的菜,想吃点儿老百姓的家常菜呢。其实不管什么菜,自己吃着顺口就是最好的菜。你要想不通这个道理,非想过过皇家的口福之瘾,也好办,年三十炒俩鸡蛋,初一再熬一锅白菜,这不就先当了一回皇上,再当了一回太后,该有多滋润。

上一篇:龟兔新说动与静的生命探寻 下一篇:闲逛京城 品尝异国风味